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过风雨,走过四季。从最初的一刊难求,到曾经的艰难跋涉,再到如今的浴火重生,《火花》紧随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走过了近70个春秋。寒来暑往,世事变迁,唯一不变的是作者和读者对文艺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对《火花》的惺惺相惜和关爱呵护。
卷首语
走过风雨,走过四季。从最初的一刊难求,到曾经的艰难跋涉,再到如今的浴火重生,《火花》紧随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走过了近70个春秋。寒来暑往,世事变迁,唯一不变的是作者和读者对文艺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对《火花》的惺惺相惜和关爱呵护。
时间,如缓缓而逝的流水,昼夜奔赴。我们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行者,有欢笑有泪水,有辛劳有收获。在岁月的洪流中,《火花》坚守初心,用最质朴的文字、最真挚的情感向世人传递着永恒的爱和责任。
本期推出散文名家闫文盛的万字散文《一种与书写相关的时间标本》。闫文盛是近年来从山西崛起并走向全国的散文名家,他坚持10余年创作的主观书系列成为当代散文创作的独特现象。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展开了对时间、记忆、孤独、写作等主题的深刻思考,通过黄昏、孤月、星空等意象,表达了对思念、离别以及命运的感慨,哲学的内核、诗的外壳以及冥想的模样,让读者感受到诗意的绽放与思想的火花。
生之重、爱之重、亲之重,丰盈了我们的生命,点亮了我们的旅程,不论幸与不幸,都值得深情怀念。非虚构作品《不再伤逝》记录了一个女人悲情的大半生,是“我”的心路之旅,更是对所有命运强者的致敬与礼赞。正如润雨在评论《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中所说,马肆的《不再伤逝》“以文字直面苦难的旷达,又是以另一种形式高歌生命的顽强”。
《海市》与《无尽冬日》两部小说,分别以现实与回忆的交织、情感的起伏与内心的复杂,展现了生活的多元面貌与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物画卷,引人共鸣,发人深省。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裴彩芳的《井洼女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艰辛坎坷,主题深刻,情节跌宕,人物饱满鲜活。
文学大家余华的小说给人以特别的阅读快感和深遂的思考余音。衣名的评论《以繁星之名》指出余华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再到《许三观卖血记》的风格变化,继而揭示余华作品背后及故事之外的深刻。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站在新的起点上,《火花》将继续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挖掘和传播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山西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主编 王志峰)
目 录
大家视野
04 闫文盛/一种与书写相关的时间标本(散文)
星火燎原
12 马肆/不再伤逝(非虚构)
21 马肆/伤逝的力量(创作谈)
22 润雨/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火树银花
24 梁思诗/海市(短篇小说)
33 裴彩芳/井洼女子(短篇小说)
38 杨永磊/无尽冬日(短篇小说)
44 王婷颢/向日葵(微篇小说)
雕刻时光
47 李成/河边纪事(外一篇)(散文)
51 李丹崖 /芝麻册页(散文)
55 杨自莹/拂云(外二篇)(散文)
59 燕青/星宿堡(散文)
63 衣名/以繁星之名
66 王顺天 /奔驰的美学:重读张承志《黑骏马》
70 薛笨笨/再遇朴素的“乡村老职业人”
73 黄文刚/艺术道路民族化的探索与追求
来源:李小白文字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