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309会议厅,举行了一场关乎集团未来发展、优化干部梯队、提振干群士气的中层副职竞聘大会。突破传统组织提名模式,符合条件个人自主报名,经过两天激烈角逐,17名政治过硬、专业精湛、素质全面的干部从112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不仅是该
近日,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309会议厅,举行了一场关乎集团未来发展、优化干部梯队、提振干群士气的中层副职竞聘大会。突破传统组织提名模式,符合条件个人自主报名,经过两天激烈角逐,17名政治过硬、专业精湛、素质全面的干部从112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不仅是该集团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环节,更是集团党委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破题之举。
党管干部:三方把关筑牢政治根基
集团党委将政治标准贯穿竞聘全过程,通过组织严把控、政治双保险和人机共监督,确保选人用人导向零偏差。
成立由集团党委委员组成的竞聘领导小组和纪委委员组成的竞聘监督小组,对竞聘方案、岗位标准及工作流程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修改完善,坚决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对153名报名者开展资格复审,竞聘工作组组长及领导小组组长依次审批,112人成功通过首道“政治滤网”;竞聘现场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监督席、观察团及两台考场记录仪等实现人机全过程监督,筑牢竞聘工作“纪律屏障”。
阳光赛马:四全举措彰显公平公信
“分数在大屏幕同步公布,杜绝任何操作空间——这在全省鲜见!”主考官王老师感慨道。
将竞聘岗位、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等提前发布,开设专线答疑,消除信息盲区,确保规则全透明;竞聘者从150道试题中抽签,现场确定编号、评委实名打分、专业人员复核与职工代表监督,竞聘者答辩结束走出考场,大屏幕同步显示个人成绩,确保流程全公开;全系统对竞聘方案公示5天、竞聘名单公示3天、拟任人选公示5天,并开通邮箱、电话双监督渠道,接受全员监督,做到资料全公示;竞聘全程进行录音录像,所有资料存档备查,确保过程无遗漏、可追溯、能核查,做到影像全覆盖。
三维赋分:立体考察选拔“硬核骨干”
创新构建“三维”赋分体系,坚决破除“唯简历、靠学历、凭资历”的固有模式。体现评委构成的科学性,在百分制结构化面试中,通过设定10分钟时限给出解决方案,后续跟进全方位考察、近距离观察,有效避免“调门高、行动差”的干部入围。
评委组由6人搭建。第三方4名评委涵盖人力、政策、心理等专家,侧重从管理者的综合分析能力、成就动机水平等潜能方面赋分,全程不得与任何无关人员交流;竞聘前最后一刻确定内部2名评委,重点从专业能力、实绩表现等方面赋分,最大限度减少“熟人社会”的干扰;被确定为考察对象的高分者并非“一锤定音”,集团干部考察组通过后期民主测评、政治素质测评及调阅近三年考核结果等,让所在企业干群对考察对象评价打分,即使真正具备综合实力的干部崭露头角,也使群众意见集中者止步于考察。
结构优化:三重跃升助力“固本开新”
新晋的17名干部在结构上实现显著跃升,为集团未来高质量践行“固本开新 以实求华”新理念新要求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40岁以下干部达13人,占比76.5%,最年轻者仅32岁,年轻干部成为主流;高学历人才“出圈”,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0%以上,博士2人,创历史新高;专业能力精准匹配,具备地质工程、矿山安全、新能源技术等核心专业背景的干部占比近94.1%,深度契合集团产业转型与战略布局。九三学社社员、浙江大学博士后韩元红动情地说:“重实干、看实绩的新风尚,让我实现科研人员的职场逆袭!”
历时月余的“阳光相马、唯才是举”的公开竞聘,如同播洒进陕煤地质干部选用的“一场新雨”,激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的“千层涟漪”,整个集团人心思进、正气充盈、提速增效的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打破事企壁垒,摒弃论资排辈,让说情者无市场,有为者得重用——目的就是让陕煤地质这座70年老企业,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重铸荣光、焕发新彩!”陕投集团副总经理、陕煤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冬红如是说。(供稿:李岳鹏)
来源:西部决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