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得严不能现场杀,可先加微信!”记者暗访:禁令之下活禽交易反倒更猖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07:17 3

摘要:在嘉定区金昌西路惠平南路路口附近的地道内,一辆满载活禽的卡车停靠在路边,笼中鸡鸭拥挤不堪,地面散落着羽毛和排泄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味,行人和非机动车从此处经过时,不得不捂上口鼻。

在嘉定区金昌西路惠平南路路口附近的地道内,一辆满载活禽的卡车停靠在路边,笼中鸡鸭拥挤不堪,地面散落着羽毛和排泄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味,行人和非机动车从此处经过时,不得不捂上口鼻。

这个场景,对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说并不陌生。居民吴先生告诉记者,自4年前乔迁新居后,他就发现这些商贩以该路口为据点,在附近道路上兜售活禽。只是,原本集中于凌晨交易的非法活禽贩卖点,如今下午也公然开市。“我们反映一次,(违法售卖)就会好一段时间,可过一段时间就会回潮。最近,贩卖点的规模甚至还扩大了,弄得马路上到处都是鸡毛,高温天味道很恶心。”吴先生说。

2024年12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本市暂停活禽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宣布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全市范围内暂停活禽交易。可为何吴先生所说的活禽贩卖,反而愈发猖獗了呢?

活禽交易仍猖獗

8月18日18时,记者一行来到现场。正是下班时间,金昌西路惠平南路路口通行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环顾四周,记者并未发现活禽售卖的点位。沿着惠平南路步行约100米,人行道的地砖上涌现了些许线索:密集的新鲜禽类毛发和排泄物随处可见,侧边还停放着两辆卡车,几个空篮子被随意地丢在车斗内。走近后,一股浓重的臭味扑鼻而来,尽管未看到活禽,可种种迹象都表明,这里的确曾经存在活禽贩卖活动。

看到记者张望,一旁的市民称,几个售卖活禽的摊主15时前后就已离开,“要买活禽要么早点来,要么得凌晨。”另一位声称更熟悉情况的市民则介绍,该贩卖点主要从事批发,“一般14时左右能在这看到他们,不过最近风声比较紧,他们卖不了多久就躲起来了,可能就在附近。”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3天后的8月21日中午,记者再次到访时,果然遇上了活禽摊贩。

地道内随处可见的禽类羽毛和排泄物痕迹。

此时,除了此前看到的两辆卡车,藏在地道下的卡车又多了一辆,车斗上还堆放着二十余个箱笼,鸡鸭被密集地塞在箱笼里,排泄物直接从笼底渗出,流淌到地面上,而散落的羽毛和饲料残渣更是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腥臭味。车辆旁边,一个黑衣男子正在对手里的鸭子进行简单处理,车上还有两个人,一个在车内休息,另一个则在摆弄箱笼。看到记者走上前来,休息的男子赶忙下了车,男子也站起身迎了上来。

二十余个箱笼里塞满了待出售的活鸡鸭。

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记者有些哭笑不得:两名男子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记者的购买需求,声称:“我们主要是搞批发,你买回去自己也杀不了。”这倒是和市民吴先生所反映的兜售流程有些吻合:停靠在地道的大型车辆主要负责批发,小摊贩们则带着批发来的活禽前往临近居民的路口,再出售给居民。

一番攀谈下,记者追问是否能够帮忙宰杀时,一个摊贩压低声音说:“现在查得严,不能现场杀。要的话可以先加微信,之后处理好了你再来拿。”没想到,记者刚拿出手机,另一名摊贩却警惕起来,盯着记者连连摆手,说:“不卖不卖,我们现在不杀了。”

有生意竟然不做?看来,摊贩对于自身从事的行为,也有一定的认知。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摊贩在长期“躲猫猫”过程中,变得格外警惕,还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他们根据口音和年纪选客,像年轻人一般不卖,就只卖给本地的和年长的老人。”

交易转向“半线上”?

选择性售卖,给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吴先生介绍,7月份,他曾向属地职能部门反映过这一现象,可由于摊贩们所处的地道恰好是嘉定区江桥镇、南翔镇的交界处,其中一个街镇执法检查,摊主们就溜向另一侧,就这样来回流窜,“属于是老问题了,两镇的执法部门都说难管。”吴先生也曾目睹了城管部门到现场执法的过程,商贩们没有进行买卖,狡辩说自己在路边休息,无奈抓不到现行,也无法取证,就这样一直没能杜绝。

如今,记者的体验,揭示了又一种交易模式:买家还可通过微信预约后待处理后取货。这种“私域”交易模式呈现出高度隐蔽性,交易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交易过程迅速而隐蔽,活禽和工具都放在随时可以转移的车辆上,这明显是为了规避执法检查。

调查中,记者发现,这种隐蔽的“私域”交易,俨然成了买卖双方抵抗“活禽禁令”的新手段。在社交媒体上,关于活禽交易的讨论十分活跃。在一个题为“上海哪里有活公鸡”的热门帖子下,聚集了上百条评论。网友们互相分享交易地点:江阳路批发市场、浦东航头早市、颛桥北桥菜市场等地点被多次提及。

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市民分享活禽贩卖摊位地址。

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只需几分钟的私信沟通,市民就能轻松预约购买活禽并获得宰杀服务。交易流程之简便、响应速度之快,远超正规检疫采购渠道。

管理方式也需与时俱进

事实上,上海早在2013年就公布施行了《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市政府有权根据对禽流感等疫病疫情的预测和预警,以及对季节性发病规律的评估,实行活禽暂停交易。根据相关公告,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全市范围内暂停活禽交易,外省市活禽除运至本市活禽屠宰场进行集中宰杀外,不得直接进入本市交易。

2024年12月发布的《关于本市暂停活禽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

公告中还提到,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强对活禽交易的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不过,从吴先生的反馈来看,除了跨部门的联合执法,同属嘉定区的江桥镇和南翔镇,还要跨区域联合,进一步将治理落到实处。

此外,监管部门也要看到,数字化时代,违法交易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升级。这种通过社交平台进行联络、利用外地车辆运输的“私域”交易模式更加隐蔽,监管难度更大,这就要求监管手段也需与时俱进。应加强对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打击违规活禽交易信息;还要加大活禽交易高发地区的巡查力度,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提升多部门跨区域协作能力。

与此同时,市民朋友也要意识到,缺乏检疫的活禽交易确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可能携带各类病菌,存在传播禽流感等疫病的风险。为了自身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还是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的冰鲜禽肉产品。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