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干了!攒够钱就去开个小店,给自己当老板!”这话,怕是很多职场打工人受气时的心理活动。可最近,这些洒满阳光的“小店梦”,却被短视频平台的餐饮创业博主直播戳得稀碎。他们不是晒开店暴富的爽文,而是直播连麦“拯救创业愣头青”。开小店创业到底难不难?今天,我们就来聊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不干了!攒够钱就去开个小店,给自己当老板!”这话,怕是很多职场打工人受气时的心理活动。可最近,这些洒满阳光的“小店梦”,却被短视频平台的餐饮创业博主直播戳得稀碎。他们不是晒开店暴富的爽文,而是直播连麦“拯救创业愣头青”。开小店创业到底难不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这些直播连麦里的故事颇具戏剧性:有人举债16万在村头开酒吧,有人办早餐店却因起不了床而倒闭,有人在胖东来门口开超市要拦截流量……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让屏幕前的网友一边唏嘘,一边感慨。
这些账号本是给迷茫店主支招的,针对性强、受众窄。可直播间里,却挤满了没开过店的年轻人,甚至有人天天追更。为啥?开家小店是不少人的“精神乌托邦”,有人给梦想探探路,先当“云店主”学习经验;有人则是看看“创业倒霉蛋”,突然觉得工作也没那么难熬,反而有种庆幸和治愈。
看似“说走就走的创业”,实则“说赔就赔的冒险”。细究失败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头脑发热,把创业当“刮彩票”。不少人揣着一夜暴富的想法,被网上“零基础开店、月入十万”的广告迷了眼,加盟费、装修费一股脑砸进去,却连“客流量”“人流量”都没分清。比如村头开酒吧那位,不做调研信玄学,总店仅凭“风水”进行选址,结果每天睁眼就是亏。
自我感动,把“我觉得”当“市场觉得”。问起开店理由,不少人张口就是“我自己爱吃”“我觉得这个好”,却对客群、选址、备货缺乏深入了解。于是就有了在口味清淡的广东老年社区硬开麻辣火锅,在蜜雪冰城隔壁卖无名果汁等迷惑创业行为,结局只能是被市场教育。
幻想躺赢,把创业当放假。一些老板的心理是,“开店就是为了不上班,凭啥还要早起受累”,投资后或当甩手掌柜、或看心情营业。那名起不来的早餐店主,宁愿把空铺当卧室、开着三轮车卖麻辣烫,也没有沉下心来经营,负债越积越多。创业中偷的懒,最后都是打在身上的巴掌。
死磕到底,把沉没成本看得过重。最让人痛心的店主,就是明知店铺已救不活,却因舍不得前期投入,不甘放弃而选择硬扛,直到现金流耗尽。在没有改进策略、转圜方法时坚持,赌有一线转机,实则更像一种执念,店铺成为沉重的负担,将他们拖入更深的困境。
当然,总结这些,并非给创业泼冷水。笑看视频的“局外人清醒”,多少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那些赔了钱还不认命的小店主,那份闯劲和执行力,本身就值得尊重。连麦也好,总结分析也好,其实是想给在路上、或准备上路的创业者们提个醒,开店不是写下“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结局,而是无数个问题的开始。
真正把店开好的创业者,没有一个不是靠“笨功夫”堆出来的。为做好准备,有人先去同行店里当半年店员,了解行业;有人蹲点考察商圈一个月,摸清门道。开店后更是踏踏实实,从外卖比例到店内装潢,再到马路停车情况,每一个细节都抠到极致。所谓“开好店”,不是靠幻想和跟风,而是把别人嫌麻烦的事,一件一件做到位。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地方也行动起来。有的主动作为、强化监管,整治招商加盟骗局,让创业的土壤更干净、更平坦;有的开展创业培训课程、发布风险提示,提高创业者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更多地方持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大对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真金白银帮助创业者解决困难。
行走街头巷尾,那些亮着灯的小店,就是最微观的经济细胞,最暖的人间烟火。行业在洗牌,梦想也在沉淀。大浪淘沙下,做好准备,站稳脚跟,把每一步都走扎实,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
这正是:
开店不是过家家,血汗钱要谨慎花。
朝迎日出夜数星,踏实方得梦生芽。
大家晚安!
(文|常晋)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参度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