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调百事 一站解千忧——甘南州合作市综治中心深入打造鲜活“一站式”解纷平台取得良好成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5:33 2

摘要:今年以来,甘南州合作市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锚定“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目标,统筹推进“四个实战化”,聚焦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倾力打造鲜活“一站式”解纷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畅通渠道、强化联动、汇聚数据、分析研判等举措,构建高效

今年以来,甘南州合作市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锚定“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目标,统筹推进“四个实战化”,聚焦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倾力打造鲜活“一站式”解纷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畅通渠道、强化联动、汇聚数据、分析研判等举措,构建高效解纷闭环,实现诉求快速响应、矛盾源头化解,群众吸附力显著增强,“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理念已在全市深入人心,成为群众解决问题的首要选择。

一扇门通解群众“薪”事

2025年7月28日清晨,合作市综治中心大门刚开,刘某某便拿着工资清单和零散的偿还记录,神色焦灼地奔向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从2023年起我就在这家公司干活,2024年开始,他们总拿‘没钱’当借口,65000元工资拖到现在!”他声音发颤,满是无奈。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周毛吉核实情况,与涉事公司负责人反复沟通。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协商,当日便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公司当场支付30000元,并出具加盖公章的承诺书,承诺剩余35000元于8月19日前结清。当工作人员回访时,刘某某难掩喜悦:“钱全到账了!多亏了你们!”这场持续数月的劳资纠纷,在合作市综治中心的高效运行下圆满落幕。

三心法“干戈化为玉帛”

2025年1月21日,满脸焦急的郭某某情绪近乎崩溃的说道:“三年了!钱拿不到,银行贷款还不上,利息越滚越多,我真的撑不下去了!”面对一触即发的危机,调解员才吉、朱雪梅、姬翔迅速启动“三心调解法”——以耐心倾听搭建情绪宣泄口,用暖心安抚缓和对立情绪,靠专业公心剖析法律关系。在为郭某某递上热茶、耐心倾听完其长达1个小时的倾诉后,调解员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文,细致梳理双方权责。同时,曾在合作市综治中心高效解决消费纠纷的另一当事人马某,听闻调解消息后主动前来配合。经过调解员连夜调解,次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160万元款项最终如期支付,这场剑拔弩张的经济纠纷,在合作市综治中心的创新调解模式下成功“化戾气为祥和”。

双轨制力促“解纷止讼”

2023年,合作市某合作社因商户徐某拖欠19.2万元两年期商铺租金,一纸诉状递交至市人民法院。通过“诉调对接”机制,这起纠纷迅速转入合作市综治中心调解程序。调解员才华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依据,既明确指出徐某违约事实,又从经营困境角度提出双方互谅方案。经过2天协商,最终敲定调解方案:徐某分三期支付租金,合作社主动免除违约金,协议同步进行司法确认。相较于传统诉讼可能长达数月的周期,此次调解将处理时长压缩80%,实现了法律刚性与情理柔性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心平、气顺”。

多元化解决工资忧“酬”

2025年4月,务工人员李某某因包工头意外身亡,3万元薪资不知如何讨要,带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合作市综治中心信访窗口。中心即刻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由信访窗口牵头,联合法院、法律援助中心、人社局、公安局组建调解组。法院与法律援助窗口为李某某梳理证据链,明确其依法享有的劳务报酬权;人社局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厘清房主王某作为工程受益人的清偿责任。调解团队采用“背靠背沟通矛盾根源、面对面协商解决方案”的双轨策略,经过三轮商议,王某最终当场支付全部工资,李某某握着签好的调解协议说:“这下终于能安心了!”

持续性调解融“冰”睦邻

2025年6月20日,一场持续三年的邻里纠纷在合作市综治中心画上圆满句号。回溯至2021年11月,徐某装修房屋时防水处理不当,致使楼下才某家卧室、客厅大面积漏水。虽经多次协商,但因赔偿金额分歧过大,矛盾始终未解。2025年6月,房屋转卖后新买家装修受阻,在派出所和街道办调解无果后,纠纷被移交至市综治中心。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先后5次实地勘查、组织4轮调解,从房屋修复成本核算到邻里情谊维系,多角度开展疏导。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的瞬间,“冰封”三年的邻里关系重现暖阳。

自运行以来,合作市综治中心接待群众11300余人次,办结事项、化解矛盾4560件,办结率96%、回访率100%,挽回群众损失4800万余元。合作市综治中心将“小矛盾”当作“大问题”对待,各部门工作人员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实现了群众从“找”综治中心到“到”综治中心的信任升级。当公安民警化身“经济纠纷调解员”,法官走出法庭变身“百姓说理人”,信访干部从“被动接访”转型“主动破题”,合作市综治中心正以创新实践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高效解纷的实效真正让群众看得见、摸的着。(甘南州委政法委供稿)

来源:陇原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