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假中立,真右翼的扩音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6:17 2

摘要:日本共同社今天又跳出来刷存在感了。它刊登了一篇所谓“中国问题研究所”的文章,作者是臭名昭著的反华分子——远藤誉。文章里她对日本政府呼吁各国领导人不要参加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大加吹捧,甚至用上了“石破政府干得漂亮”这样毫不掩饰的口号式语言。

日本共同社今天又跳出来刷存在感了。
它刊登了一篇所谓“中国问题研究所”的文章,作者是臭名昭著的反华分子——远藤誉。文章里她对日本政府呼吁各国领导人不要参加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大加吹捧,甚至用上了“石破政府干得漂亮”这样毫不掩饰的口号式语言。

这个“远藤誉”是老右翼了,她1941年出生在吉林长春,1952年回日本,百科上虽然说她2000年后致力于中日学术交流,早年曾任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人才开发外籍顾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大客座教授等。实则此人长期利用其学术外衣推动反华叙事。

远藤誉

她在该篇文章中不仅大肆攻击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活动,甚至抹黑中国历史教育为“反日教育”,更公然呼吁日本政府应当“大胆向中国展示甲午战争的所谓真相”,并扬言【日本应该不畏惧美国或中国,勇敢地传播作为独立国家的见解和智慧。我坚信,这才是通往永不战争的未来之路。】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文章不是挂在什么边缘小报上,而是被日本最具影响力的通讯社——共同社全文刊登。要知道,共同社是日本新闻界的“中央水塔”,它的稿件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全国各地的大报小报、电视电台。它代表的从来不是某个个人的偏见,而是日本政治精英层的潜台词。


此外,共同社还是东京当局在国际舆论战中的重要武器。表面上,它打着“非营利通讯社”的旗号,宣称自己“中立客观”,实际上却常常暗度陈仓,把右翼叙事伪装成“学界声音”或“客观报道”,再通过庞大的稿件分发网络渗透到海外媒体。


共同社有一个惯用手法:


第一步,找一个“学者”或“研究员”的身份做包装,比如远藤誉这样的人物。她们的观点明明带着赤裸的政治立场,却被共同社冠以“专家意见”的名头。


第二步,在稿件里有意无意地夹带日本右翼的叙事,比如“反日教育论”“中国威胁论”“日本应展现独立见解”等。


第三步,利用共同社在亚洲乃至欧美媒体的影响力,让这些观点被二次转载,逐渐在国际社会中制造“这是学术观点”的假象。


这种做法,比起街头右翼的嚷嚷更危险。因为它不是直接喊口号,而是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潜移默化地向国际社会洗脑。某种意义上,共同社就是日本右翼的“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机器。


所以,当共同社刊登远藤誉的文章时,我们绝不能把它当作某个老右翼个人发癫,而必须把它看作是日本当局在国际舆论战中的一次试探性出击。它的目标很明确:通过话语操控,逐步重塑国际社会对二战历史的认知,为日本摆脱战败国身份、重塑军国主义道路铺平舆论土壤。


这就是共同社的危险所在——它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而是体系化的宣传策略。


另外,日本共同社选择全文刊发此类极端言论,也反映出日本当局一种深层的战略焦虑:既想摆脱“战败国”的身份桎梏、追求所谓“正常国家”地位,又无力正面挑战美国的殖民,于是将叙事矛盾转向中国等二战受害国。他们从否定历史细节着手,逐步试探国际社会的容忍度,企图系统性淡化、甚至否认侵华历史罪责,最终实现所谓“独立自主”的国家目标。


这就是他们的小算盘:先模糊侵华战争的罪责,再逐渐否认历史,最后彻底推翻战后秩序。
但日本共同社和远藤誉们低估了中国人民的记忆,抗战胜利不是某个国家的表演,而是所有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用鲜血换来的历史真相。八十年前的铁证如山,岂容他们一句“反日教育”就能抹掉?


想靠几篇文章就想掩盖南京大屠杀?想靠几句空话就想洗白731部队?想靠所谓“独立见解”就能让世界忘记侵略的血债?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们所谓的“独立自主”,说白了就是想再次摆脱战败国的身份,重新武装,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可别忘了,那条路已经被历史彻底判了死刑!


奉劝日本当局不要再纵容右翼的越界行为,如果你想退回到军国主义扩张的时代,不说全世界的受害国,单是今天的中国就能把你打回绳文时代!

#日本试图干涉九三阅兵在怕什么#

来源:神灯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