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烟台市人社局着眼青年学生实际需求,联动市区、校地及企业开展“学子看家乡”体验日活动。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烟台籍大学生走进家乡企业、园区与城市地标,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家乡发展脉动,为返烟留烟就业创业播下“种子”。
日前,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烟台市人社局着眼青年学生实际需求,联动市区、校地及企业开展“学子看家乡”体验日活动。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烟台籍大学生走进家乡企业、园区与城市地标,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家乡发展脉动,为返烟留烟就业创业播下“种子”。
活动中,各区市结合产业特色定制“体验路线”,让学子们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芝罘区组织学子走进烟台规划馆,通过动态沙盘、历史影像等载体,系统了解城市从“山海之城”到“现代化湾区都市”的演变轨迹,直观感受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规划的蓬勃活力;蓬莱区聚焦“海工装备+文旅融合”,学子们既深入海工装备企业车间,见证产业链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又探访景区民宿,体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碰撞;龙口市带领学子走进百特电机、南山航空材料产业园等重点企业,通过科研人员现场讲解、实验室参观,近距离接触航空材料研发、电机智能化生产等前沿领域,立体感知家乡产业的科技实力。
在福山区,一场“行走的产业创新课”让学子们印象深刻。从烟台红色工业历史展板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从传统制造车间到智能化研发中心,学子们见证了福山汽车产业从“零部件配套”到“链式发展”的跨越,不少学机械、材料专业的学生当场与企业达成实习意向。牟平区的生物医药企业里,自动化药物合成系统、个人健康扫描舱等“黑科技”吸引学子们驻足,企业负责人详解“生物+数据+工程”复合型人才需求,点燃了相关专业学子的返乡热情。
长岛综合试验区的“零碳之旅”与海阳市的“核电探秘”展现了家乡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另一面。在长岛,近零碳社区的光伏公交站、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无废民宿等场景,让学子们看到海岛“向绿而行”的转型成果;海阳核电基地内,“多重安全保险”系统的实地讲解,让抽象的核能知识变得具象,消除了学子们对行业的认知误区。
在黄渤海新区,学子们先走进新区产业文化中心,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新区40余年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与民生成果,其从荒滩地到经济桥头堡的蜕变,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子振奋。在读硕士盖永顺说:“奋斗需要土壤,新区人的拼搏创新让这里成为逐梦的好地方。”
随后,学子们走进荣昌生物与艾迪精密,在荣昌生物了解原研药成果,感受生物医药前景;在艾迪精密车间见证科技创新,为“中国智造”点赞。
大四学生王艺霏表示:“新区产业链完整、政策贴心,‘青鸟计划’让我感受到对年轻人的支持。”此活动亦是新区大学生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届,今年有山东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45名学子,分赴全区9个部门33个岗位实践锻炼。
活动现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还为学子们送上“政策大礼包”,详细解读烟台市及各区市的青年人才补贴、创业扶持、实习实训等政策,针对学子的学历层次、专业方向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建议。不少学子表示,将主动担任家乡“引才代言人”,带动更多同学了解烟台、选择烟台。
下一步,烟台市人社局将把“学子看家乡”活动常态化,持续拓展“企业开放日”“职场体验营”等形式,建立“高校-企业-政府”联动机制,让更多青年人才在家乡的发展沃土中实现价值,为烟台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张孙小娱 沈峻如 柳斌
本文来自【烟台市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