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四大高手只有一位能与秦琼并驱争先,另外三位有两个是菜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02:27 2

摘要:说起隋唐演义里的那些“神人”,观众第一反应全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罗士信。各个像打怪升级一样,不是金翅大鹏转世,就是哪吒、雷神、甚至孟贲后身。至于兵器,小说家下笔没犹豫,八百斤锤、四百斤镋、马匹像小山般健壮。写得天花乱坠,真敢认吗?现实会这样吗,历史会这

说起隋唐演义里的那些“神人”,观众第一反应全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罗士信。各个像打怪升级一样,不是金翅大鹏转世,就是哪吒、雷神、甚至孟贲后身。至于兵器,小说家下笔没犹豫,八百斤锤、四百斤镋、马匹像小山般健壮。写得天花乱坠,真敢认吗?现实会这样吗,历史会这么配合小说家的想象力?

兵器重量让人难绷。哪怕不是八百斤,也不是正常人类该有的路线。就算当年有“壮士断腕”,也没有“猛男挥镗”。细想一下,那些兵器比唐朝的御用大刀还要离谱。说这些英雄是天神下凡,老天都笑了。金翅大鹏窝在西天等师傅,孙悟空那会还在压五行山下没出来,人家没空去打隋唐好汉。

书里说得离谱,正史里也有影子。秦琼,《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全写他猛。骑兵阵前对面冲,专挑头目像掉豆一样。至于十八条好汉后面那个秦叔宝,为什么到了历史原型这,成了单挑王,没人能怼?同一个人,小说和历史居然互怼,怎么看都别扭。这不是小说家的错,可能真有口口相传的效果,也可能是一种“大家都爱看”的必然。

历史不是空谈。罗士信,少年英才,偏偏长得还不怎么壮。可见死如归,初生牛犊。在张须陀帐下,罗士信和秦琼几乎是“双子星”。须陀欣赏罗士信,对他百般信赖,军中屡立奇功。什么“脱甲重披二层甲,左右双弓上马”,这场面小说真不敢编。怒刺倒人,碎头掷空中,再用枪挑起放头上,是不是吓人?张须陀更以他为副手,这关系,历史小说都写不全。

张须陀带俩“小老虎”,手下只有万人,却敢冲敌十多万,卢明月部那仗打的是“以少胜多”。秦叔宝、罗士信架起长刀跃栅门,拔了敌旗,杀敌人,抢营鼓,纵火焚营。场面大得惊人,有种动作大片感。随军画工也得画下来,好让皇帝认得这俩名将。总说秦琼不如罗士信,可真实的历史,一个猛,一个狠,几乎没差距。

奇怪点来了,小说吹宇文成都“武圣”,可正史查下来,宇文承基跟他爹死得都挺窝囊。齐州城破,父子三口全被宰了,脑袋还给挂高杆。没什么武功显赫,跟“神探狄仁杰”演得一点不沾边。李元霸,在历史上其实李玄霸,不过是李渊小儿子,死的时候才十六,还是个文弱少年,没见过啥阵仗。小说生怕得罪清廷,用元替了玄。一个字的妙用,堪比马保国挥拳,却生生造了个武神。

所以,不是每个演义中的猛将都有历史原型。李元霸没武功,宇文成都只有名气,现实也就是“菜鸟”级别。可大家都爱看武圣对决,谁管你原型底细。罗士信、秦琼,历史上有血有肉,裴元庆就更模糊,原型裴行俨更像个“主打配角”。《旧唐书》说他虽武勇,真正和人正面较量,还得靠程咬金救命。裴行俨落魄时,还被岳父王世充“迁怒斩杀”。连堂亲都能反目,这才叫奇葩。

程咬金救裴行俨的那一幕,骑马冲阵折敌枪,救出内弟,气氛紧张到头皮发麻。可要比历史上的猛劲,裴行俨和程咬金都难与秦琼一较高下。小说喜欢给他安个“婚姻加持”,其实家谱八竿子打不着。这种“堵漏洞”,演义小说不要太有经验。程咬金正妻姓孙、再娶姓崔,根本不是历史裴行俨的亲戚。

仔细琢磨,秦琼的真正实力,可能比演义写的还要横。历史上,他多次单刀赴会,阵前射杀主将。遇到危急关头,还能收拢溃兵,力战突围。是的,指挥能力和个人武力都一流。须陀一死,秦琼走投无路时还能杀出血路。李密、宇文化及、唐军、反王各方反复横跳,谁都得靠秦叔宝救命。

再往后瞧,也有种说法,说秦琼加入唐军后策勋十二转,步步高升。这种勋功,不像投降带兵直接加分。徐世勣、李世勣这类带队投降的能飞黄腾达,秦琼是硬凭战果拼出来的。不管遇到啥对手,斩获都能写进史书。小说强化他的军事才能,却掩盖了他个人的猛劲。大家爱看带兵冲阵的“秦叔宝”,其实他单打独斗也是历史顶流。

但又有争议。有人会说,正史里秦琼后期表现不多,宣武门政变后基本消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居然排最后。按说顶流勇将,不应该被安排打酱油。于是网络上猜测无数:一病十二年也好,个人选择也罢。李世民会不会因此对他“另眼看待”,谁也说不清。

有意思的是,程咬金在小说越来越喜感,历史上却不是那种憨厚人物。行兵用兵向来老辣。裴行俨倒常被忽视,可别小瞧这种在边角料里生存的“历史小将”。明明是打了败仗才被救回来,仍然被某些民间讲史队伍“捧杀”。裴元庆能成“四猛”之一,这种意外真难说。

说到罗士信,单挑团体都厉害。年少立功,从十四岁起就是战场狠人。最爱割敌人鼻子随身带,回来再点人数。这个行为细节,演义没写,史书一笔带过。真实的血气方刚不全靠对垒名将,也不用神魔附体。罗士信横扫潍水、陷阵突杀,根本没多余花活,就是简单直接。

不过仔细想吧,这些人再能打,遇到乱世名将也就那么回事。正史记载,刘黑闼打遍唐军十几员大将,最后落败还得靠秦琼阻击。他们各自际遇起伏,也没有人一辈子风光到底。有旗有号,有名字也有人生起落。至于小说和现实,见仁见智。

有传说秦琼指挥力比武力强,可查史书功绩,没人能说清,这两者到底哪头该重。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历史不是比烂场。记仇算账有时比单纯打仗还厉害。要说罗士信和秦琼谁厉害,这种问题永远没人真答出来。也可能,有人不服。

最终绕了一圈,小说让我们做过一回梦,历史却是铁打的现实。这些手机屏幕上的猛将,舞文弄墨成了我们认知的英雄。到底谁最猛?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强的“新说法”?谁都不敢打包票。反正,正史和野史,你觉得哪个更“靠谱”一点?

这故事能写成这样,还是离不开那些时而流传时而冷落的英雄原型。大家各取所需,图个快意恩仇。至于谁能站到最后,不用争,咱们自己心里都有谱。

来源:云岭生紫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