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茂到芜湖后工作困难,大军区政委动怒:你们这样对待老红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8:50 2

摘要:王恩茂与廖汉生,都是1955年授予的开国中将,并且两人的渊源很深。红军时期,他俩都出自红二方面军,是贺老总的麾下干将,抗日战争时又都在贺龙任师长的八路军120师工作。尤其解放战争中,贺炳炎是一野第1军政委、王恩茂则担任一野第2军政委、经常配合打仗,彼此非常熟悉

王恩茂与廖汉生,都是1955年授予的开国中将,并且两人的渊源很深。红军时期,他俩都出自红二方面军,是贺老总的麾下干将,抗日战争时又都在贺龙任师长的八路军120师工作。尤其解放战争中,贺炳炎是一野第1军政委、王恩茂则担任一野第2军政委、经常配合打仗,彼此非常熟悉,二人有着长达几十年的战友情。

而在建国之后,这两位中将的任职履历,要超出大部分开国中将。王恩茂是新疆军区第一任司令员,从1955年干到了1968年,连续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十三年之久。同时期的其他大军区司令,多数为开国上将;廖汉生更厉害,1954年就成了国防部副部长,1957年还接过刘帅的岗位,出任军事学院院长。不夸张地说,他俩都是红二方面军、一野官兵的骄傲。

但随着客观形势发生变化,许多重要岗位上的将领受到冲击,廖汉生和王恩茂也在其中。廖汉生直到1973年才恢复工作,担任军事科学院政委,不到两年后被组织派往南京军区、出任大军区政治委员,恢复了几年前的职级地位。

王恩茂的经历则要更加曲折。他被撤职离开新疆军区后,经历了打击、下放劳动,72年派到了安徽芜湖,虽然有了职务,却仅仅担任地委第一副书记。他的名誉也没恢复,新单位的同事仍然排挤他。王恩茂本想打起精神重新做一些工作,却处处受制、甚至连重要的党政材料都看不了,他感到很无奈。

75年廖汉生调任南京军区政委,经常下部队、到地方考察工作熟悉情况。安徽省就在南京军区所辖范围内,廖汉生的职级比省委书记都高。当得知王恩茂在芜湖地委工作后,廖汉生很快就安排了行程,去芜湖视察驻军、并看望这位多年没见的老战友。

来到芜湖地委后,两位老友一见面,都十分高兴。然而一番叙旧,廖汉生发现王恩茂的真实状态并不好。到了芜湖,虽不用像前几年一样挨批了,但工作上很不顺畅,上级和同事都有意回避自己、设置障碍。其实王恩茂还是心系军队,希望有一天能查清所谓的问题,再回到军队工作。毕竟都1975年了,不少战友早已恢复了职务,自己的事是不是也该有个结论?

廖汉生对于老友的处境,感到很不满意。但守着王恩茂的面,他以鼓励安慰为主,说自己回军区后看一看,有没有能帮上王恩茂的地方。告别了王恩茂,廖汉生却没立即回南京,他约见了芜湖当地领导,进行一番敲打:王恩茂同志是老红军、对新中国有功劳的人,现在来芜湖工作,你们就这样对待他?

当地干部知道廖汉生的地位、也怕他发火,连连表示要进行改进。廖汉生放缓了语气,说至少要放开胸怀,给人干工作的空间和机会。此后廖汉生又去过两次芜湖,果然王恩茂的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心情和精神面貌也好了许多。廖汉生不忘嘱咐安徽的军队系统,平常要帮着多关注下王恩茂的情况,有事及时跟自己汇报。

就这样,廖汉生还是不放心。他特别给王恩茂提了个建议:前几年受影响的军队干部很多,现在组织上未必能全部兼顾,你何不主动给军委写封信,申请回军队干些工作呢?王恩茂受到启发,便按照廖汉生所言,直接给军委写了信。结果这封信真的到了毛主席手里。伟人对王恩茂的过往印象,还是很深的,得知他仅仅在芜湖当地委副书记,主席批评相关部门安排失当,太不重视人才了。

在伟人授意下,1975年10月王恩茂得到重新安置,被派到南京军区当副政委。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廖汉生也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南京军区政委,正是廖汉生本人。此后这对老友先后在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共事,直到1981年王恩茂又被派往故地新疆,出任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委。他一直非常感激廖汉生的无私关怀与帮助,在晚年出版的《王恩茂日记》中,还专门提及那些往事。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史源历史专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