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长靶向药的耐药时间?免疫细胞疗法给出新答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1 19:21 2

摘要:2024年8月《癌症研究与治疗的技术》(《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Treatment》)杂志上,中国研究团队公布了一项小而精的临床试验结果:把“外援”免疫细胞——CD8⁺NKT细胞(又名vNKT细胞),与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

靶向药的出现将传统化疗的“地毯式轰炸”转向“精准制导”,对于患者来说有靶向药可用意味着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但是,靶向治疗虽然精准高效,但【耐药】成为医生、患者、甚至科研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2024年8月《癌症研究与治疗的技术》(《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Treatment》)杂志上,中国研究团队公布了一项小而精的临床试验结果:把“外援”免疫细胞——CD8⁺NKT细胞(又名vNKT细胞),与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联合使用,让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从7个月延长到12个月,且没有出现严重副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这种“双剑合璧”的策略延缓了耐药的出现,为患者额外争取到更多的“高质量带瘤生存”时间。

一句话看懂研究:

吉非替尼+ CD8⁺NKT细胞回输,让晚期EGFR突变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7个月延长到12个月,且无严重副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研究是怎么做的~

研究背景

耐药,靶向药的“甜蜜陷阱”

肺癌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亚洲人群中,超过40%的患者携带EGFR突变,可以用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EGFR-TKI靶向药。这类药物起效快、副作用小,却难逃“耐药”魔咒。

大多数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等EGFR-TKIs类靶向药治疗后会出现获得性耐药,并在约10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包括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1]。

过去,科学家尝试把靶向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联用,但毒性大、疗效差,多条临床试验被迫叫停。于是,研究团队把目光投向了“过继免疫细胞疗法”——把体外培养的“CD8+ NKT”免疫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直接增援免疫系统。

实验设计

2017–2021年,共19名III/IV期、EGFR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L858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完成试验。

先用吉非替尼“打底”8周,确认肿瘤未进展后随机分组:

‑ A组(8人):继续单用吉非替尼

‑ B组(11人):吉非替尼+每4周一次CD8⁺NKT细胞回输

数据结果:联合细胞治疗组VS单药组

• 无进展生存期(PFS):12个月 vs 7个月(P=0.049),延长5个月

• 疾病进展时间(TTP)同样显著延长

• 肿瘤标志物CEA:联合组曲线平稳,单药组10个月出现明显反弹

不难看出,吉非替尼靶向药治疗有了CD8⁺NKT免疫细胞的加入,不仅改善了患者因单独使用吉非替尼治疗导致的EGFR-TKIs耐药进展;CEA肿瘤指标也反映了CD8+ NKT细胞免疫治疗对患者肿瘤负荷的良好控制效果。

研究解读


CD8⁺NKT细胞为什么能“补位”成功?

服用吉非替尼等 EGFR 靶向药(EGFR-TKIs)后,肿瘤就像被“开了灯”,敏感的癌细胞可直接被EGFR-TKIs(如吉非替尼)杀死。此时,尽管肿瘤总体负荷降低,但同时,靶向药也会招来“反派”,即让靶向药耐药的癌细胞获得了优势生长机会,该癌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使新生长肿瘤对靶向药最终走向耐药。

但研究发现,在靶向药把肿瘤“点亮”后,肿瘤负荷降低的同时,把体外培养好的“CD8⁺NKT细胞”输回体内,这些免疫细胞兼具了NK细胞和CD8+T细胞的重要特征,可以非常快速地杀伤癌细胞,包括EGFR-TKIs耐药的癌细胞,还可以杀灭免疫抑制细胞MDSCs,解除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状态,为其他的免疫细胞杀灭癌细胞扫清障碍。

结论与评价

众所周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源于少量对靶向药耐药癌细胞的优势生长或新突变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类似机制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EGFR-TKIs治疗的耐药性中被发现。因此,有广谱杀瘤效应的免疫治疗被视为联合靶向药治疗的潜在抗癌有效治疗策略之一。


CD8+ NKT细胞与靶向药的联合使用为清除癌细胞,实现长期控制肿瘤提供了另一种潜在治疗策略。也许,它就是让靶向药“续航”更久的那块关键拼图。

来源: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