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 || 一位母亲的心愿!“我死了没关系,请救救我儿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4 06:35 2

摘要:家住永宁县的刘佳最清楚答案。这个34岁的母亲,先独自扛起患神经纤维瘤儿子的治疗重担,紧接着,自己又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

当命运的苦难接踵而至

一位母亲的肩膀

究竟能扛下多少重量?

家住永宁县的刘佳最清楚答案。这个34岁的母亲,先独自扛起患神经纤维瘤儿子的治疗重担,紧接着,自己又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

开颅手术、肿瘤复发、记忆衰退、视力模糊......她在病痛中挣扎,却宁愿停掉自己的治疗,也要省下钱给不足四岁的儿子买靶向药。因为她知道,一旦停药,那个总爱钻进她怀里撒娇的孩子,可能永远失去光明。

一次摔倒

撞碎了本就艰难的生活

离异后,刘佳带着儿子住回父母家。孩子刚满一岁时,被确诊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那之后,刘佳同时打两份工,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所有的力气都用在挣钱上——只为给孩子买每月两万元的靶向药。

然而一次意外的摔倒,却宛如晴天霹雳般改变了刘佳的命运。

“抱着儿子去儿童医院,走着走着半边身子突然没了力气,怀里的孩子和我重重摔在地上。第二天,听我妈说才知道,我昏迷了,被送进抢救室。”

刘佳原本以为自己只是普通的脑水肿,做完手术就能好转。直到无意间看到母亲落在窗台上的诊断书——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我在手机上查了一下才知道,那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4级,已是晚期。”

为给刘佳做开颅取瘤手术,年迈的父母四处借钱,家中积蓄耗尽,还背上了沉重债务。然而术后一个月左右,还未等她的创伤完全愈合,复发的肿瘤与病痛就像疯长的藤蔓,再度席卷了刘佳的生活。

“我的记忆力明显下降,同学来看我,我都认不出了......”她苦笑,如今的她视力模糊、听力下降,浑身无力终日卧床,“饭也吃不进去,吃了吐、吐了吃。”

但她依然强迫自己吞咽——“为了我儿子,我想多活一天,就能多听他叫一声妈妈。”说到这儿,刘佳别过脸,肩膀微微发抖。“我怕我不在了,他半夜睡醒找不到妈妈,怎么办?”

采访中,刘佳的母亲翻出几张旧照片——那时的刘佳留着长发,笑容明媚,眼中闪烁着光彩。但为了手术和治疗,她剪去了心爱的长发。曾经,她最喜欢抱着儿子在客厅里转圈圈;如今,连简单的拥抱都变得很艰难,她担心无力的手臂托不住自己的孩子,每次陪儿子玩几分钟,就得靠在床头吸氧,她深知自己正在被病痛一点点侵蚀,但儿子,仍是她最放心不下的牵挂。

刘佳的儿子今年三岁半,活泼爱笑,总爱仰着小脸往妈妈怀里钻。可天真开朗的背后,是从小到大不曾间断的病痛。

“他打小身上就有咖啡斑,左眼也越来越肿......”刘佳哽咽道,“医生说神经纤维瘤会随孩子成长而长大,我怕他以后会自卑.....平时出门总有人议论他的眼睛,说这孩子眼睛有毛病。每次听到,我心里都很不好受。”

她停了自己的治疗

把生路让给孩子

“医生让我做放化疗,但我没去。”刘佳的语气异常平静,“家里的积蓄已经被我这病掏空了,但孩子的药不能断啊。”她查阅过大量资料,清楚地知道胶质母细胞瘤复发极快,“我是活不久的人,没关系,真的没关系......但我希望儿子能继续治疗,能拿到药,能好好看这个世界。”

目前孩子每个月的靶向药费高达两万元。她不敢想,若停了药会怎样。医生说,神经纤维瘤持续生长压迫视神经,孩子可能会失明。“这个世界多好看啊,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草是绿的......我想让他多看看。”刘佳望向窗外,“我以后是看不见了,但他得看见啊。”

这位母亲最后的心愿,不是救自己,而是有人能伸出援手,为她的孩子留住光明。

命运的暴雨一次又一次砸向这个家,可刘佳眼里的光,始终为儿子亮着。她用仅存的力气对抗肿瘤,对抗绝望,只盼有人能帮她托住孩子的明天。

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

帮这个孩子

继续看见世间的色彩

可以拨打

《直播银川》栏目热线:

每一份善意

都是照亮这个家庭的

希望之光

记者:刘昭羽 牛云铭

编辑:詹家乐

审核:申亮

监制:孙磊

近日热点短视频

来源:银川电视台直播银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