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6日讯传统工业项目审批要求企业必须持有土地证,才能办理规划、施工等后续手续,对企业形成高资金门槛。山东多地开展“创新工业厂房项目审批模式”试点,允许企业凭《土地租赁合同》及土地使用权证明,以承租人名义直接办理工程审批,破解用地难题助力企业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6日讯传统工业项目审批要求企业必须持有土地证,才能办理规划、施工等后续手续,对企业形成高资金门槛。山东多地开展“创新工业厂房项目审批模式”试点,允许企业凭《土地租赁合同》及土地使用权证明,以承租人名义直接办理工程审批,破解用地难题助力企业轻松上阵。
日前,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1×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成功取得了项目施工许可证,这意味着企业一直想上马而受限于土地制约和资金压力的项目马上可以进入施工状态。项目投产后,年供热量500余万GJ,年发电量3.8亿kWh,供电量3.1亿kWh。除设备自用电外,所有电力全部外供,为公司现有生产线及临清城区东南部区域企业生产供热,为周边居民供暖,供暖面积近80万平方米。
“我们这个项目,厂房建设成本大约在7000万元,我们可以分期支付。但92亩工业用地,之前则需要一次性缴纳1932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加到一起让我们前期资金周转压力非常大,这个项目一直没有落地。前一段时间,审批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可以采取租赁工业用地的模式,交上第一年的70多万元租金,项目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厂房建设,前期一下就减轻了我们1800多万元资金的压力。”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霍壮同告诉记者。
企业“压力”的减轻,得益于山东省在临清市试点推行的“创新工业厂房项目审批模式”,企业凭借土地租赁合同和出租人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作为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即可办理相关手续。这解决了土地使用权与投资人不一致导致的新项目用地短缺和土地闲置并存的难题。通过土地租赁合同代替土地过户,申请材料压减20%,手续办理时间压缩80%,用地成本减少70%。
“我们对需求企业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掌握了解土地、规划、不动产等相关政策法规,指导企业签订租赁合同。建立预先研判需求、预先匹配资源、预先介入审批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店小二’服务,让企业以最快速度完成审批。”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科科长齐静介绍。
改革措施的出台,极大激发了市场投资活力。截至目前,临清市已有2个租赁土地工业项目通过该措施办理审批手续,总投资5.7亿元,盘活用地74498.6平方米。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化改革,结合‘开工一件事’,将租赁土地项目在办理工程规划、施工许可、人防结建等高频事项整合为集成模块,企业按需‘点单式’组合申报。推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运作模式,实现‘多表合一、一次填报’,减少企业跑腿次数,营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作霞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左新新 编辑 周晓 临清融媒 张福庆 聊城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