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霞浦灶糖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千年前!祭灶习俗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这是华夏民族古老传统的一部分。在霞浦当地,祭灶时间颇为特别:当官人家在腊月二十三祭灶,而平民百姓则在二十四日,这也赋予了霞浦祭灶文化独特的韵味。从南北朝时期麦芽糖“胶牙饧”的出现,到唐朝与春节文
第六批霞浦县申遗项目
霞浦灶糖
在霞浦
有一种甜蜜能勾起无数人的回忆
那就是霞浦灶糖
它不仅仅是一种小吃
更是霞浦历史文化的鲜活见证
霞浦灶糖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千年前!祭灶习俗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这是华夏民族古老传统的一部分。在霞浦当地,祭灶时间颇为特别:当官人家在腊月二十三祭灶,而平民百姓则在二十四日,这也赋予了霞浦祭灶文化独特的韵味。从南北朝时期麦芽糖“胶牙饧”的出现,到唐朝与春节文化的交融,再到明代成为普遍的祭祀用品,灶糖习俗不断演变,深深扎根于霞浦的风土人情之中。
说到制作霞浦灶糖,工艺严谨而精细。首先,需精心挑选糯米、麦芽、花生、芝麻、白糖等原料。制作麦芽时,将大麦或小麦浸泡后,置于温暖潮湿处待其发芽,长成后切碎。糯米需浸泡三小时,磨成粉,一部分煮成“母”,再混合制成条状胚体。炸胚是关键步骤,需用两个锅精准控制油温,否则米条易出问题。炸好后,与白糖、麦芽糖混合的糖浆翻炒裹糖,倒在案板上搅拌、筛出,初步成型。若想外观更佳,还可添加食用色素。
霞浦灶糖意义重大!它象征着甜蜜生活,人们吃着这甜甜的灶糖,期盼新一年日子甜甜蜜蜜、红红火火。它还承载着祈福纳祥的愿望,百姓们希望灶神吃了灶糖后,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几句,保佑家庭平安顺遂、辟邪除灾。更重要的是,它是霞浦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祭灶习俗的关键部分,将霞浦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代代相传,增强了人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今,霞浦灶糖制作技艺面临挑战,如年轻一代兴趣减少,传统工艺传承困难。但幸运的是,有像李以添这样的传承人坚守着。他家五代传承灶糖制作技艺,他自己也从事灶糖制作20多年。他带领徒弟们,延续着这份甜蜜事业。相信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霞浦灶糖制作技艺能继续传承发展,让这份甜蜜一直延续下去!
§§
来 源:霞浦县文体和旅游局
作 者:小浦
编 辑:黄美玲
责任编辑:陈勇
审 核:杨莉雅
来源:文旅霞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