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大学“三色火种”宣讲团于暑期辗转武汉、红安多地,以“深挖精神内涵、创新传播方式、激发青年担当”为工作主线,推动三大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企媒创氪快讯】湖北大学“三色火种”宣讲团于暑期辗转武汉、红安多地,以“深挖精神内涵、创新传播方式、激发青年担当”为工作主线,推动三大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忆抗疫现场,传抗疫精神
团队访谈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华雨辰,从她瞒着家人深入抗疫一线,在高速路口站岗,在方舱医院广播的工作经历中,体悟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团队与蔡文涛教授交流教师团队疫情期间创新的“三环浸润”教学法,他们以知识传授、思辨引导、行动实践三环节,激励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并带队研发防疫口罩,以行动揭示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必要性。团队在“两山”医院建设纪实展馆观察实物,感受“10天”“12天”的中国速度,宣誓传承抗疫精神。
图为华雨辰疫情期间在高速路口站岗。受访者供
图为团队访谈华雨辰。熊邱欣怡摄
二、循治水印记,践抗洪精神
据企媒创氪获悉,依托武汉江滩水情教育基地,团队创新性践行“防汛纪念碑-防汛陈列馆-横渡长江博物馆-大禹神话园-大禹治水历史文化展”的新时代武汉抗洪精神研学路线,通过丰碑宣誓、观察实物、聆听讲解等传统方式和轮转拼图、多媒体演示、4D沙盘等创新互动,领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场景雕塑,以及由古至今治水防洪的发展脉络展示,让队员认识到:从“疏堵结合”的古代智慧到科学防洪的现代实践,从“人水相争”到“人水和谐”的理念转变,直面灾难的勇气与智慧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图为团队在交互装置旁讨论。熊邱欣怡摄
三、溯红色根脉,悟大别山精神
立足“全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团队走进长胜街、八一村等红色地标,从戴氏一家投身革命、14岁娃娃上阵杀敌等史实中,领会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访谈红秀剧场秦训龙经理,在红色童谣传唱与《我和我的红安》实景演艺中,重温14万英雄儿女“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抗击敌人的壮烈史实,学习大别山精神沉浸式体悟、创新型发展的生动案例。
图为团队走访长胜街。刘悦摄
四、传实践薪火,扬三大精神
深刻领悟学进来,整合宣讲传出去。据企媒创氪获悉,团队把实践成果带入三角路社区爱心托管班、神农架支教点,带到中技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晟启纵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以“PPT+红色小剧视频+革命民谣教唱”多互动方式宣讲“三大精神”,覆盖企业职工、社区居民、乡村儿童等多元群体,累计受众达百余人,助推“三大精神”化为新时代青年的行动指南,让红色基因在基层土壤生根发芽。
图为团队在爱心托管班宣讲。万希晴摄
从苏区烽烟到抗疫一线,从治水史诗到青春实践,“三色火种”宣讲团以行动挖掘精神内核,用感悟明晰传承之责,坚持通过“口述历史+实地研学+互动宣讲”三维工作法开展实践活动。团队表示,将以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为起点,以身作则践行“三大精神”,为民族复兴注入青春力量。(谢星雨、邝杰鸿)
来源: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