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荔枝时节已过,记者盘点发现,德庆荔枝产业发展成效亮眼。今年种植面积扩种达2.73万亩,总产量约2.46万吨,同比增长117%,总产值突破1亿元,“小荔枝”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荔枝时节已过,记者盘点发现,德庆荔枝产业发展成效亮眼。今年种植面积扩种达2.73万亩,总产量约2.46万吨,同比增长117%,总产值突破1亿元,“小荔枝”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德庆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在指导种植户管理荔枝。记者 杨丽娟 摄
技术加持:荔枝高产又高质
“荔枝采摘完后,一定要修枝,这是确保来年果大、品质好的关键。”8月22日,在德庆县新圩镇立麻村的一处荔枝园里,德庆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林培华指着眼前的一棵大荔枝树告诉记者,“今年这棵荔枝树产果500斤,个大饱满,品相好,这是科学种植带来的成效。”
林培华介绍,接手荔枝园后,他一改前场主管理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今年迎来了大丰收。15亩的荔枝园,亩产达2000斤,产量3万多斤,价格比同行高,售价2.5—3元/斤,基本通过电商和网络销售为主,不少回购客户催着追加订单。
“爆单”的秘诀,林培华总结为“三大法宝”——修剪、水肥一体化、生草栽培。他进一步阐述道,注重荔枝树的修剪,按照一条中心枝干向上,侧枝修剪为同一水平枝,让荔枝树枝向外延展,充分吸收阳光。水肥一体化,让荔枝精准吸收水肥。生草栽培,在荔枝未开花之前,保留低矮的小草,以保湿保水,达到生态的平衡。作为技术推广人员,林培华也无私地传授其种植技术,带动更多种植户种出高产高质的荔枝。
大型种植户徐坤伟同样采用科学种植,荔枝不仅高产高质,也卖出了好价钱。“种植了1200多亩,今年有400多亩荔枝可采收,销售了30多万斤,田头价2.4元/斤,收购商抢着要。”徐坤伟告诉记者,今年产量比往年高很多,市场也比较好。
电商助推:荔枝畅销省内外
物流不畅曾是制约德庆荔枝外销的“痛点”。为此,德庆县主动对接物流企业,在官圩镇率先打造全市首个顺丰“快递小镇”,与顺丰快递等企业联合定制荔枝寄递方案,推进全镇各村(居)“快递进村”全覆盖。德庆荔枝从果园采摘后,最快1小时内即可完成分拣、预冷,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真正实现了“走出广东、卖向全国”。
“果园超18万斤荔枝都是通过电商销售的。”徐坤伟告诉记者。针对荔枝“保鲜难、损耗高”的痛点,德庆县在各村建了田头小站,通过预冷处理+冷链物流延长储存时间,降低了运输损耗,新鲜荔枝也能远运至新疆等地。
德庆县粤农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海平告诉记者,他从事电商已有8年,今年的荔枝产量高,价格亲民,销量也大,单单桂味荔枝就销售了100多万斤,主要销往广东、广西、四川、江浙沪、东北等地。“以前荔枝主要在广东省内卖,现在全国都能吃到德庆鸳鸯桂味,电商销量比去年翻了几番。”吴海平说。
为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德庆县积极开展乡村电商达人带货、小红书“种草”“定制+”等营销模式,通过“媒体+”方式力推官圩荔枝销往全国。借力“双百行动”高校资源力量,联合党校、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开展“新农人”荔枝互联网营销技能、电商直播技能等实操培训7场服务近300人次,孵化一批本土直播人才助力本地荔枝销售。
此外,德庆县依托“12221”市场体系,通过合作社“抱团”模式整合冷链资源,进一步降低荔枝从“田间”到“舌尖”的运输成本,实现荔枝从田间到全国市场的快速流通,推动荔枝物流损耗率从12%下降至3.8%,日均发货量超10万斤。“随着物流配送的完善,以后线上销量还能再涨!”吴海平对荔枝的电商销售充满信心。
政策赋能:产业兴旺富民路
“德庆荔枝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德庆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制定荔枝扩种补贴实施方案,农户参与扩种、高接换种可享补贴;推广高接换种和圈枝育苗技术,将低效品种改良为高附加值的鸳鸯桂味;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动机制,培育优质种苗超万株,辐射周边8个村(居)发展标准化种植。
“政策落地后,农户积极性特别高。”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完成荔枝扩种5300多棵、高接换种3200多棵,覆盖面积超600亩,鸳鸯桂味占比提升至70%以上。“以前各村荔枝种植‘小散弱’,现在有了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农户不用愁种、不用愁卖。”
与此同时,德庆县还以创建全省第二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县为契机,让荔枝产业与文化、旅游“牵手”。打造“百果争馨·诗韵官马”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荔枝古树观光、果园采摘、主题餐饮;制作《今年第一颗德庆荔枝你吃了吗》短视频,开展“荔枝尝鲜快闪”活动,互动超5000次;连续举办荔枝旅游文化节,实现“体验—购买”闭环。“今年通过农文旅融合,不仅卖了荔枝,还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增长,真正实现‘一果带多业’。”该名负责人说。
近年来,德庆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耕荔枝这一“土特产”,围绕产业、科技、文化多维发力,推动荔枝产业扩容提质。截至2025年,该县荔枝种植面积达2.73万亩,总产量约2.46万吨,同比增长117%,核心品种“德庆鸳鸯桂味荔枝”更是斩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殊荣。同时,研发出荔枝深加工产品,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酥等已进入试产阶段,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
如今,德庆荔枝已从“小众特产”成长为“富民产业”,一条“技术提品质、电商拓市场、政策强产业”的乡村振兴路,正在德庆的绿水青山间不断延伸。
来源:知肇分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