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享单车的车筐,本是为骑行便利而设计,却在不经意间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垃圾桶”。据报道,近日记者在北京十里河桥附近探访,据不完全统计,探访时段内,大约五分之一的单车车筐内存在垃圾。据了解,车筐内有垃圾的现象多集中于商圈、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区。多家受访的共享单车企业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记者 栾兰 摄
共享单车的车筐,本是为骑行便利而设计,却在不经意间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垃圾桶”。据报道,近日记者在北京十里河桥附近探访,据不完全统计,探访时段内,大约五分之一的单车车筐内存在垃圾。据了解,车筐内有垃圾的现象多集中于商圈、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区。多家受访的共享单车企业表示,车辆运维人员在进行车辆调度、摆放等日常工作时,会随手将车筐垃圾清理,这一不文明行为的责任主体是丢垃圾的个人,呼吁用户文明用车。
其实不止北京,我们周围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不时能看见共享单车的车筐里废弃的矿泉水瓶、纸、塑料袋等,也不时能看见路人随手就往筐里丢的举动。还有人把共享单车当成了移动广告车,乱贴租房小广告。
这也是困扰城市管理的老问题了。大多数人能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文明秩序,主动呵护城市环境,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扮演破坏者的角色。用完就扔,完全不考虑后果,他们可能扔在地上,也可能扔在车上,怎么方便怎么来。还有一部分人,明明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可在他们眼里仿佛不存在一样,照样乱扔。共享单车车筐里的垃圾,只是城市不文明行为的一个新的载体,从地上挪到了车上,以一种更醒目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共享单车的车筐虽小,但也是公共设施,身处公共场所就得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定。任何人心里都得有这么一根底线,切莫因为其不显眼,就忽略过去。相反,正因为它小,不起眼,反而更能衡量出文明行为的可贵。我们应该倡导社会共同遵守这样的理念。
对于一些不文明行为,一经发现,该教育的教育,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依据城市的相关管理条例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这样才能给社会树立规范。从他们刻意选择共享单车的行为看,他们不是不知道乱扔垃圾不好,也不是不知道不文明行为对城市的破坏力,但他们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在纠结垃圾问题上,于是随时可见的共享单车车筐成了他们的理想目标。共享单车的车筐不过是他们推卸责任、掩饰乱扔垃圾行为的一个借口。对于这样的行为,城市一定要有鲜明的反对态度。
当然,垃圾桶比较少,布局不合理也是造成垃圾乱扔的一个重要原因。市民找不到垃圾桶,见着共享单车的车筐,立马两眼放光。这就需要对症下药。共享单车上的垃圾也是一条线索,管理部门不妨调查一下那些问题比较严重的马路、街区,都有什么样的共性,是垃圾桶不够?还是相关标识不够清晰?数量不够的,该增加的还是要增加,布局不合理的,该调整也得调整。
一些城市为了追求城市界面的美观程度,不断撤并垃圾桶,有意无意地将垃圾桶往后撤,藏在角落里,给行人增加了不便。一些城市片面地对市民行为提出过高要求,有时候,一条长街上找不到几个垃圾桶。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公共设施的完备程度跟市民的文明程度相关,垃圾桶是城市呵护文明必要的底线,城市不能无视现实盲目超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