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社会热点话题。近年来,建行上海市分行坚定不移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普及金融知识,让公众具备更高的金融素养;到构建“大消保”格局,积极化解金融纠纷;再到纵深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老年客户享受更安全优质的金融服务,用实
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社会热点话题。近年来,建行上海市分行坚定不移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普及金融知识,让公众具备更高的金融素养;到构建“大消保”格局,积极化解金融纠纷;再到纵深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老年客户享受更安全优质的金融服务,用实际行动彰显大行担当。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建行上海市分行再次交出一张温情答卷,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核心,让金融服务的温暖切实传递到百姓身边。
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这些年,建行上海市分行始终致力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工作,以网点为宣传阵地,“线上+线下”相结合,聚焦各类客群,加大对“老少新”及农村金融消费者等重点客群的关注度,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商圈等“五走进”系列活动,把金融知识带到寻常百姓家,帮助金融消费者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送金融知识进社区。建行上海闵行支行走进“一家人养老院”,志愿者们化身“金融知识传播者”,在金融知识小课堂上,将反赌反诈、理财规划等实用的金融知识送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送金融知识进校园。建行上海虹口支行走进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金融知识专题宣讲会,通过讲座、互动问答和案例分享的形式,向校内师生讲解非法校园贷、非法集资活动的特点。送金融知识进企业。建行上海第一支行走进中国移动,举办了一场以“理财需谨慎,严防诈骗陷阱”为主题的反诈防非专题宣传活动,为新员工们普及金融知识。送金融知识进乡村。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结合现有裕农通服务点,深入新场镇、新南村,开展特色化金融教育活动,为村民们带来反诈防非金融知识宣讲。送金融知识进商圈。金桥支行在金葵绿地公园举办的“平安建设教育宣传周”活动中,开展了一场金融知识文艺汇演活动,以小品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赢得了在场群众们的阵阵掌声。
化解金融纠纷,探索构建“大消保”格局
建行上海市分行持续探索建立化解金融纠纷新模式。2024年,在上海金融监管局指导下,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举办了“金融消保服务项目启动会”活动,建行上海市分行作为首批试点建设的七家分站之一,将分站设在上海核心城区静安区。自去年年底建行上海市分行调解分站成立至今,已受理16笔金融纠纷案件,其中成功调解9笔,有效提高了消费者反映事项的“转、受、办”处理效率,助力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
建行上海市分行调解分站实行“1+7+7”调解工作模式,由建行委派1名人员担任站长,主要负责站内调解工作,7名较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员作为调解员,为分站调解提供知识支持。调解分站一周7天无休,方便消费者可以在工作日或休息日自行安排时间参与调解,可辐射区域内金融纠纷,安排就近调解便民服务。
同时,调解分站作为建行上海市分行的特色投资者教育基地,站内展示“多彩消保3D线上数字展厅(上海馆)”等宣教内容,通过VR、3D智能及AI技术,面向大众客户开展特色宣教,让消费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各种金融知识,打造硬件设施完备、环境温馨的投教基地,引导消费者理性投资。
聚焦银发经济,构建养老金融生态
建行上海市分行不断积极探索,纵深推进“131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打造出一批养老金融典型案例。
持续推进“社区+教育+金融”的终身教育模式,围绕属地特色深化区域化金融投教模式建设,推动与“健养安”深度融合。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学管理机制,扎根厅堂,在社区附近网点长期打造特色金融“早课堂”服务,涵盖反诈防骗、金融知识普及、智能手机使用等智慧助老课程,提高老年人识别电信诈骗能力,帮助老年人拥抱数字经济,用服务的温度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在为老服务方面,建行上海市分行根据客户人生各阶段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养老财富管理服务,用安心、暖心、省心、舒心、真心的非金融增值服务,努力成为养老客户资产配置的“财富顾问”和非金融服务的“生活管家”,助力客户从“养老”升级为“享老”。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行上海分行的为老服务中,还有“科技+养老”综合金融服务,赋能养老产业升级。针对养老行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建行上海分行综合考虑科技企业的行业类型、公司规模、资金用途、贷款周期等因素,为其适配建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的“善新贷”“善科贷”产品,以真金白银支持养老行业的发展,助力其将智能化产品更快、更好地应用到养老场景中。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