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铁腕”出手,娃哈哈大规模砍掉年销不足300万经销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0 19:12 2

摘要:娃哈哈的经销网络,正经历一次罕见的“断舍离”。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期多位娃哈哈经销商证实,在宗馥莉主导的“铁腕”渠道策略下,娃哈哈正在陆续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且有时是**“一刀切”式**执行。

娃哈哈的经销网络,正经历一次罕见的“断舍离”。
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期多位娃哈哈经销商证实,在宗馥莉主导的“铁腕”渠道策略下,娃哈哈正在陆续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且有时是**“一刀切”式**执行。

有经销商反映,部分被砍合作的商家甚至还未收到娃哈哈方面结清的货款,而对于那些被并入大型经销商体系的小商家,则衍生出了新的款项结算纠纷。

从铺货为王到渠道收缩

娃哈哈的经销体系,曾是中国快消史上的经典案例。凭借“大经销商+密集铺货”模式,娃哈哈在全国搭建起数千个经销节点,把AD钙奶、纯净水、营养快线等产品推向千家万户。

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在近年逐渐显现:

市场竞争加剧,新品牌崛起分流销量;低效经销商贡献有限,甚至拖累整体利润;互联网销售兴起,渠道冗余问题被放大。

宗馥莉接班后,逐步推动渠道优化,把资源集中在销量规模大、覆盖能力强的经销商手中。此次**“300万元门槛”**,就是一次明确的淘汰信号。

经销商的两种结局

根据经销商反馈,娃哈哈的渠道调整主要有两种方式:

直接终止合作:年销不足300万的经销商被迅速砍掉,有时来不及消化库存。并入大经销商:小经销商的区域和客户被划归到更大的经销商名下,由后者统一供货。

不过,这种合并并不总是平稳过渡。一些经销商透露,被并入后产生了历史货款结算难题,部分尾款由谁来支付,娃哈哈总部、大经销商、小经销商之间并没有明确界定。

宗馥莉的“铁腕”逻辑

宗馥莉自掌舵以来,就被外界形容为风格果断、作风强硬。她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品牌必须更聚焦、更高效。
对于渠道而言,这意味着:

淘汰长期低贡献的合作伙伴;集中资源扶持核心渠道;用更紧密的利益绑定换取经销商的市场投入。

从企业管理角度看,这是一次效率优先的改革;但从被淘汰经销商角度看,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生意清零”。

行业观察:快消渠道的“去冗余”时代

娃哈哈并非孤例。近年来,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快消巨头也都在优化经销商结构,原因在于:

电商和新零售让品牌可直接触达终端;渠道费用上升,冗余层级被削减;集中度提升有助于价格体系管理。

不过,娃哈哈此次执行的节奏和方式引发了争议——尤其是突发的“一刀切”,加上部分款项未结,引发了法律与信誉风险。

未来看点

渠道反弹:被淘汰的经销商是否会转投竞品?市场覆盖:低销区域是否会出现空白?品牌定位:娃哈哈是否会借机调整产品结构,聚焦更高利润品类?舆论反应:宗馥莉的管理风格是否会影响外界对娃哈哈的品牌好感度?

娃哈哈的“300万元门槛”,不仅是一次渠道裁剪,更是一次商业模式的转型试验。
它的结果,将决定娃哈哈能否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饮料市场中,完成从传统铺货模式向高效精耕模式的跨越。
但在此过程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合作关系,或许才是宗馥莉真正的管理考题。

来源:斌说B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