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不能滥用

B站影视 2024-11-30 02:02 3

摘要:近期,广东一名副主任检验技师在社交媒体发文,透露了深圳某三甲医院妇科发生的一起事故。他表示,患者40多岁,子宫内长有一较大瘤体,估计为良性肌瘤,手术难度不算大,本可用传统手术摘除,但医生还是选择使用机器人手术,最终操作出现失误,导致患者死亡。该事件引发业界和公

受访专家:

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 王军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王继勇

本报记者 钟财芬

近期,广东一名副主任检验技师在社交媒体发文,透露了深圳某三甲医院妇科发生的一起事故。他表示,患者40多岁,子宫内长有一较大瘤体,估计为良性肌瘤,手术难度不算大,本可用传统手术摘除,但医生还是选择使用机器人手术,最终操作出现失误,导致患者死亡。该事件引发业界和公众热议,手术机器人是否真的比传统人工手术更强大、更安全?

机器人手术量持续增长

谈及机器人手术,很多人以为是机器人负责手术全程。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王军强表示,机器人手术更准确的说法是“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即由主刀医生借助机器人操控系统,使用机器臂代替人手,主导端仍为外科医生的手和思维,服从端则是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可追溯到1985年,美国洛杉矶一名医生使用一款经典的机械臂PUMA560完成机器人辅助定位的神经外科活检手术,首次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临床;1992年,第一台正式用于临床手术的机器人系统问世,并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1999年,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研制的达芬奇手术系统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标志着手术机器人进入商业化阶段;2000年后,手术机器人开始朝多元化和专科化方向发展,在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心血管科等领域普及。

如今,手术机器人在全球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当今全球应用最广、市场占有率超60%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2012~2019年完成的手术量复合增长率超15%,2023年达220万例,相当于每15秒就有一名医生用其开展手术;我国于2006年首次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同时段年度复合增长率超60%,2015年后进入增量爆发期,目前每年可完成超10万例手术。

近年来,手术机器人进入全国300多家医院成为外科医生的“手术搭子”,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广东为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十多家医院都装配了手术机器人。不少医生预测,未来数年手术机器人将在临床全面铺开。

优势远比劣势突出

根据适用的组织类型,当前手术机器人主要分为两类:软组织手术机器人和硬组织手术机器人。

软组织手术机器人一般针对肝、胆、心脏、子宫、肾脏等软组织脏器,最常用于腔镜手术,通过在身体表面开小孔,并插入装配有内窥镜(如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的机械臂,完成切除病变组织、缝合、止血等手术操作。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继勇表示,手术机器人有两点突出优势:一是灵活性高。以往人手进行腔镜手术时,器械行进时基本只能保持一个方向,在小开口的情况下操作较困难,而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能360度活动,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精细操作。二是视野清晰。通过内窥镜和光纤,医生视野能放大约20倍,内部组织的情况一览无余。

硬组织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骨骼、牙齿、颅脑等硬组织,可辅助医生进行切割、钻孔、上钢板、换关节等复杂操作。王军强表示,一方面,手术机器人可高速处理CT和核磁图像,规划出更准确的手术路径,精准导航,助力打钢钉等操作一击即中。另一方面,机器臂稳定性高、性能强劲、更持久,而人手可能容易疲劳、抖动、力度不足。

当然,手术机器人也存在劣势。

费用高昂。王继勇表示,无论是采购设备的医院,还是承担手术费用的患者,手术机器人的价格都较高,且大部分尚未纳入医保。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内采购价格在2000万~3000万元,每年维护费为150万元以上,每例手术耗材总费用约2.59万元。

开孔较多。微创是机器人手术的优势,王继勇介绍,但部分手术如胸腔镜手术,人工已从原来的开胸逐渐缩小到一个3厘米左右的切口,而手术机器人有四个机械臂,标准做法要开四个孔,可能带来更多术后疼痛。

操作复杂。王军强表示,医生的培养中缺乏工科知识的普及,但机器人手术要求医生同时承担工程师的角色,对操作程序、机器人图像算法的规划功能都要熟练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很多医生的临床操作习惯。有的简单手术,人工可能三两下就做好了,而机器人还没完成开机连接。

敏感性差。人体远比机器复杂,比如做脊柱手术,不同患者对麻醉药物耐受程度不一样,可能导致呼吸频率改变、脊柱发生微小位移。这种波动机器人难以感受到,可能仍按原来设置的程序操作,由此带来误判。

随着机器人手术的普及,近年来由机器人手术引发的医疗纠纷不在少数。2024年5月《中国医院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2015~2022年,符合论文筛选标准的机器人手术纠纷案例有63件,其中泌尿科最多,达25件。对此,王军强说:“一些失败案例,绝大多数是由于医生对机器人性能掌握不熟练或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所致,机器上市、出厂都会经过严格质控,本身的故障和技术原因较少”。他认为手术机器人在一些复杂手术中优势远比劣势突出,合理应用才是关键。

不能“为了用而用”

当前,“外科微创化”的趋势下,手术机器人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各大医院纷纷引进手术机器人,不过有人担心:“长期依赖机器人,传统手术是否会失传?人工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在王军强看来,机器人完全独立操作手术的情景目前不太可能实现。尽管机器人技术在自主性、自动化和智能规划方面有显著进展,但始终需要由人操控和训练,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手术机器人重点是作为“第三只眼”和“第三只手”,辅助医生攻克人工难以完成的手术,本质上仍是外科医生使用的手术工具和技术平台。

王继勇也认为,每个患者的病情存在差异,治疗方案不能一概而论,离不开医生的评估和决策,就像现在汽车基本是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但最后的质控还得由人来完成。王军强提醒,手术机器人决不能“为了用而用”,要用对、用好,这样才能确保机器人手术效益最大化,同时规避医疗事故。要做到这一点,医院和医生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医工交叉。医院应鼓励医生提供临床需求和反馈,帮助工程师改进机器人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医学院课程中可增加工科相关内容,帮助医生提前了解和熟悉机器人手术。

提升操作技能。医院应为医生提供专业的手术机器人操作培训,特别是要熟悉突发事件,如机器人断电、短路、判断失误等的处理方法。

降低经济负担。医院可与制造商、医保部门合作,争取降低手术机器人的采购成本,同时扩大相关手术报销范围,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积极开展评估。医院应积极参与和开展手术机器人的临床研究,并对使用手术机器人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为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