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俪在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饰演胡曼黎的杀伐果断,突破着事业和感情上的难关,被众多网友赞叹“极富个人魅力”。
诗不一定在远方,它可以在你自己心里。
——刘小样,《读者》2025年第9期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女人活到中年,反而越活越惊艳?
孙俪在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饰演胡曼黎的杀伐果断,突破着事业和感情上的难关,被众多网友赞叹“极富个人魅力”。
而现实生活中,她也荣誉等身,在事业和家庭上都颇有心得,闲时练书法、做瑜伽,注重养生,把日子经营得有声有色。
已至中年的她,反将岁月淬炼出的阅历,凝成眼底的光彩。
中年女人的世界,拼的不是谁的皮囊更加艳丽,而是谁的精神长相更加动人。
真正的美在风骨,不在皮囊。
这种美的内核,藏于灵魂,显于言行,凝结为四个字:
容、韧、慧、淡。
容:眉目舒展的女人,活得最从容
“容”字拆开,是宝盖头里别有洞天。
它意味着包容,更代表着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想起歌唱家龚琳娜,在她的身上诠释了“容”的真谛。
这些年,围绕她的讨论从未停歇。
在她的歌曲《忐忑》发行时,就屡屡收到好事者的冷嘲热讽,“哗众取宠”的负面言论甚嚣尘上。
在大量的批评声中,龚琳娜仍持续性地创作高质量的新曲目。
后来,歌曲《帝江混沌》以其快节奏风格引起热议,龚琳娜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但她始终保持着那份难得的从容。
面对“只有炫技”的质疑,龚琳娜没有急着反驳,也没有沉默不语,
而是在各个节目中主动去解释歌曲内涵,以幽默是风格科普其中的声乐技术;
去换着花样装扮舞台,让歌曲的表达更容易被观众理解。
龚琳娜的作品在她幽默的表达下,逐渐获得了普罗大众的认同。现在她常常在春晚出现,成为被大众熟知的歌手。
在龚琳娜的眼中,这些舆论,和电梯没赶上趟一样,不值得让她情绪翻涌动荡。
她允许舆论的存在,并日复一日地投入创作中去。
原来,"容"字的真谛,不在于对外界的妥协,而在于内心的宽广。
而在生活中,这种包容,常常需要我们停下脚步“三省吾身”,在反思中走向更为宽阔的境地。
生活总爱给我们出些小难题,让我们眉头紧锁。
辅导作业时孩子总是听不进去,客户多次提出不清楚的要求,高峰时段突然被加塞……每一件都像一根细小的刺,轻易就能挑动我们紧绷的神经。
其实,这些让我们眉头紧锁的瞬间,都是一个个小小的提示牌,它们在提醒我们,该做“容”的进阶训练了。
当辅导作业时,不妨多俯身倾听孩子,允许孩子思考慢、反应缓;
面对客户的刁难,不妨更加真诚的沟通,达成彼此满意的方案;
高峰时段被加塞,不妨做个深呼吸,试试换位思考:如果对方是因为家中有急事需要立刻处理呢?
那些选择宽以待人的女子,气质往往是温和内敛的,散发着一种柔和的美。
她们都知道,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
多一份谅解,则可跨越生活的琐碎;
多一份包容,自显温润如玉的气质。
而这世间最美的妆“容”,就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体现。
韧:生活越狠,女人越要柔中带刚
有人笑称,中年女人活成了六边形战士。
每天一睁眼,就要去菜市场,争买着性价比更高的蔬菜。煮完饭,又要去扫地拖地,接送孩子,再去上班。
即使被繁多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看不见所谓的诗和远方,也仅仅会背过身,擦干眼泪,笑着面对他人与生活。
但真正的脱困之道,或许不在于更用力地咬牙坚持,而是以柔韧的姿态克刚。
提起“刚”,我总会想起我的朋友玲子。
每天一下班,她就要立刻回家做饭,甚至在做饭的间隙还要扫扫地再返回厨房。
即使是这样,她的孩子也不以为意,常常对她口不择言,有几次气得她想要离开这个家。
不过,在多次情绪爆发过后,她逐渐感受到了一件事,即暴力沟通不可取。
她掌握了一个规律:自己一说出要求,孩子就会立刻情绪激烈地反抗。
比如,喊孩子出来吃饭,因为再不吃还得反复热,结果每次都被孩子拒绝,并且会不断拖延下去,直到饭凉透了。除此之外,孩子还会熬夜、打游戏,折腾得她头大。
所以她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说出孩子的诉求呢?
之后每次被孩子拒绝,她都会来到房间门口,轻轻地问:“妈妈知道你现在需要学习,不太方便被打断,可以先跟妈妈讲讲大概还需要多久吗?”
而当孩子有熬夜的意图时,她会说,熬夜伤身体又会影响学习,我们要玩尽量白天玩,好不好?
面对一些小问题,她会温和地去解决;而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比如熬夜,她会严肃地说明后果,并加以管控。
久而久之,孩子也逐渐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忍不住连连惊叹:“妈妈你最近好好!”
之所以玲子可以轻松化解中年女人所面临的重重难题,就是因为她认为,与其被各种问题蹉跎,不如以柔软的方式面对它,并在温和的沟通中解决。
人生过半,我们既要承担妻子的责任,又要担当起母亲的职责。
但有韧劲的女人,总能呈现一种柔美而又坚韧的姿态,破解社会中的重重困难,写就自己的生命之诗。
读书,是女人顶级的保养品
听过一句深有感触的话:
“决定情绪的往往不是某个事情,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不得不进厂挣工钱,我们总会感到泄气。不过,如果有阅读加持,我们可能会从“浑浑噩噩混工资”走向了“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的境界。
这并不是什么大话。
因为阅读,不仅仅是看故事、消磨时间,更是对他人经历的一次浏览,对他人思想的一次理解。
阅读是个需要专门挤出一大段时间的行为。而这段时间内,远离喧嚣,感受平静,独自沉浸在作者漫长的岁月中去。
阅读,无疑是给情绪最好的滋养。
当你感到困顿迷茫焦虑时,可以去阅读,以获得心情的平静,以及解决的方向。
一个人到了中年,她的认知会显示在脸上。
人们常说作家李娟身上有种超越年龄的沉静,有网友称其“清秀文雅的外表,与其四十六岁的年龄实在不符”。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她曾经是一名流水线工人。
进厂那会儿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循环键:
左手扶着板子,右手施加压力扭紧螺丝,然后再次进行这一个动作,不断反复。
她的很多工友在这种重复中变得麻木,李娟却学会了在缝隙里寻找光亮。
午休时,她常常阅读散文;
晚上,她时常坐在宿舍窗前,写下今日所想。
她这样评价这个工作:“你脑子里面可以想别的东西,真的是很自由的状态。”
她可以尽情地去创造新的故事线,并用当下的阅历去丰富完善。知识的富足让她不在被困顿在小小的工作岗位上,她的思想总是自由随性的。
如今的李娟已成为出名的女作家。
面对各种采访,她的处事不惊,她的从容以对,都是阅读给她的底气。
智慧不像妆容,能被轻易卸掉。
真正智慧的女人都明白,在漫长的岁月里,生活往往更需要读书来丰盈。
它是能从骨子就能感受到的灵明之美,所以足以经久不衰。
淡:40岁后,“不要”比“要”更重要
人到中年,我们总习惯给生活做加法:
孩子的功课要辅导,公司的项目要跟进;朋友的聚会要参加,自己的兴趣要坚持……仿佛少做一件事,人生就会留下遗憾。
然而,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要给生活做减法。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这些事情是我现阶段想要做到的吗?是我需要的吗?一定需要我做,才能维持下去吗?如果不是,便可以暂时搁置或者舍弃。
带着果断取舍的淡然,开启极简模式的生活,是中年女人最高级的活法。
我的老同学小布,是公司的“拼命三娘”。
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工作:推掉同学聚会,把孩子送去托管,连喝口水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可即便这样熬夜苦干,她依然觉得生活像漏气的皮球,越打越累。
她说,她担心自己因为一时的松懈,就会失去晋升的机会。
可即使再努力,她仍然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正越过越糟糕。
孩子逐渐叛逆,常常锁门拒绝沟通;老公对自己越来越冷淡,虽然睡在一间房里,但像在分居;公婆心生怨怼,逢人就说自己不常顾家……
直到那个生病的午后,她才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些忙碌,真的值得吗?
现在的她,放下了“每时每刻都要工作”的执念,调整了生活的节奏。
同学聚会,她每次都可以精心打扮后赴约;每逢假期,都可以陪孩子出去逛街;睡觉之前,也要跟老公好好唠唠嗑儿……
神奇的是,当她不再苛刻自己,她发现工作业绩反而更好了,家里也多了很多欢声笑语。
中年人的通透,是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
工作上要速度也要质量,教育中要约束也要自由,在“要”的叠加下,中年女人背负的任务反而会越来越沉重。所以不妨这样想:
追求质量和细节时,不要计划一口气完成所有工作;当时间已经安排妥当时,不要什么事都冲上去干……
学会“不要”,是一生的修行。
在“不要”的减负下,我们终能容光焕发,笑迎人生。
写在最后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最高级的脸,是让灵魂站在C位。”
当你修得眉目舒展的从容,柔中带刚的韧性,一叶知秋的智慧,去留无意的淡然……
你会发现:
最好的化妆品,是读书时灵动的目光;
最贵的美容仪,是生活中包容的态度;
最高级的医美,是那饱含智慧的平稳;
而最惊艳的美,往往与年龄无关。
美,从来都不是表面的、限时的物品,而是一种能够超越外表的精神光芒。你所坚持的一切,终会凝聚于你的内在。
愿每一位中年女性,都能在岁月的宣纸上,写就自己最动人的篇章。
作者:林月。
来源:读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