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花坛引市民打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08:00 2

摘要:秋天,长安街又一次被装点得花团锦簇,10组立体花坛已经完工亮相并成为热门打卡地。昨天下午,市园林绿化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

秋天,长安街又一次被装点得花团锦簇,10组立体花坛已经完工亮相并成为热门打卡地。昨天下午,市园林绿化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

东单路口的“黄河赞歌”花坛吸引市民拍照。 实习记者 常一鸣 摄

观照历史反映当下

本次长安街沿线布置的立体花坛共10组,东至建国门,西到复兴门,其中,东单、西单路口各布置了4组。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国门西北角的花坛主题为“珍爱和平”,复兴门东北角的花坛主题则是“美好明天”。东单路口的4组花坛体现铭记历史、纪念抗战胜利的主题;西单路口的4组花坛展现祖国繁荣、人民幸福场景,其中,东单东北角的“中流砥柱”花坛顶高最高,为10.9米。

波澜壮阔的历史,化作了主题花坛中的意象,提醒世人不忘来时路。东单西南角的“众志成城”花坛,还原了陡峭群山中巍峨的万里长城;东单东北角的“中流砥柱”花坛,塑造了巍然矗立的延安宝塔和平型关。

在观照历史的同时,主题花坛也反映了当下火热的时代。西单西北角的“乡村振兴”花坛呈现了丰收景象,助农直播间火热开播;西单东南角的“科技强国”花坛,破冰的雪龙2号、飞天的神舟二十号很吸睛。在欣赏花坛时,市民游客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幸福生活的点滴。西单西南角的“绿色生活”花坛,在景观河流和绿地中,有小朋友在放风筝,有一家人在露营,如同“荷花十里,清风鉴水”的诗意画卷。

首次应用甘蔗枣树

此次主题花坛共应用新优品种和乡土植物100余种,其中40个新品种首次亮相。来自市园林绿化科研院、市农林科学院、莲花池公园等单位培育的万寿菊“美誉”、赛菊芋“炫彩”、莲“千眼观音”等12个新品种,兼具优良的观赏性与适应性。

本市跟踪引进国际最新育种成果,评估筛选出28个耐高温湿热花卉新品种在花坛应用。此外,金姬小蜡、黄金柳、非洲凌霄等色彩丰富、株型自然高大的灌木新品种亮相花坛,营造了宝塔山等自然山体景观。

花坛中还出现了好几种粮食作物,谷子、甘蔗、枣树更是首次应用在长安街。“中流砥柱”花坛使用谷子,生动还原南泥湾开荒时期的生产场景,展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黄河赞歌”花坛种植了大片的高粱,呼应“河东河北高粱熟了”的景观画面。

花坛景观延至国庆

眼下,花坛已经成了市民游客争相打卡合影的景点。

昨天傍晚,记者在西单路口看到,立体花坛边围拢了不少人,一名身穿保安制服的小伙子录了一段视频。他告诉记者,自己在附近的大厦工作,趁着交班的时间来花坛看看,“我把视频传给老家的亲人,让他们也看看这么漂亮的花坛。”

天刚擦黑,东单东南角的“黄河赞歌”花坛被灯光点亮。当时针指向整点,“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响起,配上瀑布流水和缭绕的水雾,将保卫黄河的壮阔场景展示得惟妙惟肖。

每当歌声响起,这个被大家称为“会唱歌的花坛”前总会有路人驻足,跟着一起唱和,在歌声中回顾抗战的艰难岁月。“我昨天在朋友圈刷到了这个花坛,觉得很有新意,今天特意来看看。”一位市民告诉记者,现场观看,视觉效果更为震撼。

据介绍,纪念活动后,所有花坛不再进行大规模变动,仅对部分花坛进行要素调整和部分植物更换,花坛景观一直延续至国庆。本报记者 朱松梅 制图 耿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