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庆坨服务区汇聚了丰富多元的商业业态与配套服务,不仅有狗不理包子、沟帮子熏鸡等“老字号”,也不乏肯德基、库迪咖啡、茶百道等热门餐饮,更少不了煎饼果子、麻花等津门特色小吃的“烟火气”,丰富的餐饮种类与口味,能够满足不同旅客的味蕾需求;此外,名品集合店、经典国货专
8月26日
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
提升改造后正式亮相
作为天津首个开放式高速服务区
可实现全绿能零碳运行
王庆坨服务区
还突破传统封闭模式
向周边区域开放
市民可以不上高速
直接到服务区
游玩、购物、休闲
真正实现了“路域内外”双向服务
津味烟火——高速路上的舒心港湾
王庆坨服务区汇聚了丰富多元的商业业态与配套服务,不仅有狗不理包子、沟帮子熏鸡等“老字号”,也不乏肯德基、库迪咖啡、茶百道等热门餐饮,更少不了煎饼果子、麻花等津门特色小吃的“烟火气”,丰富的餐饮种类与口味,能够满足不同旅客的味蕾需求;此外,名品集合店、经典国货专区给旅客带来“一站式”购物体验,让旅途成为记忆里的温馨注脚。
在这里,加油站、汽修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司机之家”宽敞明亮、设施完善,为长途奔波的货车司机提供淋浴、洗衣、休息等多项服务,让服务区真正成为过往司乘的舒心港湾。
津沽文韵——高速路上的城市会客厅
王庆坨服务区位于京沪高速K87+20公里处,改造后建筑面积扩展至约2.1万平方米,停车场面积达9万平方米,车位数量由原来的579个增加至670个,全天可接待约3万辆车次、6.25万人次旅客。
服务区内部融合古典与近代建筑风格,一侧是浸润着鼓楼文化与运河文化的古典“建筑群”,鼓楼戏台飞檐下的雕花透着津门曲艺的烟火气,而运河文脉的景致点缀在这片建筑中交织相融,让旅客可以在休憩之余沉浸在这份古典之美中;另一侧则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群”,“海河”水在桥下潺潺流淌,天津地标之一的“天津之眼”摩天轮微缩景观随着轮盘缓缓转动,让司乘人员在小憩中就可以领略到津门文化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深厚底蕴。
“津彩”骑行——高速路上的乐享空间
依托王庆坨镇“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产业基础,服务区东区建设了京津冀地区首个高速公路自行车骑行文化体验馆。体验馆以“文化+体验+服务”一体化呈现为主线,通过讲述“飞鸽制造”的历史脉络与天津工商业的发展轨迹,使骑行文化与城市工业记忆深度共鸣。
馆内骑行实物展厅、骑行精神展厅展示了公路自行车、越野车等,通过传导“骑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大众对运动的热情,让运动成为引领健康生活的新风尚;亲子互动自行车拆装区、露营咖啡、打卡交流阵地,则构建起集互动、休闲于一体的复合服务场景,可满足亲子家庭及过往旅客的多元化需求,让骑行成为旅途中的健康体验。
智汇驿站——高速路上的未来样板
王庆坨服务区还是一座“会思考”的智慧服务区。停车位智能引导系统在车辆接近时即可精准提示空位位置;智慧卫生间通过传感系统实时监测人流和使用状态,保障整洁有序;视频巡检与远程广播协同运行,为每一位旅客提供安全、舒心的停靠环境。
所有功能依托自主搭建的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平台统一接入停车、客流、安防、能源等信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终端的深度融合,实现集中调度、即时响应和精准管理,让服务区真正具备智慧化运营能力,为旅客提供更高效、更贴心的出行服务。
“绿能”新境——高速路上的低碳标杆
王庆坨服务区同步构建“全绿能”供电体系,建设光伏装机容量8.2MW、配套储能4MWh,形成“光、储、充、用”一体化的能源微网。启用后年发电量约1000万度,年用电量约300万度,可有效节约用电成本,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补能方面,服务区两侧共设立24个新能源充电桩,通过引入华为600kW全液冷超充技术,配备250kW直流快充桩,短时间即可完成20%到80%的车辆电量补给。同时,服务区还引入国内知名新能源品牌加盟充电站,可以为司乘出行提供更加多元的充电选择。
据了解,市交通运输委持续提升公路环境,今年已完成5条精品路段和7条高速公路重点路段维修整治;同时,提升服务区服务品质,除打造京沪高速王庆坨标杆服务区外,还提升改造了秦滨高速轻纺、京哈高速新安镇等7处服务区,公路运行更加安全畅通,绿化景观更加生机盎然,路域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服务品质更加优质高效,让司乘人员不仅有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更能在停歇时享受贴心细致的服务关怀。天津公路正以最美的路域环境和最优的服务水平,盛迎四海来客。
来源:津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