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暑假,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北疆文化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研学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文化熏陶的方式,累计吸引237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2025年暑假,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北疆文化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研学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文化熏陶的方式,累计吸引237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馆校联动:高校学子感知民族文脉
7月17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6人走进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参与“游牧史诗——皮画里的草原行路记”社教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参观“多彩北疆 大美呼伦贝尔民族民俗文物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展”,在亲手制作微型撮罗子和蒙古包皮画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日研学:深耕文化浸润与技艺传承
7月18日至8月26日,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举办了9期一日研学活动。活动涵盖:“文化感知·走进民族民俗文物展”通过实物展陈与互动问答,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呼伦贝尔世居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能力提升·讲解技能培训”以互动教学方式,帮助学员掌握语言表达与仪态礼仪规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小讲解员;“非遗体验·手作中的文化传承”则通过手绘皮画、衍纸马鞍、撮罗子及桦皮制品模型制作等实践项目三大板块,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精巧与智慧。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动手与表达能力,更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使“民族团结”从抽象理念转化为真切体会。
石榴籽宣讲员:共筑团结梦想
“研学路上石榴红·少年共筑团结梦”——小小石榴籽宣讲员研学活动成功举办,82名中小学生参与了参观展陈、文化感知、宣讲技能培训和非遗体验(衍纸画马鞍创作),还特别设置“思想引领·共筑团结梦想”环节,由陈桂婷研究馆员主讲的“身边的民俗”,结合呼伦贝尔的民族民俗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
公益传情:非遗温暖童心
8月6日,“毡房绘暖阳 皮画传真情”——关爱儿童非遗传承公益活动温情举办。来自市福利院的45名儿童参与此项活动。孩子们在讲解中领略民族民俗文物之美,在体验“手工制作蒙古包模型”与“绘制索海靴皮画”活动中领略着民俗之美。这场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感知民族文化的窗口,更以创新教育形式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薪火相传 童心共筑未来”
主题研学成果汇报演出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不仅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守护者,更成为文化传承的活力舞台。为集中展示青少年暑期的研学成果,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于8月26日精彩上演。孩子们用朗诵、乐器、走秀和舞蹈等多种形式,演绎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整场汇演不仅是孩子们才艺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他们用朗诵传递历史的声音,用琴声描绘自然之美,用脚步丈量秀场,用舞蹈展现文化风韵,真正实现了“在体验中传承,在展示中自信”。活动现场还为考核通过的小小讲解员颁发聘书和培训结业证书,未来他们将正式成为呼伦贝尔民族文化的传播小使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这个夏天,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以文化为桥、以体验为基,通过一系列富有深意的社教活动,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传承的种子、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我们相信,文化的薪火将在新一代手中延续,民族团结之花必将在未来绚烂绽放。
期待更多青少年走进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触摸历史、感知文化、共筑未来!
来源:呼伦贝尔文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