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iday 上手体验|这是一款让我又爱又恨的产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7:55 1

摘要:今年CES期间,AI眼镜初创品牌Halliday首度参展并成为了这场科技盛宴聚光灯焦点之一:产品主打隐显理念,外形非常接近普通眼镜。参展期间,Halliday得到一众外媒报道,随后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以及Indiegogo上线并收获了超过380万美

文/VR陀螺 万里


今年CES期间,AI眼镜初创品牌Halliday首度参展并成为了这场科技盛宴聚光灯焦点之一:产品主打隐显理念,外形非常接近普通眼镜。参展期间,Halliday得到一众外媒报道,随后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以及Indiegogo上线并收获了超过380万美元、近万名用户支持。

近期,Halliday Glasses在海外迎来交付期,VR陀螺有幸率先获得产品并第一时间进行了上手体验。

这款售价499美元(国内售价2499元起)的AI眼镜,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四平八稳的外观,新型显示解决传统AR眼镜光学硬伤


对于部分读者而言,Halliday仍属于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来历:其母公司为未目科技,该公司曾一手打造了国内头部美瞳品牌moody。mooody成立六年间,已经连续五年稳居多渠道彩瞳销售额第一,目前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此外,Halliday Glasses的推出,背后也离不开光学初创公司Gyges Labs的助力。Gyges Labs是微显技术Digiwindow的开创者,团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负责光学、AI技术、产品落地以及供应链整合。综合来看,Halliday在智能眼镜市场仍属于“初出茅庐”,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首款产品的销量已经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成绩单。


外观:颜值能打、四平八稳


回到产品本身,Halliday Glasses可能是笔者今年接触过最“另类”的智能眼镜。之所以说它另类,是因为我似乎没有办法很好将其归类为AI眼镜亦或是AR眼镜。

如果将Ray-Ban Meta之类的无屏AI眼镜视为1.0版本,Rokid Glasses等带显示的AR眼镜视为2.0版本,那么Halliday Glasses很可能属于1.5版本的产品:眼镜具备AI眼镜的音乐播客、AI助手等常见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显示。只不过,Halliday的屏幕看起来非常袖珍,等效显示尺寸3.5英寸,仅约为波导AR眼镜产品的十分之一,这注定它只能用于查看有限的信息。

笔者手上的Halliday Glasses为黑色款,外观看起来就是很纯粹的眼镜状态,其正面没有扎眼的指示灯、摄像头开孔,也没有过多让人感觉迷惑的按键。

眼镜的框型综合了威灵顿和波士顿镜框,个人觉得它的颜值在一众智能眼镜产品中处于中上水平。此外,由于它用的并非是波导显示,支持标准普通镜片,使用过程中也不存在透过率偏低、彩虹纹、漏光的问题。

眼镜重量35g,佩戴舒适度不错。眼镜本体使用钢琴烤漆,镜腿末端使用了防滑材料。其他方面,眼镜交互主要集中在右镜腿区域,其底部有一颗电源按钮以及一个指示灯,侧面有一个触摸板,触摸板有一个小横条作为触觉标识,眼镜采用了USB-C直充方案,充电口位于镜腿末端,为了避免充电口直接暴露在外,它还配备了一个防尘盖。


独有的DigiWindow,这是产品特立独行的关键


Halliday外观看起来“科技狠活”相对较少,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大胆舍弃了拍摄功能,二是采用了Gyges Labs的专利光学方案DigiWindow。

关于DigiWindow,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微型投影仪,该模组处于Halliday右镜框内侧区域,当用户眼睛往上面一瞥就能看到这个单绿色圆形小屏幕。

在笔者看来,Digiwindow是一种优缺点都非常鲜明的方案。关于优点,DigiWindow不依赖于波导,因而它可以像普通眼镜一样配镜。

模组体积十分迷你,公开资料指出其目前可做到约0.1立方厘米,可以很轻易地集成在寸土寸金的眼镜当中。另外模组放置的位置非常私密,当用户正常使用时,外人根本无法察觉这是一款带有显示的眼镜。

此外,模组功耗控制也十分出色,低至50mw以内。Halliday官方表示眼镜日常使用续航可支撑12个小时左右,笔者曾在持续亮屏的情况下(20%亮度)使用1.5小时,最终耗电17%,如果简单换算,续航结果能够超过8小时。

不过,DigiWindow的Eyebox很小,你需要仔细调整模组的左右、倾斜位置以及鼻托距离,才能获得合适的观感。对于近视用户,还需要通过旋转圆形组件以调节屈光度。(支持-8D到+2D)。虽说听起来不算难事,但是笔者刚上手时曾在这部分浪费了大量时间,并且这种调整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日常摘戴、碰撞可能会导致模组丢失“黄金”观看位置,这时候又要重新调整。

另外,Halliday的显示模组就像是裸露电线一样放置在镜框处,这让我担心它的磕碰以及稳定性等问题,长时间使用可靠性有待检验。


软件体验:恰到好处的信息提醒,独创主动式AI


功能与交互


目前Halliday Glasses所开发的功能玩法仍不算多,并且眼镜UI也比较简单,主页用于显示时间日期,应用抽屉则包含了设置、Reactive AI、Proactive AI、音乐、电话、通知、备忘录、翻译、提词、录音这几大功能。

交互部分,眼镜有三种方式,一是基于眼镜镜腿,二是基于同名配套APP《Halliday》,里面可用于调整设备的媒体/提示音量、亮度、切换眼镜模式、快速启动应用等。

最后,Halliday Glasses还加入了指环配件,指环可以执行滑动、点选、返回等指令。指环的引入能够很好增加设备使用的私密性,如你可以点亮屏幕查看新消息通知,在演讲等场合下实现无感翻页等。


小屏幕的可用性


此前笔者跟Halliday工作人员沟通时,他曾给自家产品作了这么一个比喻:如果说其他AR眼镜的屏幕是电脑显示器,那么Halliday Glasses的屏幕就类似于一个智能手表。Halliday Glasses的显示区域不大,这注定它只能用于简单用途,难以胜任更加复杂的视觉工作。这款屏幕体验究竟如何?

注:图片有压缩不代表实际观感,另外实际屏幕显示区域要大于拍屏效果,后面的图片同理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起初对Halliday Glasses显示效果的期望值并不高,但是在这段时间使用下来,它反而给我留下了一些惊喜。比如最常见的新消息通知:其他AR眼镜有新消息提醒时屏幕光线会简单粗暴地直接涌入眼球;而Halliday Glasses的屏幕则是通过余晖照到你眼睛边缘提醒用户有新动态,这时候眼睛再稍微往上一瞥就能看清整个状态,也就是说你仍然掌握信息的主动权。

翻译场景也类似,很多时候你其实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但是AR眼镜翻译均是无差别显示,相比之下Halliday Glasses可选择性观看,侵入性相对小一些。

Digiwindow显示屏幕基于Micro-LED,官方称最高亮度可达1500尼特,笔者在室内情况下设置20%亮度已经够用,在室外场景下50%左右亮度也足以胜任多数场景,如果设备后期能加入自动亮度调节那么体验会更加友好。

对于“翻白眼”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查看信息眼球不会长时间停留,外人看起来其实也不会有太多违和感,这点不需要过多担心。(但如果你非要用它看电子书那就另当别论)

得益于屏幕的加入,Halliday Glasses进一步配备了提词、备忘录等小功能。总的来说,这两个功能具有可用性,但是笔者使用积极性并不算高。

对于提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APP事先录入文本,然后再投屏到眼镜端。投屏文本支持自动翻页以及指环翻页。不过笔者用起来感觉有点别扭,一方面,它的屏幕不是很大,以最小字体呈现,满屏能显示约100个汉字。此外,它的Eyebox太小,虽说屏幕中心画面很清楚,但边缘内容需要努力调动眼部肌肉才能看清,使用下来让人颇为疲劳。

再来看备忘录功能,用户可以在《halliday》APP或眼镜端录入自己的日程,时间到了之后屏幕会亮起并给你相应的提醒。不足在于APP上面的数据与其他平台不互通,相比之下我更习惯于使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

话说回来,由于Halliday Glasses的屏幕极具私密,因而背后仍有很多功能有待挖掘,它的潜力不止于此。


AI:开创性的主动式AI,国行版正在路上


现如今,AI能力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智能眼镜的标配,Halliday Glasses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几点:一、Halliday Glasses AI不支持语音唤醒,需要打开特定APP才能使用。作为补偿,设备专门为戒指设计了一个快捷入口,长按触控面板即可启动。

二、Halliday将AI分为了主动式以及被动式两种,这是一种很新颖的产品思路。关于被动式AI(Reactive AI)很容易理解,指的是你有需求并向AI询问,然后系统会给予你相应的答案。

至于主动式AI(Proactive AI),指的是眼镜会实时监听用户聊天内容,当用户标记或认为你需要帮助时,会主动在屏幕端显示相应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使用的是海外版本,因而AI体验方面仍有点水土不服,其默认使用语言为英文,并且有时候输出存在一定延迟。笔者了解到,国内外版本AI服务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服务器与大模型,海外版基于Gemini以及Llama,国内版大模型还在选型中。至于主动式AI体验可以简单参考Halliday宣传视频。

对于AI功能(包括主动/被动AI、高级翻译、语音转录)等,使用时需要消耗一定积分,当积分用完后,就需要额外进行购买。以下是官网的积分介绍,不难发现设备的AI功能使用成本并不算低。国内版本的AI使用策略暂未明确。


通话、音乐体验


除了以上提到的功能外,Halliday Glasses也支持听音乐、录音、通话等常见功能。对于录音,眼镜右镜腿处配备两个麦克风,收音效果中规中矩。眼镜就算闲置,蓝牙也不会主动休眠,有时候戴着蓝牙耳机听音乐,经过放置眼镜的地方时信号会自动切换到眼镜端,体验并不友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Halliday Glasses没有配备摄像头,对于拍摄爱好者来说,这款产品可能不是很合适。


写在最后:我关于Halliday Glasses的两大困惑


说实话,这些天体验下来,对于Halliday Glasses究竟是否是一款好产品,我内心仍充满了矛盾。

由于笔者平常不戴眼镜,当体验产品时,我会下意识将Halliday Glasses与其他AR眼镜产品进行对比,如果从显示效果、音频体验、应用多样性、是否支持拍摄等维度来看,Halliday Glasses并不占优。但是,如果Halliday Glasses对标的其实是普通眼镜呢?对此我将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产品颜值在线,重量轻巧并且视光解决方案友好,适合全天候佩戴使用。更酷的一点是,它居然在一副普通眼镜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小屏幕,简直科幻感拉满。

另外,关于AI/AR眼镜是否应该标配摄像头这一件事,我也充满了矛盾。现如今我其实已经不太能接受不支持摄像功能的眼镜。但是如果眼镜配备摄像头,我又怯于将它真正戴出门,因为在地铁通勤、聚会等场景可能会引起隐私顾虑。反倒是我在使用Halliday Glasses期间,没有这些心理负担。

从众筹销量来看,Halliday Glasses无疑是成功的,甚至是今年最大一匹黑马。Halliday也在提醒我们,行业从业者与普通消费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巨大“鸿沟”:

行业内的人认为某项智能技术只不过是不足为提的小步迭代,但对于广大普通消费者而言却已经是大跃进,他们选用产品偏保守且警惕,更亲睐于那些不脱离掌控但能够提供新鲜感的产品,而Halliday Glasses可能恰好处于这种微妙的平衡当中。

来源:VR陀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