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湖农场忆旧:连部干部带五大员,在泥水里拼出的日常 !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6:36 2

摘要:1969年,我们部队奉命去湖北沉湖农场执行开发任务,核心是开渠排水、把荒湖改成能种庄稼的良田。那会儿没机械,全靠铁锹挖、箩筐挑,连部的4位干部(正副连长、正副指导员)和5位干事(文书、通讯员、卫生员、司号员、理发员,大家叫“五大员”),从没搞过特殊,天天跟着战

1969年,我们部队奉命去湖北沉湖农场执行开发任务,核心是开渠排水、把荒湖改成能种庄稼的良田。那会儿没机械,全靠铁锹挖、箩筐挑,连部的4位干部(正副连长、正副指导员)和5位干事(文书、通讯员、卫生员、司号员、理发员,大家叫“五大员”),从没搞过特殊,天天跟着战士们泡在泥里干。今天就用当时的任务数据、生活细节和真实案例,聊聊那段踏实的日子。

一、先算任务账:开渠排水有多累?数据能说清

沉湖农场当时是“十年九涝”的烂泥地,地表下30厘米就是黏土层,一踩陷半脚。连队的任务按天分配,细化到每个人:

- 基础任务量:每个战斗班12人,每天要挖15米长、1.2米深、0.8米宽的渠段,算下来得清走14.4立方米的泥土——差不多相当于3个立方米的水泥罐车拉的量。连部4位干部不搞“坐办公室指挥”,正连长老张40岁,身高1米82,每天带头扛箩筐,装满泥的箩筐每只重28斤,他一次挑两只,战士们数过,他一天能来回跑32趟,光挑泥就有1792斤,比20岁的年轻战士还多跑5趟;

- 连部小组的任务:五大员加上4位干部,9个人组成一个“连部小组”,领的任务和战斗班一样——每天15米渠段。刚开始大家没经验,卫生员小王是南方人,体力弱,第一天只挖了2米,还磨破了手。后来正指导员李姐把小组分成3个小队:干部队扛重活,文书和通讯员管运土,卫生员和司号员、理发员负责清理渠边杂草,10天后小组任务完成率从60%提到了100%,还帮着进度慢的三班多挖了3米。

那会儿天不亮就上工,天黑透才收工,除了下雨,天天如此。到1970年春天,我们连总共挖了21条支渠,总长3.2公里,排干了800亩荒湖的积水——后来这片地种上了水稻,第一年就收了32万斤,这数据是当时司务长记在账本上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值。

二、再聊生活细节:吃饭、保障有多实在?小事见真章

那会儿条件苦,但连部和五大员把“服务”做到了工地上,没一点虚的:

- 工地上的饭:炊事班每天推着两轮车送午饭,菜就装在4个大号铝盆里——一盆萝卜烧肉(每人能分到3块肉,约2两)、一盆炒白菜、一盆腌萝卜干,主食是杂粮饭(大米占60%,小米占40%),每人1.5斤。大家不找桌子,就在渠边找块干地蹲下,连长老张和战士们挤在一起,五大员也围着盆吃,卫生员小王总把自己的肉分给体力弱的新兵,说“我在后方跑,消耗没你们大”;

- 五大员的“额外活”:他们除了干渠的活,还得兼顾本职。卫生员小王每天收工后,要给10-15个战士处理伤口——大多是被铁锹磨的水泡、被芦苇划的口子,他的医药箱里有200片创可贴、5瓶红药水,一个月就用完了;司号员小赵每天早上5点半吹起床号,上工、收工、吃饭也靠他吹号,哪怕下雨在帐篷里,也从没耽误过;理发员老周每两周在工地旁的大树下支起凳子,免费给战士理发,每次能剪12-15人,到年底算下来,他总共给全连138人理了4次发,没要过一分钱。

那会儿没什么“特殊待遇”,干部和五大员的被子和战士们一样,都是打了3个补丁的旧棉被;喝的水是从附近河沟里挑来的,沉淀后加明矾消毒,大家都一样喝。

三、最后说机会:五大员的成长,靠的是“勤快+细心”

有人说“五大员在干部身边,进步快”,但实际是“机会只给勤快人”。我们连的文书老陈就是例子:

老陈1968年入伍,文化程度是高中,负责记连队日志、整理资料。开渠时,他除了干小组的活,每天收工后还在煤油灯下把当天的任务数据、战士们的表现记下来,比如“三班小李今天挑泥30趟,帮小王扛了5筐”“卫生员处理伤口12例,其中8例是水泡”。到1970年,部队提干名额少,全团只有12个,老陈因为“工作细致、吃苦在前”,成了我们连唯一提干的——后来他去了团部当参谋,临走时把记了2年的日志交给了新文书,里面的数据、案例记得清清楚楚。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机会。当时的通讯员小吴,平时总觉得“在干部身边不用干重活”,开渠时躲着扛箩筐,文书让他帮忙整理数据,他也马马虎虎。两年后退伍,他连党员都没入上,走的时候跟老陈说“早知道当初该跟你一样勤快”。

其实那会儿大家都明白,没什么“捷径”,不管是干部、五大员还是战士,拼的都是“踏实干”。你多挖一米渠,多挑一趟泥,大家都看在眼里;你细心记好每一笔账,多帮战士处理一个伤口,机会自然会来。

四、结尾的话:那段日子的“实在”,现在还记着

现在过去几十年了,我还记得老连长说的“挖渠要挖直,做人要做实”。那会儿没什么豪言壮语,就靠一群人埋头干,把烂泥地改成了良田,把“干部带头、大家齐心”的日子过成了回忆。

你身边有没有当过兵的长辈?他们是不是也跟你聊过当年在部队“一起吃苦、一起干事”的日子?那些踏实干活的时光,是不是也让他们记了一辈子?

来源:神牛讲社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