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人的故事|袁子婷:青春正当时 普法在路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5:15 2

摘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大街小巷,活跃在千家万户,为群众讲法律、调纠纷、解难事、护权益,他们是基层治理的“多面手”,是我们身边最亲切、最值得信赖的一线普法工作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大街小巷,活跃在千家万户,为群众讲法律、调纠纷、解难事、护权益,他们是基层治理的“多面手”,是我们身边最亲切、最值得信赖的一线普法工作者。

值此“八五”普法收官之际,“黑龙江普法”微信公众号推出“ 普法人的故事”专栏,我们将聚焦“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以及“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普法群体,用文字和事例,展现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润物无声的付出、投身普法事业的点点滴滴,共同为全民普法40年的辉煌历程献上一份独特的巡礼,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我叫袁子婷,是伊春职业学院大学生普法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入学那年,我怀揣着对法律的懵懂敬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如今,回望这一年的历程,那些与法律、与群众相遇的瞬间,恰似散落在时光里的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第一次参加校外大型普法活动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记得那是全省“法律服务龙江行”伊春站暨“林秀伊春 无法不美”旅游普法活动。阳光透过乌马河木艺广场的树叶,在宣传资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攥着未成年人保护法手册的手心微微出汗,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路过时,我鼓足勇气主动迎上去,从《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最贴近生活的条款讲起:“您知道吗?孩子在学校要是遇到欺凌,咱们可以这样依法维权……”她听得认真,临走时笑着说:“姑娘,你讲的我都懂了,心里踏实多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座小桥,把法律与百姓生活连在了一起。

活动快结束时,一位戴厚眼镜的老人颤巍巍走过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孩子,我想问问遗产的事。”他声音发颤,说家里因为老房子继承闹得不可开交。我扶他坐在树荫下,请来同行的律师一起解读《民法典》。当律师讲到“子女享有平等继承权”时,老人浑浊的眼睛亮了:“这么说,我闺女也有份?”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抹了把泪:“这些天堵在心口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看着他挺直脊背离开的背影,我忽然明白,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条文,更是能解开生活疙瘩的钥匙。

在校园里,我们的普法故事同样生动。我们大学生普法志愿服务队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同时,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将普法的种子播种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家园。

如今走在普法路上,我常想起那些被解答后舒展的眉头。或许我们做的只是微光,但当无数束微光汇聚,就能照亮寻常百姓的生活。在这束光里,有法律的严谨,更有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关怀。

这一年的普法志愿服务,是我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懂得,法律不只是法庭上的庄严审判,更是生活中的点滴关怀;更让我看到,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了解法律,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而我就像一颗小小的火种,在普法路上燃烧自己,点燃更多人心中的法治之火,照亮这个充满爱的世界,让法治之花在每个角落绚烂绽放。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