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开始衰竭,睡觉先知?心衰的人,睡觉时一般会有这4个表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03:37 2

摘要:白天还能走能动,晚上睡觉开始不对劲?心脏出问题,往往不是先胸闷、不是先气短,而是——夜里躺下那一刻开始“泄密”。别忽视那些夜深人静时身体发出的信号,心衰,很多时候就是从睡觉开始露出马脚。

白天还能走能动,晚上睡觉开始不对劲?心脏出问题,往往不是先胸闷、不是先气短,而是——夜里躺下那一刻开始“泄密”。别忽视那些夜深人静时身体发出的信号,心衰,很多时候就是从睡觉开始露出马脚。

心功能不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衰”,不是心脏停了,而是“拉垮了”——原本该有劲儿地泵血,结果越来越乏力。研究显示,轻度心衰时,白天活动尚可,夜间卧床却最先出现症状。那是一躺下,血液回流增加,心脏这个“泵”被迫加班,结果就是:撑不住了。

下面这4种睡觉时常见表现,是心衰早期在你床头悄悄敲门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有,但一旦反复出现,别再拖,得查心脏。

第一关:夜里憋醒,坐起来才喘得过气

老王65岁,最近半夜总是“憋醒”,睡着睡着突然呼吸困难,非得坐起来才缓过来一口气。他以为是老慢支犯了,雾化、吃药都没用。后来查心脏,左心功能已经开始衰退。

这其实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心衰的经典信号。左心室衰竭时,肺循环压力升高,血液回流滞留在肺部,引发肺水肿,人就像在“水里喘气”一样,躺下更严重,坐起好转。

这种“半夜坐着睡”的状态,临床上非常典型。一些患者甚至靠在枕头堆上睡觉,枕头越垫越高,医学上称为“枕位呼吸”,是为了缓解肺部压力。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身体在自救。

建议:如果夜里憋醒超过一周,特别是伴有下肢水肿、走路气喘、突然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必须尽快到医院查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做BNP检查(脑钠肽,是评估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别让心脏拖垮了肺。

第二关:夜间频繁起夜,越睡越困

“医生,我一晚上要起夜三四次,尿一点点,早上还特别疲惫,咋回事?”这不是肾的问题,很可能是心的问题。

心衰时,白天心脏泵血弱,肾脏灌注不足,尿少;到了夜间,平躺后静脉回流增多,肾血流恢复,尿量反而增加,于是就频繁起夜。这个现象叫做“心源性夜尿”,跟前列腺没关系,跟饮水也不大相关。

有项2023年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发现,超过60%的慢性心衰患者存在夜尿增多症状,而这个症状在心衰早期就可能出现。

建议:夜间起夜2次以上,且尿量与饮水不成比例的人,特别是老年人,若合并下肢水肿或白天乏力、气短,更要警惕心衰。别盯着前列腺,得看看心脏。

第三关:睡着打呼噜,打着打着就“憋住”了

打呼噜并不稀奇,但如果你身边人告诉你:“你打呼噜突然就没声儿了,像是憋住气,过几秒又猛地吸一口”,那就不只是呼噜,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类呼吸暂停反复造成夜间缺氧,会激活交感神经,让心率升高、血压波动、心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心肌结构发生改变,心衰风险大大提高。

研究显示,至少三分之一的慢性心衰患者合并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而这类患者的心衰进展更快,死亡率更高。睡觉时那种“像被什么卡住、醒来满头汗”的体验,就是心脏在抗议。

建议:家人发现你夜里憋气、鼾声断断续续,白天又异常困倦、注意力涣散,请务必做一次“多导睡眠监测”,确认是否存在呼吸暂停,必要时配合使用持续气道正压设备(类似呼吸机)缓解心脏负担。

第四关:早上醒来,枕头潮湿、胸口发紧

有些人早上醒来第一反应不是清醒,而是“累”。枕头湿了一大片,胸口闷得像压了一块石头。不是做噩梦,也不是内热,而是心脏整晚都在“硬撑”。

心衰患者夜间常出现“交感神经过度活跃”,表现为出汗、心悸、焦虑感、浅睡眠。这不是心理问题,是心脏在过劳。心肌供血不足时,会诱发夜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尤其是凌晨2到4点,交感神经最活跃,是“猝死高发时段”。

一项发表于2024年《临床心电学杂志》的研究指出,夜间出汗、心悸与隐匿型心衰存在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那些被认为是“更年期症状”的表现,很可能是心衰的伪装。

建议:如果你醒来常觉得像没睡、汗湿衣衫、胸闷隐隐,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别一味归咎于失眠或焦虑。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查肌钙蛋白、NT-proBNP水平,有助于提前识别心脏功能异常。

心衰不是一下子垮掉的,是一点点“熬坏”的过程

心衰分级,从轻度的Ⅰ级活动后气喘、到Ⅳ级静息也不适,每一级都在悄悄剥夺生活的质量。而夜间,是它“下手”的第一战场。

别把“睡不好”当作小事。如果你晚上的状态,比白天还难受,那不是岁月静好,是心脏在默默报警。特别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房颤病史的人,更要提高警觉。

临床上太多患者,直到夜里憋醒、连坐着都喘不过气,才意识到“可能是心脏问题”,那时往往已经进入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的阶段,治疗难度和风险都大大增加。

一个细节提醒:体重突然在3天内增加超过2公斤,多数不是胖,是水,是心衰的“水肿型体重增加”。配合夜间憋气、夜尿增多、体位性呼吸困难,几乎可以锁定心衰风险。

别等到“连睡觉都成负担”,才想起心脏的辛苦。心是个沉默寡言的器官,不痛、不叫、不闹腾,但是一旦“怄气”,后果往往致命。它不会跟你讲道理,只会用“夜间呼吸困难”、“晨起乏力”、“夜汗心悸”这些方法,提醒你:它已经耗尽力气了。

夜深人静,是身体最诚实的时刻。你以为是梦扰清眠,其实可能是心脏“苦撑一夜”。如果你已经过了45岁,若已有基础心血管风险,睡觉状态请务必留心,多一点察觉,就是多一分生机。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夜间症状特征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5):412-416.
[2]周泽林.睡眠呼吸暂停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24,33(2):89-92.
[3]张磊.心源性夜尿的机制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9):704-707.

来源:任医生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