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轮“小作文牛”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09:01 1

摘要:在 A 股市场,“小作文” 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这些匿名编造的虚假信息,像病毒一样在社交平台扩散,精准操控股价涨跌,收割散户财富。从科技巨头到消费龙头,从政策谣言到八卦绯闻,小作文的魔爪几乎无处不在。

01

在 A 股市场,“小作文” 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这些匿名编造的虚假信息,像病毒一样在社交平台扩散,精准操控股价涨跌,收割散户财富。从科技巨头到消费龙头,从政策谣言到八卦绯闻,小作文的魔爪几乎无处不在。

中通客车和的南京化纤的涨停板 “神预言” 。2024年5月,中通客车股吧出现一则 “神预言”:“我是庄一点二十拉涨停。” 下午开盘后,股价果真在 13 点 21 分涨停,与预测惊人一致。次日,类似操作再次上演,南京化纤也出现 “地天板” 走势。监管层火速介入,深交所对相关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但此类事件折射出小作文与游资炒作的深度勾连。

股市的“小作文” 乱象始终未绝,今年 5 月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曾联合出手,意在肃清资本市场风气、遏制此类乱象。然而随着市场行情逐步升温,一度收敛的 “小作文” 再度抬头,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科技股的奇幻漂流,“寒王”登场。上周,寒武纪股价突破 1000 元,成为万众瞩目的 “寒王”。这场狂欢的幕后推手,是一篇标题为《8 月下旬调仓大动作,拉满国产算力》的小作文。文中声称某顶级基金将大规模加仓寒武纪,推动算力板块集体飙升。尽管尾盘相关方紧急辟谣,但股价已被推高,次日更是以涨停收盘。

淳中科技的故事同样魔幻。一则“公子哥与黄仁勋女儿恋爱怀孕” 的绯闻,让这家与英伟达业务关联甚微的公司,一个月内股价暴涨200%,成为 “英伟达概念股第一股”。当公司澄清后,股价瞬间跌停。其实这个消息一年前就有人放出来了,若为真孩子早应该呱呱坠地了。这类绯闻小作文深谙人性弱点—— 名人效应 + 跨国联姻,短短几个字就能点燃散户的想象力。

港股惊魂,东方甄选的“生死时速”。2025 年 8 月 19 日,港股东方甄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天。先是大涨超20%,后跳水暴跌超20%,有投资者在最高点买入,单日亏损过半,暴涨暴跌的起因竟是传闻新东方CEO侵占公司利益被立案调查。

这起事件暴露了小作文的另一种玩法:精准配合量化交易。当谣言在社交平台快速传播时,量化系统自动捕捉舆情信号,触发程序化交易,进一步放大股价波动。有分析认为,此次事件可能是做空基金精心策划的“闪电战”—— 用谣言制造恐慌,通过做空获利。

酒鬼酒则演绎了另一种剧本。在科技股炒作退潮时,一则“与胖东来合作卖酒” 的消息,让其股价拉出 7 连阳。尽管销量数据并无特别亮眼之处,但资金从高位科技股切换至消费避险的需求,让这则小作文成功引爆市场情绪。

02

产业链揭秘:从 AI 批量生产到跨境传播。小作文的猖獗,离不开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过去需要人工撰写的谣言,如今通过 AI 大模型实现 “日产千篇”。2024 年 3 月,kimi 大模型接入小作文写作后,批量生成的谣言开始泛滥,甚至被业内称为 “小作文元年”。制作成本极低,传播路径却极为隐蔽,武汉某商务楼内的皮包公司公众号、境外网络平台的博文 “出口转内销”,都成为谣言的发源地。

在传播环节,小 V、自媒体、群主等成为关键节点。他们以 “分享致富密码” 的名义,在微信群、雪球、股吧等平台扩散谣言。部分财经自媒体为流量甚至主动跟进,打着 “市场传闻” 的旗号为谣言背书。

全民共谋,散户的“击鼓传花” 游戏。有趣的是,散户并非完全被动。在牛市环境下,部分投资者明知消息不实,却选择“将计就计”—— 利用情绪波动快进快出,试图在股价异动中分一杯羹。例如,字节跳动与芯原股份合作的谣言被辟谣后,有散户在评论区 “指导”:“别蹭字节,他们太会辟谣了!” 这种明知故犯的 “共谋”,让小作文的传播更具戏剧性。

小作文不仅能撬动散户情绪,还可能触发量化资金。一些量化策略会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舆情,如果一条“小作文”在短时间内被大量传播并引发讨论,无论其真假,都可能被捕捉到,并作为一个“信号”输入交易系统。

而当股价波动触发其买入或卖出指令,会进一步加剧股价波动。所以现在很多投资者会主动给量化“喂”小作文,也时不时能发现直线拉起的股票。

股市小作文的盛行,本质上是一场“低成本犯罪” 与 “高收益诱惑” 的博弈。依靠信息不对称,制造或放大利好/利空传闻,推动股价异动,从中赚取差额。

03

小作文为何屡禁不止?相较于成熟市场,我国造谣传谣的追溯和处罚成本仍然较低,威慑力不足。受害者中,企业方或许还能追究下责任,跟风炒作的散户追涨套牢却申诉无门。

在法律上有专门的“编造并传播虚假证券交易信息罪”,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面临溯源难、定性难与取证难。

小作文匿名发布,跨平台传播,源头隐蔽,当监管介入时,可能还未能找到最初源头,对方已经将痕迹抹掉,短线资金也撤离。

而信息是“虚假”还是“不准确”,是“恶意编造”还是“过度解读”,“讨论”与“操纵”有时界限模糊,证据链难以完整取得。

如今市场流动性充沛,日均成交额多日稳定在2万亿以上,这意味着资金有了更高的容错率。互联网普及削弱了天然的信息差,于是有人选择“制造信息差”,通过小作文来创造套利机会。

结果就是,即便散户知道消息不靠谱,也愿意冒险冲一把,因为成功上车往往就能赚到快钱。淳中科技这种翻倍行情固然稀缺,但涨幅在50%以上的案例早已不胜枚举。然而,这种基于虚构故事的行情终将留下一地鸡毛。

针对小作文,监管层的动作其实并不少。315当天,央视专门调查了资本市场“小作文”产业链。今年以来,被封禁的无牌荐股大V账号已超过1200个。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避免被坑的核心原则是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稳赚不赔的“内幕”。对监管层而言,需加快技术升级,如部署“谣言鹰眼系统”,快速锁定源头。同时完善法律细则,提高违法成本,唯有当谣言的传播者付出惨重代价,当散户真正学会用理性对抗贪婪,资本市场才能回归价值投资的本源。

来源:点滴财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