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乌军是在波城东北方向发动了战术反攻,成功夺占了和平村,有俄罗斯军事博主曝出乌军本次反攻获胜的重要原因,是俄军第5近卫独立摩步旅谎报军情:跟以往一样,俄军军官报告称已控制了某些实际并未控制的地段,也就是所谓的“灰色地带”,上级指挥官信以为真,结果就是防线上
今天写一下战场上的信息,事先声明一下,因为前段时间比较忙等缘故,这些信息有些滞后,还望朋友们海涵。
在战斗最激烈的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传来了好消息,《图片报》报道称,乌军已重新夺回波城全部地区,并在成功在南部边缘地区建立了新的防御阵地。
据悉,乌军是在波城东北方向发动了战术反攻,成功夺占了和平村,有俄罗斯军事博主曝出乌军本次反攻获胜的重要原因,是俄军第5近卫独立摩步旅谎报军情:跟以往一样,俄军军官报告称已控制了某些实际并未控制的地段,也就是所谓的“灰色地带”,上级指挥官信以为真,结果就是防线上的漏洞被乌军找到并利用,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17日,乌军“欧米茄”特种部队发布了一段令人感到震撼的视频,波克罗夫斯克附近一条长435米的死亡之路,被称为“波克罗夫斯克的红地毯”,俄军的摩托车纵队在这里陷入了乌军预设好的埋伏圈,炮弹、地雷、FPV无人机让这里变成了屠宰场,即便是站在乌克兰一边,看到图片和视频里那些残破的俄军尸体,依然不由得让人感叹战争的残酷。
而在波城北部的多布罗皮利亚,我看到的诸多信息都显示突入这里的俄军情况很不好,乌军一天推进达6千米,“兔子的两只耳朵被堵截并从中间被截断,而且还可能造成耳朵根子被包围”。
泽连斯基称此前突破乌军防线的俄军几乎被完全消灭,“高达90%的占领者被摧毁”;BBC等媒体则报道称多布罗皮利亚地区的俄军距离被彻底包围可能“仅一步之遥”。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说过,自2022年战争爆发至今,除了因为拒绝后撤而在马里乌波尔被围的乌军之外,俄乌两军在战场上很难被彻底包围,原因就是双方都有很强的战场侦察能力,能够赶在包围圈合拢之前将部队撤出来。
不过,多布罗皮利亚可能是个例外,目前这里仍在激烈战斗,双方都在增兵,俄军到底向多布罗皮利亚投入了多少兵力和资源,暂时还不清楚,但从最近的战报看,俄军指挥部极可能已经意识到这次行动失败,也不愿继续向这里投入更多兵力和资源,“战争研究所”(ISW)的推论认为,俄军指挥官已经放弃了这次行动,因为“俄罗斯的渗透战术似乎未能在此次行动中建立持久阵地。”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那么,陷在多布罗皮利亚包围圈或半包围圈里的俄军就只剩下了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活着回到俄军阵地的可能性不大了,俄军指挥官不愿为了救援这些残兵而牺牲更多兵力和资源。
《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发起渗透进攻的目标,是乌军重要的后勤补给线多布罗皮利亚-克拉马托尔斯克高速公路,俄军成功利用了乌军论调产生的防线漏洞。
但在11日就被乌军发现,12日,“亚速”被紧急调来这里,并设置好了陷阱,在无人机的威胁下,俄军没敢出动大量坦克和装甲车辆,而是派出了骑摩托车和踏板车的俄军试图增援被围部队,但在已占据优势尤其是战场感知优势的乌军打击下,这些增援行动成功率很低,反而是付出重大伤亡代价。
如今看,多布罗皮利亚地区基本已经没什么悬念,但有件事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就是在战斗如此激烈的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乌克兰人仍在努力工作,冒着俄罗斯人的轰炸和炮击努力工作,为这场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俄军炮击了多布罗皮利亚附近的一个煤矿,因为停电的缘故,导致150名矿工被困井下,这次炮击造成1人遇难,3人受伤,好在很快恢复供电并展开了成功的救援行动。
炮火连天,位于俄军炮兵射程范围内,不时还有威力巨大的制导炸弹砸下来,乌克兰人不仅在前线抵抗,还在煤矿里努力工作,而不是后撤到安全地区,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大概就是乌克兰人的精神吧,多挖一铲煤,就是为这场战争、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多贡献一分力量,顿巴斯矿工,汉子!
顿涅茨克一直是战斗最激烈的地区,从2014年打到了现在,看一下战场地图就知道了,尽管俄军向这里投入了大量兵力和资源,但乌军始终牢牢守卫着自己的防线,克里姆林宫也知道很难打下顿涅茨克,居然想借助特朗普通过“和平协议”,兵不血刃地拿下这里,做梦!
美俄总统阿拉斯加会晤前线,一名乌军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任何一位乌克兰总统都不会放弃乌克兰的一寸土地,而泽连斯基总统不出所料地断然否认了这一点会改变。尤其是在北部顿涅茨克地区戒备森严的地区。”
这名乌军称,俄军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超过100万人,大多数人都损失在了顿涅茨克,俄军试图攻占戒备森严的斯洛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芬兰总统斯塔布说的“抵御匈奴人的两座城市”),损失轻易就会翻倍,但无法保证一定能夺取这两座城市,“尽管克宫毫无悔意地将无数同胞送入必死之路,但他完全明白,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俄罗斯资源是有限的。”
“克里姆林宫知道,动员不仅极不受欢迎,还会加剧俄罗斯面临的经济问题。再加上乌克兰对俄能源基础设施的空袭,动员可能导致俄经济崩溃。这就是为什么克宫迫切需要特朗普。俄军无法击败乌军,至今仍只控制着不到20%的乌克兰领土。克宫要求放弃北顿巴斯地区,是因为他们未能在军事上做到这一点。拒绝遵守这些荒谬的要求是合乎逻辑的。”
《图片报》军事分析师朱利安·罗普克很直白地表示俄军的夏季攻势最终以失败告终,克里姆林宫的大部分目标都落空:
在多布罗皮利亚的突破最终失败,参战俄军要么阵亡,要么被俘;
在切尔尼戈夫、苏梅和哈尔科夫打造600千米长“缓冲区”的计划同样失败,目前俄军控制的边境地区仅70千米;
南线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前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俄军消耗大量兵力和资源,三个月内仅占领了1800平方千米乌克兰领土,占乌克兰领土总面积的约0.3%;
与此同时,乌克兰不断袭击俄罗斯腹地,尤其是炼油厂,导致俄罗斯的炼油产能损失17%,不仅减少了克里姆林宫的战争资金来源,还导致燃油供应枯竭,物价飞涨。
俄军夏季攻势失败,乌克兰军队取得了防守的胜利。
“战争研究所”也发文,认为克宫所谓“俄军必将占领顿涅茨克全境”的说法是谬论,俄军从2014年至今都没有完成这个目标,俄军只有在乌军主动撤离的情况下才可能快速控制顿涅茨克全境,按照目前的进度,至少需要数年的高强度作战。
“战争研究所”列举了俄军过去的一系列“战绩”:
从2023年10月至今的库皮扬斯克战役,俄军耗时22个月仍未完成合围;
从2024年6月至今的托列茨克战役,俄军耗时14个月仅推进了10.3千米,起始点距离2022年战线不到5千米;
恰西夫亚尔战役倒是打赢了,从2023年5月到2025年7月,耗时25个月推进了11千米;
俄军拿下了巴赫穆特,但仍在遭遇顽强抵抗;
波克罗夫斯克战役,从2024年2月至今18个月,俄军所有的迂回和包围企图均告失败。
“战争研究所”总结了俄军在东部战线的三大规律:
其一,在城市化区域,平均每推进一千米就要耗时两到四个月;
其二,要塞争夺战平均持续12个月到18个月;
其三;从2024年后到现在,俄军的战役效率比2022年下降了37%。
俄军现在在战场上的推进变得越来越难,在野外的战斗相对来说还容易一些,但在被乌军作为防线依托的城市中作战时,包括城市附近的定居点,则极为困难,很大原因在于乌军现在不缺弹药、拥有很强的战场态势观察能力以及处于防御优势,乌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不能像俄军那样搞“肉浪”攻势,不计伤亡。
不过,乌军也在采取措施改善自己的弱点,就是大量使用各种无人武器,包括但不限于无人机、地面作战机器人和无人艇,从乌军发布的大量图片和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无人武器出现在了战场上,不仅用于战场运输、侦察,还直接参战。
稍早些,乌军第93旅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波克罗夫斯科耶方向,使用搭载机枪的地面机器人成功扫荡了占据韦谢莱村的俄军,那里正是俄军本次渗透作战的突破点。
本质上来说,尽管有些搭载了AI系统,但俄乌两军目前使用的大部分无人武器都是遥控,自主能力很弱,不过,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大量实战经验的补充,这场战争很可能会让无人武器变得更加智能化,控制人员将不再具体操作,而是只下达命令并监控命令执行,到底能进化到什么地步,还是得继续观察,只是不得不感叹,战争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最大推动力之一啊!
说一些其他的事,有些滞后了,包涵啊!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8月20日报道称,黑客组织宣称通过乌军后勤部门负责人的电脑入侵了乌军总参谋部数据库,发现“乌克兰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损失了170万名军人,其中包括阵亡和失踪人员”,并给出了具体数字,2022年为11.85万人,2023年为40.54万人,2024年为59.5万人,2025年为62.1万人。
此外,黑客还宣称获得了乌克兰军情总局和乌军特征作战司令部的数据,以及所有向乌克兰供应武器的国家名单和交付的所有武器清单。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反虚假信息中心随即否认了该消息,“实际上,这完全是荒谬的假新闻,因为乌克兰自独立以来就从未有过一支170万人的正规军。截至2025年1月,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克兰军队人数为88万人。”
就个人而言,我也不相信该消息,原因有二:
其一,既然获得了这么多不利于乌克兰的机密信息,为何到现在都没有在互联网上公布?俄罗斯黑客组织会为乌克兰保密?难道不应该公布这些信息打击乌克兰的士气民心?顺便揭露到底是谁在“拱火”给乌克兰提供武器?
其二,我看到了很多关于俄乌两军损失的信息,之前写了一部分,未来有时间有机会也会继续写,但今天就不写了,只说一句话,对来自俄罗斯宣传机器的任何信息,最好多鉴别一下,甚至眼见都未必为实,就像乌克兰的那个DeepState,经常上当,因为俄军经常派出几个人拍插旗小视频,结果DeepState不经验证就说俄军进展到了哪里,不仅被骂“乌奸”,也成功让不少“特别军事行动”支持者高潮。
每个人都有脑子,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用。
8月16日夜到17日凌晨,乌克兰特种部队在库尔斯克州里尔市以北约5公里处的雷尔斯克-霍穆托夫卡公路上,成功击中了俄军“北方”集团副司令埃塞德拉·阿巴切夫中将的坐车,中将被紧急空运到莫斯科的А·А·维什涅夫斯基中央军事临床医院抢救,留下一命,但手臂和腿被截肢,俄新社和达吉斯坦州州长均已证实了该消息,这也再次证明了克宫所谓的“全部收复”库尔斯克州究竟是真是假。
阿巴切夫中将跟俄军里的很多高级军官一样都是少数民族,1968年出生于达吉斯坦,塔巴萨兰族,1989年毕业于哈尔科夫近卫高等坦克指挥学院,官运亨通,在2021年就已晋升少将,全面战争爆发后成为由“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民兵”改编而来的俄军第2军军装,2023年晋升中将,最终在俄军“北方”集团副司令位置上被打残,好事是保住一命,坏事就是要提前退役了。
此外,俄罗斯国防部证实“北方”集团司令拉平上将被免职,新司令就是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上将。
这里呢,我额外有个猜想,猜想啊,没法证实,就是俄军内部正在进行人员变动,原国防部长绍伊古一系的将军们被调整已经是现实,而拉平上将被免职,除了个人能力不行外,看起来也表明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有些问题了,格拉西莫夫这次没有保住自己的爱将拉平,是不是克宫在借此表明对格拉西莫夫的不满?
至于被打得截肢的阿巴切夫中将,也有一些蹊跷,从乌军公布的视频里,可以看出阿巴切夫中将的坐车似乎是辆皮卡,很低调,乌军特种部队到底是如何确定这辆皮卡里坐着阿巴切夫中将的?意外击中的?还是事先获取了情报?从乌军率先公布信息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问题来了,是乌军情报人员的功劳?还是有人故意泄露了阿巴切夫中将的行踪?不得而知。
只能说一句话,战争正在重组俄罗斯,包括俄军里的派系,我为什么强调阿巴切夫中将也是少数民族?相信一些了解俄军情况的朋友们应该明白了:在俄罗斯,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别指望有什么前途,这也是为啥绍伊古不当国防部长,格拉西莫夫却能在总参谋长位置上不动如山的主要原因,话说到这里了,明不明白就看您了,多琢磨一下吧。
写到这里已经将近5000字,很有很多战场上的事,来不及写了,最后,就写一件事吧,一件残忍又奇迹的事。
当地时间8月17日,33岁的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士兵弗拉迪斯拉夫被紧急送到了以伊利亚·梅契尼可夫命名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立临床医院,弗拉迪斯拉夫的状况很可怕,他的喉咙被割开了,大量失血,伤口已开始腐烂。
医院院长塞尔希·阿纳托利奥维奇·雷任科称这是自2014年以来该医院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伤员,经过手术后,弗拉迪斯拉夫活了下来,但目前尚不能说话,在后送前,弗拉迪斯拉夫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遭遇的事:
数周前,弗拉迪斯拉夫所在部队的一处阵地失守,弗拉迪斯拉夫在试图帮助战友时被俘,俄军残酷地用刀子虐待了他们,挖掉了一些人的眼睛,割掉了很多身体部位,具体我就不仔细说了,总是很残忍,很血腥,在将所有乌军战俘割喉后,俄军把他们扔进了坑里,弗拉迪斯拉夫是最后一个被扔进去的,很幸运,俄国人并不清楚只割断喉咙并不会导致人死亡。
弗拉迪斯拉夫找到个碎玻璃瓶,割断捆绑自己的绳子后爬出了大坑,“当他们割断咽喉,当人失血的时候,希望渺茫。他坚持到底了,但你要知道,区别在于他直到最后都坚信,一切都会好的”,在爬了5天后,弗拉迪斯拉夫最终爬回了友军阵地,捡回一条命。
医生们正在努力恢复弗拉迪斯拉夫的说话能力,弗拉迪斯拉夫则想见到自己4岁的女儿,然后回战场报仇。
对弗拉迪斯拉夫等人的遭遇,或许会有人不相信,不相信俄罗斯军人会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我不想跟这些人说任何话,只告诉他们一件事:
在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字后,俄罗斯政府刚刚退出了1998年加入的《欧洲防止酷刑公约》,该公约全名为《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允许欧洲防止酷刑委员会成员对俄罗斯任何关押人员的场所进行检查,包括警察局、精神病院、军队拘留所和监狱等,在退出后,《欧洲防止酷刑公约》不再对俄罗斯有任何约束。
此外,俄罗斯政府还于2022年9月退出了欧洲人权法院的管辖范围。
关于俄罗斯政府如何对待囚犯和战俘,即便是很多“特别军事行动”支持者也知道,相关视频在网上也有,对俄罗斯退出《欧洲防止酷刑公约》,我只能说克宫是装也不装了,而乌克兰则继续接受相关国际公约的约束和监督,这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最大区别之一。
不过,那些犯下战争罪行的人也别想着能逃脱惩罚,被乌克兰军队抓到还算好的,最高将被判处终身监禁,诸如2024年11月被俘的俄军士兵阿尔乔姆·库利科夫,就因为去年10月在库皮扬斯克地区彼得罗巴甫利夫卡村虐待、枪杀三名乌克兰平民而被判终身监禁;还有很多人,包括俄军和俄罗斯情报人员,则接受了乌克兰特工子弹、匕首和炸弹的制裁。
来源:HE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