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说起西方伪史论,那些西史信徒们总是气急败坏的蹦出来跳脚骂街。可滑稽的是他们忠心护卫的洋大人一点不给他们长脸,伪造点古代历史也就罢了,如今竟然猖狂到连近代史都开始篡改了!
一说起西方伪史论,那些西史信徒们总是气急败坏的蹦出来跳脚骂街。可滑稽的是他们忠心护卫的洋大人一点不给他们长脸,伪造点古代历史也就罢了,如今竟然猖狂到连近代史都开始篡改了!
二战亲历者的离去,像给了西方篡改历史的“窗口期”。那些曾在斯大林格勒战壕里跟德国人拼命的苏联老兵,那些在南京城废墟里抢救同胞的中国先烈,他们带着最鲜活的记忆离开后,西方开始一点点剥离历史的真实内核。这种剥离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温水煮青蛙,先从最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用词替换开始。
2020年5月欧洲胜利日那天,我刷到白宫的社交媒体推文,写着“美国和英国战胜纳粹,为自由世界带来和平”。当时我还和朋友争论,这是不是工作人员的笔误——毕竟谁都知道,苏联红军在二战中消灭了70%以上的德军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围城战、柏林战役,哪一场不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可没过几天,美国国防部直接发布《欧洲胜利日:庆祝与思考的时刻》声明,白纸黑字写着“二战始于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把反法西斯的主力苏联,和纳粹德国并列成了战争元凶。
这就是西方篡改历史的第一步:用暧昧的模糊字词试探舆论反应。他们把“反法西斯同盟”换成“自由世界阵营”,听起来只是换了个好听的说法,实则悄悄抹去了战争的“反侵略”本质——仿佛二战不是全世界反抗德意日法西斯暴行的正义之战,而是“自由阵营”和“非自由阵营”的对抗。同时,他们在所有公开表述里,只提诺曼底登陆有多壮烈、太平洋海战有多艰难,却对中国战场的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绝口不提,对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轻描淡写。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们在测试民众的反应:如果大多数人没发现不对劲,或者发现了也懒得反驳,那下一步就能更大胆。2020年那两次声明发布后,除了俄罗斯和中国的媒体提出抗议,西方主流舆论几乎一片沉默,这种沉默,给了西方继续推进的底气。
于是很快,他们就从“用词试探”走到了“官方文件篡改”这一步。最明显的变化,是西方在各类二战纪念文件里,开始选择性忽略中苏的牺牲与贡献。我曾在联合国官网查过一份2022年发布的“二战胜利77周年纪念报告”,里面提到“美英联军在欧洲战场牵制德军,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击败日本”,却对苏联“付出2600万军民伤亡、攻克柏林”的史实只字未提,对中国“抗击日本陆军主力14年、伤亡3500多万”的贡献,只写了一句“中国参与了亚太地区的战事”。
更特么不要个13脸的是2025年8月,白宫官网发布的“太平洋战争结束80周年和平宣言”。里面说“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用“结束”偷换了“战胜”,用“毁灭性的战争”模糊了“日本侵略战争”的本质。宣言里没提南京大屠杀,没提巴丹死亡行军,没提日本731部队的活体实验——仿佛日本不是侵略者,只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之一。当时日本APA酒店还在客房里放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书,说“南京事件是中国编造的谎言”,而美国媒体对此连篇报道都没有,反而在夸赞“美日同盟是亚太和平的基石”。
当官方文件的篡改没人阻止,西方就开始把手伸向教育系统,一些西方教材里把日本侵华战争简化成了“亚太冲突的局部摩擦”,对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反而在讲“日本在二战后如何快速实现民主”。美国部分州的教材更离谱,直接把“慰安妇”说成是“战时伴侣”,说“这些女性自愿为日军提供服务”。去年韩国民众抗议这种表述,美国教育部门却回应说“这是不同视角的历史解读”。
教科书的篡改还不够,西方又开始利用流行文化,把虚假历史“植入”年轻人的认知里。前两年有部美国电影,叫《南京救援》,讲的是美国伞兵米勒带领小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拯救中国平民的故事。电影里把中国军队描写得不堪一击,说“如果没有美军,南京会有更多人死亡”。可真实历史里,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士兵浴血奋战,比如第88师524团的“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数天,怎么就成了“不堪一击”?而且根本没有所谓的“美国伞兵拯救南京平民”,这完全是电影虚构的情节。可这部电影在全球票房大卖,很多年轻人看完都以为,二战时中国真的是“靠美国拯救”。
为了让这些虚假历史看起来“有依据”,西方还搞了个“二战研究基金”。这个基金表面上是支持二战历史研究,实际上只资助那些符合西方史观的选题。比如他们会资助“驼峰航线:亚洲战场的生命线”这样的研究,说“中国战场能坚持下去,全靠美军通过驼峰航线运送的物资”,却绝口不提中国自己的后勤补给,不提中国军民在滇缅公路上的牺牲——难道没有驼峰航线,中国就打不下去了?更过分的是,这个基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压缩到尽可能的小!
当这一切都畅行无阻,西方就开始了最离谱的一步:因果倒置,把侵略者塑造成受害者。这两年,西方媒体上出现了很多文章,说“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二战爆发”,暗示“苏联和德国是意识形态上的盟友”。2019年欧洲议会甚至通过决议,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称为二战爆发的“铺路石”。可他们忘了,1938年英国、法国和德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才是绥靖政策的顶峰,正是这个协定让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软弱,才敢进一步侵略波兰。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是在当时英法拒绝和苏联结盟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无奈之举——怎么到了现在,反而成了二战爆发的推手?
对日本,西方更是把受害者叙事玩到了极致。每年广岛、长崎核爆纪念日,美国媒体都会报道日本民众纪念核爆受害者,却从不提日本为什么会遭受核爆,从不提日本在亚洲各国犯下的罪行。日本政府也趁机煽情,把自己说成是“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呼吁“反对核武器”,却对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避而不谈。去年G7峰会,日本首相还在演讲中说“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中站起来,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而在场的美国、英国领导人纷纷鼓掌——仿佛日本不是侵略者,而是二战的受害者。
为了打压不同的历史观点,美国甚至还通过了《历史虚假宣传制裁法》。这个法案规定,凡是不符合美国二战史观的行为,都会被定义为历史虚无主义,不仅会制裁相关个人和机构,还会影响他们的美国签证。
现在,西方已经开始推进最后一步:在国际层面否定二战成果,替换战后秩序。去年美日澳印四国在东京召开峰会,签署了“太平洋战争胜利80周年宣言”,这份宣言里不仅没提中国,还把《波茨坦公告》里“日本必须归还台湾等中国领土”的条款删了,反而提出要搞一个《印太和平宪章》,说“美日澳印将共同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波茨坦公告》是二战后确定日本领土范围、维护东亚和平的重要文件,而美国带头搞的这个宪章,分明是想推翻战后秩序,为日本松绑,遏制中国。更让人警惕的是,他们还在推动联合国通过“二战历史新决议”,试图把“美英主导二战胜利”“日本是受害者”这些虚假观点,变成“国际公认的历史”。
我们这一代,真的很“幸运”地见证了一场大规模的历史篡改运动。从2020年美国国防部的声明,到2025年白宫的“和平宣言”;从教科书里的“原子弹拯救亚洲论”,到游戏里的“美日联合维护秩序”;从《历史虚假宣传制裁法》,到美日澳印的“太平洋宣言”,我们看着西方一步步把黑的说成白的,把侵略者说成受害者,把中苏的贡献从历史里抹去。
由是观之,百年不到的二战史在美欧选择性改造之后面目全非,这才用了几年时间?而一部西方“文明”史,用了几百年时间改造,是不是更精美?西方国家为什么这么喜欢把“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两句话话奉为圭臬?就是因为他们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
我最后想说的是面对西方伪史的现世版,我们那些专家大儒此刻在哪里?怎么不出来捍卫西方老爷们的历史观和历史了?以前人死光了所以死不认账,人还没死光呢已经不认账了,咱们那些专家大儒如何替人辩经?那么高的学问亮出来看看,学了一辈子西学,也好用实践检验一下才好吧。
来源:胡铁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