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滴一秒穿舰队,像钢针戳豆腐,原理却只是“强相互作用材料”六个字,听着像大学挂科的章节,刘慈欣愣是把它写成恐怖片。
朋友圈里总有人问:看《三体》到底图啥?
一句话,它把“人类会不会自己作死”这件事,写成了说明书。
先说硬核。
水滴一秒穿舰队,像钢针戳豆腐,原理却只是“强相互作用材料”六个字,听着像大学挂科的章节,刘慈欣愣是把它写成恐怖片。
更离谱的是引力波天线,现实中人类折腾半天只能测到一点点宇宙涟漪,书里直接拿来当宇宙广播,还逻辑自洽,不服不行。
可如果只卖弄技术,早凉了。
真正扎心的是叶文洁按下发射键那一刻——不是外星人太凶,是人对人先死了心。
后来人类搞“面壁计划”,四个救世主里三个被自己人坑死,剩下那个干脆带着地球跑路。
你看,末日来了,敌人从来不是三体人,是“我们到底信不信得过我们”。
现在连老外都跟着上头。
英译本上市那年,美国科幻论坛吵翻了:原来中国人不止会功夫,还会把宇宙社会学写成“黑暗森林版狼人杀”。
翻译刘宇昆更绝,把“古筝行动”翻成“GuZheng”直接不解释,老外照样看得头皮发麻——文化隔阂?
不存在的,恐惧不需要翻译。
所以别再说《三体》是“科幻巅峰”这种片儿汤话。
它就是把人类最丢人的小心思,和最浪漫的宇宙想象,缝成了一件不合身却谁都忍不住穿上的外套。
穿上才发现,兜里有张纸条:技术再牛,也救不了作死的灵魂。
来源:翠林间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