摘要:最近刚看完《生万物》,正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结果接下来的《归队》直接把我整不会了。要说这个接档安排真绝,之前《生万物》里死掉的好几个角色,居然在这部剧里全活过来了。比如腻味、筐子这些名字,以前看他们死的时候可难受了,现在突然又见着了,感觉像是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最近刚看完《生万物》,正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结果接下来的《归队》直接把我整不会了。要说这个接档安排真绝,之前《生万物》里死掉的好几个角色,居然在这部剧里全活过来了。比如腻味、筐子这些名字,以前看他们死的时候可难受了,现在突然又见着了,感觉像是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要说这部剧为什么火,还得说胡军演得好。他这次演的是东北抗联的战士,看起来跟平时挺不一样。穿着破棉袄,满脸都是土和血,眼神里还透着狠劲。可一回家见家人,立马就变软了。有场戏他进门掀帘子,眼圈都红了,那演技确实没话说。今年都57岁了,还能把角色演得这么细,难怪大家说他宝刀不老。
但要说最惊喜的,还得是倪大红。他在这部剧里演个爹,等儿子回来那场戏,激动得差点摔倒。发现只剩一个儿子活着时,手都在抖,扑上去抱的时候眼泪都快出来了。这演技看着真让人佩服,本来以为他只能演搞笑角色,结果这次完全不一样。听说他一个月拍了三部剧,这回彻底火了。
其实不只是演员演得好,服化道也很讲究。胡军穿的那身破棉袄,袖子领子都磨破了,衣服底下还沾满泥。脸冻得通红,头发乱糟糟的,一看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就连他家里的摆设,灶台上的锅碗瓢盆,都是老物件,感觉特别真实。
观众们看这剧,除了剧情,更多是因为角色重现。以前看《生万物》时,好几个人物都死了,现在又在《归队》里见到,很多人在弹幕里说感动。有个网友说,就像老朋友又见面了,心里暖和。还有人发现演员造型跟前作几乎一样,说明剧组是用心做的。
倪大红这次演得特别细腻,脸上每块肌肉都在动。他蹲在山坡上等儿子那场戏,一开始挺直腰板,听到声音突然绷紧,眼神都不一样了。扑上去抱住儿子时,手抖得像筛子,这细节太戳人了。不像以前演的那些搞笑角色,这次看得出来他下了功夫。
其实老演员能翻红挺不容易的。现在年轻演员多,老戏骨机会少。但倪大红这回靠演技证明自己,听说他下一部戏片酬涨了不少。观众都盼着他多接戏,毕竟这年纪还能有这么好的状态,实属难得。
这部剧里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战士们穿的内衣外衣有三层,帽子上还结着冰碴。打仗时的风雪声特真实,感觉能听见雪花落在身上的声音。道具组肯定花了不少心思,连吃饭的粗瓷碗都是专门找的旧货。
很多观众说追这部剧像挖彩蛋。以前看过的角色突然出现,特别是牺牲过的那些人,没想到他们在另一部剧里活着。这安排太走心了,就像给观众一个交代,让人觉得温暖。弹幕里经常有人问“这个人不是死了吗”,然后弹出解释,这种设计太巧妙。
胡军这场回家的戏,拍得特别真实。他站在门口那几秒,眼睛湿漉漉的,手上还提着战士的饭盒。进屋后赶紧擦眼泪,怕家人看见,这小动作太生活了。以前演霸道总裁的人,现在能把普通士兵演得这么接地气,确实厉害。
倪大红这场父子重逢戏,拍了七条才过。导演说他每次都能给出新反应,比如听到脚步声时突然站起,差点被石头绊倒,这意外的小失误反而让戏更真实。老演员的功力就是这样,能抓住最细微的情感变化。
观众们现在都在讨论,希望以后多拍这种良心剧。既能看演技,又能感受历史,比那些注水剧强多了。特别是对老演员来说,给他们机会展示实力,观众也看得过瘾。
这部剧从开播到现在,网上讨论热度一直很高。豆瓣评分涨得快,很多差评后来都删了改好评。特别是看到老戏骨拼命演戏,年轻观众都夸他们演技好。现在追剧不用总看小鲜肉了,老演员才是真实力派。
电视台这波操作不得了,两个剧无缝衔接还安排角色重现,编剧肯定吃透了观众心理。现在观众口味刁,光靠流量明星不行,还得有好故事和好演技。《归队》这回算是给行业指了个方向。
剧组为了还原真实,连天气都配合。拍雪景时正好赶上降温,演员们在零下十几度里拍戏,衣服都冻住了。有的演员说这场戏拍完,终于知道当年抗日战士有多不容易。
现在《归队》播到一半,网上都在猜结局。但不管怎样,这部剧已经证明了好演员和好制作的力量。胡军和倪大红这对老戏骨,这次算是把观众的心给抓牢了。看他们飙戏,比追宫斗剧还过瘾。
其实追剧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这么走心的剧。不管是角色还原还是细节处理,都透着诚意。现在年轻人追剧,图的就是这种真实感,不是堆砌流量明星。希望以后多出点这样的好剧,别让老演员的演技白费了。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