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养鸭人来说,鸭苗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成活率与生长效益。不少新手经常因为缺乏科学方法,导致鸭苗出现大批死亡的情况。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鸭苗买回来之后怎么养以及如何提高鸭苗的成活率。
对于养鸭人来说,鸭苗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成活率与生长效益。不少新手经常因为缺乏科学方法,导致鸭苗出现大批死亡的情况。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鸭苗买回来之后怎么养以及如何提高鸭苗的成活率。
1.前期准备需到位
鸭苗进场前,需用过硫酸氢钾对鸭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对于发生过传染病的老鸭舍。一定要提前一周用高锰酸钾+甲醛密闭熏蒸72小时,再打开门窗通风3天。
同时提前调试育雏温度,1-3日龄鸭苗适宜温度为30-32℃,之后每周降低2-3℃,直至降至常温,避免温差过大导致鸭苗应激。
2.科学饮水、饲喂
鸭苗出壳后24小时内,先提供清洁的温开水,可在水中加入小牧侠:加免剑客+恩诺沙星,一是帮助补充能量、增强抵抗力;二是净化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饮用2-3天后转为常温水。
开饮1-2小时后开始喂料,初期将饲料撒在浅盘或塑料布上,方便鸭苗啄食,每天喂食6-8次,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饲料堆积霉变。10日龄后可逐渐过渡到料槽喂食,同时适量添加切碎的青饲料,如青菜叶、嫩草等,补充维生素,但青饲料占比不宜超过30%,防止腹泻。
3.加强环境管理
鸭舍湿度需保持在60%-70%,每天定时通风换气,排出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但要避免冷风直吹鸭苗。此外,根据鸭苗日龄合理调整养殖密度,1-7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30只,8-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0-25只,随着日龄增长逐步降低密度,防止拥挤导致采食不均、疾病传播。
4. 疾病预防
定期对鸭舍内外环境、饲养器具进行消毒,每周至少1-2次。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时为鸭苗接种疫苗,如鸭肝炎疫苗、鸭瘟疫苗等。日常观察鸭苗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形态,发现异常需及时隔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综上,只要做好前期准备、科学喂养、环境管理与疾病预防工作,就能有效提升鸭苗成活率,为后续养殖创造良好效益。
来源:禽类养殖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