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很多药是外国公司做出来的,我们只是跟着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些中国公司开始自己动手,研究全新的药。这些药是用来对付那些很难治的病,比如癌症或者一些少见的血液病。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实打实的创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公司在做这些了不起的事。
以前,很多药是外国公司做出来的,我们只是跟着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些中国公司开始自己动手,研究全新的药。这些药是用来对付那些很难治的病,比如癌症或者一些少见的血液病。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实打实的创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公司在做这些了不起的事。
首先是那些针对血液病的药。有一些病,患者身体里缺少某些东西,导致他们很容易出血,而且止不住。过去治疗很麻烦,需要经常打针。
舒泰神这家公司,就开发了一种新药,叫STSP-0601。这个药解决了两个大问题。第一个是打针的次数。以前的病人可能一个星期就要打好几次针,非常不方便。
现在,用这个新药,一个月打一次针就够了。
这让病人的生活方便了很多。第二个问题是身体的排斥反应。有些病人打针久了,身体会产生抗体,让药的效果变差。舒泰神的新技术让这种情况减少了七成。这药在美国都得到了重视,正在进行后面的测试,顺利的话几年后就能上市帮助病人。
神州细胞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他们做了一种药叫SCT800,也是治疗这类血液病的。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找到了一个方法能把药的生产成本降低很多。
生产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四十。
药便宜了,就能让更多的病人用得起。而且效果也很好,在测试中,病人用药后一年里大出血的次数非常少,平均都不到一次。
上海莱士以前是做血液制品的,现在他们也在往新药方向走。他们想了一个更大胆的办法,就是基因治疗。简单说,就是一次性地把治病的基因送到病人体内,让病人的身体自己开始生产缺少的物质。这样一来,就可能实现打一针,管很多年,甚至一辈子的效果。这个技术还在早期,但如果成功了,对病人来说会是巨大的改变。
除了血液病,另一个大难题就是癌症。中国的公司在抗癌药上,也拿出了不少新东西。
一种思路是,让药物变得更聪明,能同时做好几件事。
三生制药就做了一个这样的药,叫SSGJ-707。它能同时做两件事:一是发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攻击癌细胞,二是切断给肿瘤输送营养的血管。双管齐下,效果就特别好。在肺癌的测试里,这个药让超过一半的病人的肿瘤都明显缩小了。
在测试中,百分之五十 八的病人肿瘤都缩小了。
这个效果比以前的药好太多了。外国的大公司辉瑞愿意花大价钱来合作,这说明我们的技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君实生物的抗癌药特瑞普利单抗,是中国第一个在欧美都批准上市的药。这本身就是个很厉害的成就,证明了药的质量和效果是过硬的。它已经在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被批准用来治疗好几种癌症。比如在一种鼻咽癌的治疗上,用了它的病人比没用的病人多活了好几个月。
康方生物的双抗药卡度尼利单抗,是全世界第一个上市的同类药物。它能把两种不同的免疫攻击点结合在一起,效果更强,副作用还更小。在宫颈癌的治疗上,有超过一成的病人用药后,体内的癌细胞完全消失了。
百分之十二点三的病人,体内的癌细胞检测不到了。
康方生物的技术还能让药的分子变得更小,更容易钻到肿瘤里去杀敌,同时生产成本也能降低一半以上。
另一种抗癌的新思路,是把强力毒药精准地送到癌细胞那里,不伤害旁边的正常细胞。这就好比一个长了眼睛的炸弹。这种药叫ADC。
信达生物就有这么一个药,叫IBI354。它专门对付一种以前很难治的乳腺癌。在测试中,它帮助了超过四成的病人。
百分之四十二点九的病人病情得到了控制或好转。
他们自己的技术,能保证这个“炸弹”绑得特别准,不容易在半路掉下来误伤好人,所以副作用就小了很多。
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也是一种ADC药。它在治疗胃癌上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对一些以前没什么好办法的病人。效果非常明显,有超过一半的病人的肿瘤都缩小了。
百分之五十一点二的胃癌病人,肿瘤明显缩小。
因为效果太好,美国的大公司也花巨资引进了这个药。这笔交易在当时创下了中国单个药物对外授权的记录。
百奥泰这家公司走路很稳。他们一方面生产一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热门药的仿制版,靠这个赚钱。比如他们的一款仿制药,一年就能卖十五个亿。然后,他们把赚来的钱,投入到开发自己的新药上,比如他们也在做ADC抗癌药,而且效果也很不错。这样一来,公司既有稳定的收入,又有未来的希望。
还有一些公司,在探索全新的抗癌方法。
亚盛医药就在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他们的药不是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启动癌细胞自己的“自杀”程序,让它们自己凋亡。他们的一款新药APG-2575,在治疗一种血液肿瘤时,效果比现有的好药还要出色。
有百分之三十八的病人,用药后体内完全找不到癌细胞了。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他们还在尝试把这种药和别的药联合起来,去治疗皮肤癌等其他癌症,也看到了不错的效果。
总的来看,现在的情况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这些中国的制药公司,不再满足于模仿和追赶。他们在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和产品,去解决那些最棘手的健康难题。从需要频繁打针的罕见病,到人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他们都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新的希望。这些努力不仅让中国的制药水平站上了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它们最终会变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药物,帮助到那些正在和疾病斗争的病人。这条路还很长,但一个好的开始已经出现了。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