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宠儿冲击IPO黑马!200亿独角兽斑马网络,拿下中国车载OS第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7:29 4

摘要:斑马网络,一家专注汽车操作系统的公司,估值超过200亿元,即将在港股IPO。

阿里最近“养肥”的一匹斑马,要单飞了。

斑马网络,一家专注汽车操作系统的公司,估值超过200亿元,即将在港股IPO。

但问题是这家公司年收入只有8亿,利润还没完全跑出来,凭什么能值200亿?

答案就藏在一个风口:汽车智能化。

过去,买车比发动机、比油耗,现在,买车比的是智能化体验。

斑马不是普通创业公司,而是企二代。

2015年,阿里和上汽联合成立10亿基金,直接孵化斑马。

别人创业,往往要先东奔西走找投资人,再去一家家车企厚着脸皮推销产品。

斑马网络则完全不用操心这些,它一出生,钱和客户都准备好了:

阿里负责技术和生态,把互联网的底层能力和应用生态打包送来;

上汽则直接把车交给它做实验,还顺带当了长期大客户。

换句话说,斑马一开始就出生在罗马。

资本对它也格外大方。

过去7年里,斑马完成了5轮融资,起步就拿下16亿元,最高一轮直接融到30亿。

要知道,很多创业公司能拿到几千万就算烧高香了,而斑马动辄就是几十亿的量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它的估值一路狂飙,2024年就突破210亿元。

可以说,它从第一天起,就注定不会是一个小而美的项目,而是奔着行业老大去的。

当然,豪门出身也有烦恼。

IPO前夕,前CFO直接在朋友圈吐槽,说公司估值虚高,收入撑不起,资本市场看的是未来,但身边人都泼冷水,说明斑马正站在风口浪尖。

02

很多人会问:斑马到底是干嘛的?

就像手机需要安卓和iOS,汽车也需要自己的操作系统。

斑马的“斑马智行”系统,能控制导航、语音助手、娱乐系统,还能远程升级,就像车内的中枢神经。

翻开财报,数据摆在那儿。

2024年,斑马的汽车操作系统贡献了超过八成收入,核心生意非常清晰。

客户结构更有意思,它的“大金主”就是上汽,长期订单占到四五成,对斑马来说,这既是稳稳的饭碗,也是最大的依赖。

再看收入规模,过去三年基本都维持在8亿上下,说不上爆发式增长,但也没掉链子。

亮点在哪?在于“经常性收入”逐渐爬升。

什么意思?就是以前卖一次系统就完了,现在开始靠订阅和服务赚钱。

比如车主每年为地图升级、语音服务、车载App付费,这些钱小而稳定,逐渐成了斑马的“现金牛”。

对资本来说,这比一锤子买卖更有吸引力。

03

资本为什么敢给它200亿?

关键在于,市场够大。

2024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1290亿元;到2030年,这个数字预计能飙到3274亿元。
换句话说,今天你看到的是一个百亿市场,几年后可能就是一个万亿蛋糕。

要理解斑马为什么值钱,还得看看整个车机的发展逻辑,最早的时候,车机就是个收音机,能听广播就算高级配置。
后来加了屏幕、能联网,升级成功能机,就像当年的诺基亚手机。

再往后,车机变“聪明”了,可以语音对话,甚至根据驾驶习惯推荐音乐和路线,这已经是智能机阶段。

而接下来的大趋势,就是AI时代。

车子不光是听人指挥,而是能自己判断你的需求。

比如你一边开车一边打哈欠,它能自动开冷风、播一首提神的歌,又或者快到家时,它能提前帮你下单外卖,甚至规划好充电桩。

这些功能听起来科幻,但很快就会成为标配。

到2030年,AI座舱的渗透率预计能从现在的15%-20%,提高到40%。

所以,资本愿意给斑马200亿,是在买它未来的位置。

它就像十年前的安卓,当时看似收入不高,但谁都知道未来是它的天下。

04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斑马的几大“护城河”。

先看技术,斑马是国内少数能完全自研车载操作系统的公司,这意味着底层代码、核心技术都在自己手里,不会受制于国外厂商。对车企来说,这是能不能放心的关键。

再看产品,它不仅做系统,还把AI和车载服务打通。比如和饿了么合作,车主在路上就能点外卖,到家直接取餐。

市场表现也不差,目前斑马已经进入60家车厂,累计装车超过800万辆,三年时间增长了将近3倍,还走出国门,业务覆盖到14个海外市场。

最后是生态,它接入了180多个应用,从优酷、喜马拉雅到外卖、娱乐,应有尽有。

开车的时候,车机就能满足大部分生活娱乐需求,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这些护城河加在一起,让斑马不再只是一个软件公司,而是一整套“车内数字生活生态”的提供者。

05

当然,风口再大,也有风险。

第一,盈利能力还不够硬。
斑马一年收入8亿,听起来不少,但在资本市场,这不算大盘子。估值能不能撑住,关键要看它未来几年能不能真正赚到钱。

第二,客户太集中。
斑马最大的客户就是上汽,订单占到一半左右。问题是,一旦上汽哪天转身投向华为或者别的玩家,斑马的营收就会被直接掏空。靠一个“大金主”养活,安全感不足。

第三,竞争异常激烈。
华为有鸿蒙车机,科大讯飞在语音领域深耕多年,德赛西威则在硬件和集成上有优势。斑马必须不断拉开差距,否则很容易被替代。

第四,IPO本身有争议。
前CFO公开质疑估值虚高,实际上说出了很多投资人的担心:这是不是阿里在高位套现?市场到底买不买单,还得打个问号。

斑马网络,是阿里养大的独角兽,也是中国车载智能化的一次试验。

它背后有资金、有客户、有生态,踩中了AI+汽车的风口。

但资本市场买是未来能不能撑起一个千亿市场。

阿里押的这注,到底是“摇钱树”还是“镜花水月”?

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历史白名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