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巍,本是上海某区审计局请长期病假的公务员,却因26年的拾荒生涯和对读书的热爱,在2019年意外走红。当时,他蓬头垢面却能出口成章,这种强烈的反差吸引了大量网红、路人围堵,混乱的场景甚至需要警方拉起隔离线来维持秩序 ,沈巍本人也惊慌大喊:“我已经三天没好好睡觉
曾以“流浪大师”之名轰动全网的沈巍,其位于青浦的基地近日正式关停,这场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文化与流量交织的热潮,似乎迎来了阶段性的落幕。
沈巍,本是上海某区审计局请长期病假的公务员,却因26年的拾荒生涯和对读书的热爱,在2019年意外走红。当时,他蓬头垢面却能出口成章,这种强烈的反差吸引了大量网红、路人围堵,混乱的场景甚至需要警方拉起隔离线来维持秩序 ,沈巍本人也惊慌大喊:“我已经三天没好好睡觉了,我太累了,你们放过我吧!”热度逐渐冷却后,沈巍选择离开那个让他陷入喧嚣的地方。
2025年,沈巍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在上海青浦区白鹤镇建立起新的“据点”,这里也成为了他和粉丝、主播们交流文化、写字作画的“露天书院”。不少粉丝和大小博主都来到这里“蹭热度和流量”,而沈巍来者不拒,只要求大家不要扰民,互相理解尊重谦让。在这段时间里,基地内有人吹箫、有人卖货、有人闲聊,宛如一个小集市。沈巍的字画在闲鱼等平台标价300至2万元不等,受到市场追捧 ,这也让众多小博主热衷于跟踪拍摄其写字画场景,期望从中获取流量。
然而,好景不长。2025年8月,有多条视频信息显示,沈巍的青浦基地被清场。从公共秩序角度来看,大量人员聚集在一个本不属于公共娱乐或旅游的场所打卡,必然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公共秩序造成影响,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从流量本质来说,这种基于他人隐私与生活被曝光而产生的流量是畸形的,它缺乏真正的价值内核,只是大众一时的猎奇心理作祟。当新鲜感过去,流量迅速消散,留下的只有被破坏的环境和一地鸡毛。
如今,青浦基地已经关停,沈巍和他的粉丝、主播们何去何从?沈巍一直强调想要传播文化,可流量的浪潮却一次次将他裹挟。对于那些曾在基地直播的小博主们来说,失去了这个流量热点,又该寻找怎样新的“流量密码”?而沈巍的文化传播之路,下一站又会在哪里?是继续寻找新的地方重建“书院”,还是选择回归平静,远离这喧嚣的流量场?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在追逐流量的同时,是否更应关注文化本身的价值?当热度退去,我们又能从这些事件中收获什么?
来源:无忧的画板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