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调查:活得久的肝病患者,大多在确诊后,改掉了3个恶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4:42 2

摘要:“你说奇不奇怪?老王这人以前烟酒不离手,肝功能查出来一塌糊涂,大家都以为他活不过五年,结果十年过去了,人家还精神抖擞地跳广场舞。”

“你说奇不奇怪?老王这人以前烟酒不离手,肝功能查出来一塌糊涂,大家都以为他活不过五年,结果十年过去了,人家还精神抖擞地跳广场舞。”


这不是段子,是我亲历的真实病例。作为一名肝病科的医生,这样的“反转”并不少见。很多肝病患者不是输在病情上,而是败在生活习惯上

而那些能活得久、过得好的,大多都有一个共通点:确诊后,他们“断舍离”了三个致命的坏毛病。

你可能以为肝病靠吃药就能控制?药是外因,生活才是主战场。根据《中国肝病年鉴(2023)》数据,中国慢性肝病患者超过3亿,脂肪肝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最常见的三类。

很多人一听到“肝病”两个字就如临大敌,但真正让病情恶化的往往不是病毒,而是患者自己不长记性

那到底是哪3个恶习,让人命悬一线?又是哪3个决定,帮他们“续命”10年甚至更久?我来说说我在门诊中看到的那些“活下来的智慧”。

还记得那位“老王”吗?他曾是我接诊的一位肝纤维化中期患者。初次见面,他满脸不服:“我爸喝了一辈子酒,也活到八十多,我这点酒算啥?”


我当时没多说,只把他的肝功能、B超和弹性成像给他看了一遍。肝脏已经开始硬化,ALT、AST都翻了倍,属于明显的酒精性肝损伤。他当场不吭声,第二次来复查时已经开始滴酒不沾。

这不是我唬人。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极强,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沉积、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

根据《中华肝脏病杂志》的研究数据,中国每年因酒精性肝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5万人。而有些人根本不喝多,但天天喝,慢性损伤一样致命

我常跟患者说:不是你喝得多肝就坏得快,而是你天天喝,肝没机会恢复。

酒精性肝炎是肝硬化的头号推手之一,一旦形成肝硬化,哪怕你戒了酒,也只是延缓恶化,无法逆转。

第二个杀手锏,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有——吃得多、睡得晚
门诊里越来越多20多岁的年轻人查出脂肪肝,甚至部分进展成了脂肪性肝炎。我记得有个90后程序员,天天外卖、凌晨两点睡,肝功能指标异常半年都没发现。复查时,肝脏已经出现轻度纤维化

脂肪肝不是无害的“胖人病”。据《中华内科杂志》2024年发布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中国成人中的患病率已超过29%,尤其在城市白领和中年群体中更高。


脂肪沉积会引起肝细胞发炎、坏死,最终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这是一种进展迅速的肝病形态。

而熬夜更是火上浇油。肝脏代谢在夜间11点到凌晨3点最为活跃,这段时间本该是肝脏“修复自我”的黄金期。如果你还在敲键盘、刷视频、吃宵夜,就等于每天往它身上扎一刀。

脂肪性肝炎和熬夜是一对“黄金搭档式的坏组合”,它们联手,能让一个原本健康的年轻人,在五年内进展为肝硬化。

很多患者一听“慢性病”就松劲了,以为只要不疼不黄就没事。但肝病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沉默”。
肝脏本身几乎没有痛觉神经,等你觉得不舒服时,很可能已经是肝功能衰竭的前奏。

有一位患者,乙肝“小三阳”,病毒量低,肝功能也正常。医生建议他每半年复查一次HBV-DNA和肝功能。他嫌麻烦,三年没来。三年后再来时,已经是肝癌早期,只能做切除手术。

你以为你在“观察”,其实是给病魔留了空子。
根据《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年数据,中国每年新发肝癌患者超过41万人,其中超过60%是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从未定期随访

乙型肝炎不是“发作了才治”,而是“没症状时也得查”
我总跟患者说,肝病不是高考,而是驾照年审,拖一次可能出事

很多人一确诊就慌了神,四处求偏方、猛吃保健品、试各种“护肝片”。但我得说句实话:真正延长寿命的,从不是药,而是“配合”

我见过肝硬化晚期活了12年的老人,也见过脂肪肝三年就发展成肝癌的年轻人。差别就在于,前者戒了酒、控制饮食、定期复查,每次都按时做彩超、弹性成像
后者则是“我感觉没事”“最近忙”“药吃着呢,查就算了”。

肝病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状态。它不怕你得它,就怕你不理它。
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不听劝。
你可以不懂医学,但不能不当回事。

那些活得久的肝病患者,几乎都完成了这三步:

第一,立马戒酒,不碰一口
不是减少,是断掉。一口都不能沾。

第二,晚上11点前睡觉,管住嘴,管住体重
少油、少糖、控制碳水,能减重最好。

第三,定期随访,听医生的话
不是有症状才来看,而是按时看。

这些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难。但越难的事,才越值命
肝病从来不是绝症,只要你别自己找事,它就不会“找你麻烦”。

你还在熬夜吗?你爸还在喝酒吗?你是不是也觉得“我没感觉,应该没事”?
别让一个本可以逆转的病,变成你一生的遗憾。

你觉得哪一个坏习惯最难改?你或者家人是不是也有类似经历?欢迎留言说说看。

参考文献:

[1]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32(04):221-226.
[2]钟文,高翔,周仕勇.我国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及防控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10):721-724.
[3]中国肝病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肝病年鉴(2023)[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23.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之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