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张奶奶接到一个自称某视频软件“官方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要求张奶奶核实是否开通软件直播权限,张奶奶查询发现自己确实曾无意开通。对方紧接着以“协助关闭权限”为由,诱导张奶奶进行不明软件下载、人脸识别等一系列操作。操作过程中,张奶奶的儿子及时发现手机已被远程
案例简介
近日,张奶奶接到一个自称某视频软件“官方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要求张奶奶核实是否开通软件直播权限,张奶奶查询发现自己确实曾无意开通。对方紧接着以“协助关闭权限”为由,诱导张奶奶进行不明软件下载、人脸识别等一系列操作。操作过程中,张奶奶的儿子及时发现手机已被远程控制,提醒张奶奶谨防受骗,果断关机并立即报警。
虽然骗子已窃取了张奶奶多个支付平台及理财账户内的余额,同时冒用其身份在保险公司官方APP进行了保单借款操作,但张奶奶在警方指导下,紧急冻结了名下所有银行卡的出账功能,并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立即响应,迅速暂停了相关业务权限,并得益于银行卡的及时冻结,30万资金成功被拦截在骗子账户外。随后,工作人员高效协助张奶奶完成还款操作,成功帮助张奶奶避免了进一步的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案件有两大特点:
一是诈骗分子冒充官方客服身份增强可信度,利用消费者不熟悉电子产品、易被“官方”话术误导、对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的恐惧等特点,捏造“开通直播功能将持续扣款”等话术让消费者产生恐慌,从而轻信后续的诱导话术;
二是诈骗分子利用消费者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特点,以“协助操作”为名,诱导消费者安装实为木马程序的高风险软件,并授权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随后利用消费者的生物信息远程操控手机,转移消费者财产。
风险提示
温馨提示:
消费者要谨记面部识别信息是重要的生物密码,通常是软件的核心授权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直接导致账户权限被接管,资金安全收到威胁。
一旦察觉被骗或账户异常,消费者务必立即操作手机断网(如立即关机或开启飞行模式),并第一时间报警、全面冻结所有存有资金的账户(包括银行卡、支付平台、保单等),为拦截资金争取最宝贵的时间。
善用金融机构应急机制,能够进一步防范和拦截潜在的经济损失。如受骗过程涉及保单等金融业务,消费者务必第一时间通过拨打客户服务热线、亲临营业网点等方式联系机构,寻求紧急协助。
来源:中国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