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日上午10时,淅淅沥沥的秋雨落在金凤区第十九小学崭新的透水铺装场地上,迅速下渗,不见积水。“经历了雨季的考验,我们公司承建的十九小没有出现积漏现象,真正实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项目部负责人徐聪杰踏着湿润的步道,在仔细检查过操场、绿化和建筑边
8月26日上午10时,淅淅沥沥的秋雨落在金凤区第十九小学崭新的透水铺装场地上,迅速下渗,不见积水。“经历了雨季的考验,我们公司承建的十九小没有出现积漏现象,真正实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项目部负责人徐聪杰踏着湿润的步道,在仔细检查过操场、绿化和建筑边角后欣慰地说道。
已经交付使用的金凤区第十九小学。
由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承建的金凤区第十九小学,已于今年秋季全面交付使用。作为银川市金凤区重点民生工程,该校首次全面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生态设施,构建出一所“会呼吸”的绿色校园。
校园一角。
项目位于金凤区长城路以南,规划国际一路以西,总建筑面积18545平方米,共分两期推进。一期工程包括3号教学楼、5号风雨操场、7号门房及室外运动区,已于2024年秋季率先投入使用,迎来首批6个班级300余名学生。二期工程则于2024年6月启动,涵盖1号、2号教学楼、4号综合楼与6号连廊,目前也已全部完工。
校内走廊。
“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没有牺牲质量。”宁夏建工二分公司经理孙健介绍,建设过程中,公司组建党员先锋队,每日调度超百名工人轮班施工,并创新推行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全流程闭环管控,高效推进工程进度。
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中多处融入“海绵”元素:操场与通道采用高透水性地坪,雨水可迅速回灌地下;绿化带设置为下沉式,形成天然的雨水滞留和净化系统;屋顶与连廊也设有集水装置,用于绿化灌溉和景观用水。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校园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显著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会呼吸”的海绵校园。
随着36个教学班、1620个学位的全面释放,金凤十九小将极大缓解宝湖社区周边适龄儿童入学难题。现代化教学楼、综合艺术教室、标准运动场及智能教学设备,共同构成一所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时代学校。“我们不只是建一所学校,更是在探索绿色、可持续的校园建设新模式。”孙健告诉记者,这座“海绵校园”将成为金凤区乃至银川市基础教育设施的新标杆。
秋雨润物,书声将至。金凤区第十九小学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又一个开学季的到来。(宁夏日报记者 李峰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