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和亲都用“假公主”,只有清朝用真公主,为何不偷偷换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9:04 2

摘要:一说起古代和亲,很多人脑子里就默认一个规矩,皇帝老儿肯定舍不得亲闺女嫁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所以都是从亲戚里头或者干脆找个宫女,给个“公主”的名号就送走了,王昭君就是这么回事,文成公主也不是皇帝的亲闺女。

一说起古代和亲,很多人脑子里就默认一个规矩,皇帝老儿肯定舍不得亲闺女嫁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所以都是从亲戚里头或者干脆找个宫女,给个“公主”的名号就送走了,王昭君就是这么回事,文成公主也不是皇帝的亲闺女。

可偏偏就有个朝代不这么干,这就是清朝,人家从入关前到完蛋,送出去和亲的都是正儿八经的亲生女儿,是货真价实的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压根就没玩过什么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这可不是清朝皇帝心狠,里头藏着一套比那种糊弄人的和亲高级得多的政治算盘。

想弄明白清朝为啥不用“假公主”,你得先看看别的朝代为啥要用“假公主”,就拿汉朝来说,刘邦刚打下天下那会儿,穷得叮当响,想凑齐四匹颜色一样的马都费劲,结果匈奴的冒顿单于带着大军就打过来了,刘邦自己带兵上,还被人家在白登山围了七天七夜,差点回不来。

这时候有人出主意说和亲吧,可刘邦就鲁元公主一个宝贝闺女,早就嫁人了,哪舍得送去匈奴受苦,最后没办法,只能从宗室里挑了个姑娘,封为“公主”,再带上一大堆嫁妆,这才算暂时把匈奴给稳住了。

到了唐朝,国家虽然强盛了,可和亲这事儿还是那个味儿,象征意义更大,文成公主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金城公主是章怀太子李贤的孙女,都不是皇帝的亲骨肉,唐朝皇帝觉得亲闺女是“金枝玉叶”,嫁给外族人太丢面子,不符合“天朝上国”的身份,再说唐朝主要靠拳头硬让周边服气,和亲就是个辅助手段,只要对方认我当老大,送个宗室女过去意思意思,大局上没影响。

清朝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和亲从一开始就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贯穿整个王朝的“国策级联姻”,核心目标就是跟蒙古人结成铁杆政治同盟,这就决定了你拿个假的去根本不好使。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努尔哈赤刚创业那会儿,被明朝、蒙古、朝鲜三面夹着打,他最弱,他很快就看明白了,蒙古部落,特别是漠南蒙古,既能要你的命,也能当你的好哥们,漠南蒙古的骑兵多厉害啊,要是能跟他们结盟,不光侧翼没威胁了,还多了帮能打的兄弟。 结盟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努尔哈赤自己就娶蒙古科尔沁部的姑娘,还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到了皇太极的时候,“满蒙联姻”这事儿就成了板上钉钉的制度,他的后宫里,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都是科尔沁来的,而他的闺女们,也差不多全嫁给了蒙古各部的头头。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蒙古部落跟后金(清朝)的关系,不是“天朝上国”和“藩属”的关系,而是“盟友”关系。 漠南蒙古的科尔沁、巴林这些部落,在清朝入关前就跟后金并肩子打仗,是一口锅里吃饭的兄弟,这种情况下,你要是拿个假公主去糊弄,一旦被发现,不光是蒙古部落不信你了,整个联盟都可能立马翻脸。

再说,蒙古那些首领对你老皇家里的事门儿清,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她亲哥吴克善就是科尔沁部的首领,皇太极要是随便找个不相干的姑娘说是自己女儿嫁过去,吴克善能信吗,这不是把人当傻子嘛。

更重要的是,清朝用真公主和亲,是为了拿血缘把满蒙两族从“政治盟友”变成“一家人”,顺治皇帝的亲女儿固伦淑慧长公主,嫁给了蒙古巴林部的郡王色布腾,这位公主嫁过去以后,可不是只待在王府里享福,她主动融入蒙古部落,带去了中原的农耕技术,教人家种粮食,还帮忙调解部落之间的矛盾,后来康熙年间噶尔丹叛乱,还是她说服巴林部出兵支持清朝。

固伦淑慧长公主在蒙古部落威望很高,她生的儿子后来就成了巴林部的首领,继续坚定地站清朝这边,这种“公主嫁过去,生下的孩子当首领,继续维护联盟”的模式,是假公主永远也做不到的,因为假公主没有清朝皇室的真血脉,她的子女在蒙古部落里就没有“半个清朝皇室”的身份,自然也成不了连接满蒙的那个纽带。

还有康熙皇帝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她嫁给了蒙古巴林部的乌尔衮,乌尔衮自己身上就有清朝皇室血统,他的祖父是皇太极的女婿,母亲是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女儿,也就是说,乌尔衮是康熙的外孙女婿。 固伦荣宪公主嫁过去后,康熙老爷子亲自跑了四趟蒙古去看她,每次都带去大批的物资和工匠,帮着巴林部发展经济,这种皇室亲戚间的频繁往来,让满蒙联盟从一张纸上的政治协议,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亲情。

你想想,要是康熙送过去的是个假公主,他会这么上心,亲自跑四趟去看吗,蒙古部落会真心接纳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吗,答案很明显。

清朝不用“假公主”,还因为它的统治基础跟其他朝代完全不同,汉朝、唐朝是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核心是中原地区,周边部族只是“边患”或者“藩属”,可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满族人少,要统治上亿的汉人,就必须依靠其他少数民族的支持,其中蒙古部落就是最重要的“帮手”。

清朝搞“满蒙一家”的政策,不光在政治上给蒙古贵族高官厚禄,军事上让蒙古骑兵成为清朝的王牌部队,更在血缘上通过联姻把双方死死捆在一起。 送真公主过去,就是向蒙古部落传递一个信号,“我们不是在利用你们,而是把你们当成真正的家人,愿意让皇室的血脉与你们融合”,这种诚意,是假公主永远无法传递的。

当然,清朝的公主们确实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大多在十几岁就远嫁大漠,远离家乡和亲人,很多人因为水土不服、思念亲人而早早去世,但从清朝统治的角度看,这种牺牲是值得的,通过真公主和亲,清朝与蒙古部落保持了将近三百年的稳定联盟,蒙古部落不仅没成为边患,反而成了清朝统治的坚实支柱,康熙平定噶尔丹,乾隆平定准噶尔,蒙古骑兵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稳固的联盟,离不开那些真公主们用自己的一生打下的基础。

来源:如果你也听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