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7日,《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郑州首次发布。该报告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牵头,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人卫研究院、人教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中原出版传媒产业研究院等10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共同编写,标志着我国出版业对
2025年8月27日,《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郑州首次发布。该报告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牵头,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人卫研究院、人教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中原出版传媒产业研究院等10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共同编写,标志着我国出版业对融合发展这一重大时代命题的认识深化与实践总结迈出关键一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出版融合发展的头部阵营已初步形成,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位列其中。
《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在郑州发布
出版融合发展收入逐年上升,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入选头部阵营
发布会现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冯士新介绍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围绕总体态势、主要成效、规模结构、重点业态等维度开展系统研究,基于全国557家出版单位调研数据,全面呈现我国出版融合发展现状。
从主要成效来看,2021—2024年出版融合发展收入总计358.62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出版融合发展收入总计97.24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6.32%。四年间,出版融合发展总体收入持续增长,成为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报告指出,2024年出版融合发展总体收入超过1亿元的有18家出版单位,包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含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其中,前10家出版单位出版融合发展总体收入均超过2亿元。
报告称,这些出版单位的融合发展收入已达到一定规模,出版融合发展的头部阵营已初步形成。这些头部单位的出版融合发展,不仅为本单位总体收入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也有效拉动出版单位坚定推进融合发展,加快布局融合发展业务。
报告还显示,2021—2024年出版融合发展投入总计164.64亿元;2024年出版融合发展投入45.26亿元,同比增长13.58%;2021—2024年出版单位融合发展实现利润总计15.57亿元,2024年5.07亿元。利润规模呈较快增长趋势,反映了出版融合发展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在支撑出版业整体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次提出四大融合模式,自有新媒体运营成为重要增长极
业务模式方面,报告首次提出出版融合发展的4种模式,即数字化出版产品与服务模式、纸数融合产品模式、自有新媒体运营模式、自研技术与平台对外服务模式。
数字化出版产品和服务,超80%出版单位采用,除上架电子书外,还稳步推进有声读物、视频课程等多种类型数字阅读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并基本实现了同步策划、同步开发、同步上线,部分出版单位已经实行“先数后纸”的出版模式。2021——2024年该模式相关业务年收入总计均超过35亿元,是4种模式中创造收入最多的模式。
纸数融合产品,近75%的出版单位采用,运用数字技术为纸质图书等传统出版物赋能,是出版单位从纸质出版走向融合出版的基础载体,是形成出版融合产品、服务、管理、人才体系的基础。2021——2024年该模式相关业务收入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自有新媒体运营,近75%的出版单位采用,2021——2024年该模式相关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4%,是目前4种模式中年均增速最快的模式,已成为出版融合发展收入的重要增长维度。
自研技术与平台对外服务,以自主开发的技术、平台等,为其他单位提供服务,2021-2024年该模式相关业务收入形成一定规模,但未出现稳定上涨态势,2024年该模式相关业务收入总计4.75亿元。
报告称,新技术、新媒介、新形态的快速发展,为出版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出版业持续加大对出版融合相关业务布局探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教育出版逐渐成为出版单位推进出版融合发展的首选业务;二是专业及学术出版融合持续深化,探索智慧化出版融合发展模式;三是大众出版融合加快多元创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此外,版权运营创新释放版权价值,拓展了出版发展空间。
出版融合助推“走出去”成效明显,实现多业态输出
报告显示,出版融合在巩固壮大出版阵地与推动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主流价值传播方面,推出一系列主题类融合精品项目,如《星火燎原全集》融媒书、红岩精神学习研究平台等;赓续中华文脉方面,建成“《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敦煌文献数据库”“”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等;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和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出版物持续涌现,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科学出版社“中国生物志库”、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华夏手造”等项目纷纷落地。
“走出去”方面,17%的出版单位拥有出版融合“走出去”的代表性产品,实现电子书、有声书、互动动漫书、视频书、数据库、数字化平台等多种出版业态输出,逐步形成“产品+版权+平台+品牌+企业”全方位出海格局。
报告指出,出版业正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口,出版融合发展不再只是技术层面、内容层面的数字化升级,更是一次深层次的产业重构、组织重塑、资产激活、价值再造。展望未来,出版融合发展将更注重顶层设计、资源整体投入、数据驱动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态构建、传播效能全面提升、“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路径及“大出版”格局塑造,推动出版融合从量变走向质变。
据了解,本次发布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承办。发布会后,多位出版单位负责人及腾讯、阿里云、B站等企业相关研究院专家围绕“以先进技术赋能出版业态创新”开展对谈。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魏文杰/文 赵墨波/图
编辑 张磊
校对 吕淑丽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