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贵州茶花型螺纹银锭,茶花锭为贵州独有,花瓣片片相连,造型别致,公博MS61+,规格为42.9x9.3毫米,重52.5克,带自然包浆,曾拍出10200港币。
大家好,我是叶子玩收藏,分享收藏乐趣,传播钱币文化,祝大家在阅读中都能有所收获。
清代贵州茶花型螺纹银锭,茶花锭为贵州独有,花瓣片片相连,造型别致,公博MS61+,规格为42.9x9.3毫米,重52.5克,带自然包浆,曾拍出10200港币。
清代江西“宜春县”五十両方宝银锭,宜春县方宝相较于万年、万载、万安三县更为稀有少见,而锭面戳记仅有地名,没有常见的“年号、月份、伍拾両、银匠”格式更是罕见。
此枚大宝中乾AU53分,规格为82.3x89.1x64.1毫米,重1837.5克,带原味包浆,自然悦目,曾在香港拍出114000港币。
清代东三省(吉林)“光绪三十一年 匠高明 辛未”五十両大翅宝银锭,大热品种,“辛未”干支小戳应为后期加戳,显示此大翅宝于民国年间依然有流通,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此枚中乾AU58分,规格135.3x77x100.5毫米,重1900.7克,左方原戳记难以辨认,但双翅完整,气孔莹亮,曾拍出114000港币。
清代江西“万载县 光绪伍年柒月 伍拾両 匠刘春”五十両方宝银锭,属大热品种,历来被藏家奉若名珍。
此枚中乾XF45分,规格80x84.4x56.5毫米,重1770.4克,锭面戳15个字,另有3个流通戳记,侧面打印一“平”字,虽侧面有修补,但其器形规整,大气厚重,成交价到156000港币。
清代湖南“湘省 光绪廿八年 冬月 森泰号”五十両龟宝银锭,中乾AU58分,规格112.3x75x65.5毫米,重1889.7克,戳记均加单线边框,舒朗大气,宝面光泽莹润,曾以38.4万港币成交。
清代湖南“安化县 熊新盛”三排十両砝码银锭,官估“德庆祥”,中乾XF45分,规格40.5x55.1x31.1毫米,,重389.3克,略带冰蓝包浆,少见品种,曾拍出36000港币。
清代直隶“(光绪)年月 蔚州 恆盛裕”五十両银锭,官铸税锭,宝面打“壬”字炉号戳以识别来源出处。
此枚中乾MS61分,规格为104.5x70.8x70.2毫米,重1884.4克,整器有型有颜,银光姣好,百年墨批尚存,品相一流,成交价到10.2万港币。
元代“王宅 花银”五両银铤,弧首束腰,有彰显信誉的葫芦形押印,中乾XF45分,规格78.6x57.7x22.1毫米,重372.0克,底部有验银痕迹,曾拍出22800港币。
清代云南“道光五年”三槽五両银锭,其型制为光绪中叶建立公估制度后逐步演变为牌坊锭的基础,戳有帝号及年份之银锭长期受市场追捧英伦家族银铤珍藏系列。
此枚规格58.4x41.8x10.7毫米,重153.5克,中乾AU58分,1月曾在香港拍出24000港币。
清代四川“富顺楼 光绪二十四年 光绪二十四年”三戳十両银锭,一横二直打戳,规格为58.4x50.7x28毫米, 重365.0克,中乾XF45分,成交价21600港币。
清代陝西“扶风 地丁”银锭,官铸税锭,中乾XF45分,规格为41.7x33.6x23.1毫米,重119.4克,1月成交价6600港币。
清代1866 江西万年县 五十两匠朱兴方锭,同治伍年肆月,GBCA AU55分,评级编号:1610017924,重1879.1g曾在1月中拍卖会上以299000元成交。
清代1896 湖北塩饷 官钱局 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 五十两银锭,GBCA AU55分,评级编号:1610017944,重1861.5g,曾以28.75万元成交。
来源:叶子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