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配图希波克拉底:我没说过)。美国的枪支暴力有多严重?平均每天120多人死于枪击,一年600多起大规模枪击案,监狱里关着200多万人,监禁率高达千分之六,是全球监禁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甚至连不少非洲国家的犯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配图希波克拉底:我没说过)。美国的枪支暴力有多严重?平均每天120多人死于枪击,一年600多起大规模枪击案,监狱里关着200多万人,监禁率高达千分之六,是全球监禁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甚至连不少非洲国家的犯罪率都没美国高。在很多美国大城市,比如著名的巴尔的摩,治安已经彻底摆烂了。巴尔的摩的市民现在就算发生了命案,也不跟警察合作了,可以说是苛政猛于虎,警察猛于杀人犯了。那么,美国的治安究竟是怎么沦落成现在这步田地的呢?咱们今天就来细细地讲讲美国的警务系统,咱今天不讲这套系统是怎么来的,就讲讲它是怎么没的。
一提起美国糟糕的社会治安,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地下定论:都是枪支的错!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枪支管控四面漏风,基本上等同于没有管控,主打一个人人持枪,他才不乱。既然大家都有枪,那么一言不合拔枪相向,来一套美式居合在所难免。这一来二去的,犯罪率就上来了。但是,这种把治安瘫痪归咎于枪的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手里有枪难道就要杀人吗?美国是持枪不犯法,又不是杀人不犯法。对于枪支弱管控甚至不管控的国家有很多,除了美国之外,俄罗斯的枪支管理也不咋严。
还有欧洲的几个发达国家,像瑞士,芬兰,挪威,这都是叫的上号的发达国家,但是基本上也都是家家有枪,人家的治安在全世界都能排前面,大晚上的去大街上随便走都没啥问题。尤其是瑞士,一直以来都是以“全民皆兵”作为民族骄傲的,人人持枪被视为人家瑞士民族建构的一部分。人均枪支数量比美国还多,人家怎么没枪击每一天?怎么同样是持枪,到了美国,就开始变得一言不合就拔枪,甚至一言合了也拔枪?怎么茫茫多的大城市别说晚上出去吃夜宵,就连下车走两圈都胆战心惊?
再者说,还是那个问题,现代大都市,想要杀人的方式太多了,枪支只是为这种暴力提供了方便。那些在大街上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帮派成员和打家劫舍的零元购大军,他们没有枪就老实了?那怎么可能。
说白了,杀人的是人,不是枪。把治安差的责任推卸给枪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之后来一句,非我也,兵也。
真正想搞清楚为什么美国的治安崩了,还是得回到人身上。
美国的治安不是变差了,而是从来就没好过。从历史上讲,最开始形成美国的那一堆先民,他们就不是啥良善之辈。最开始,他们就是欧洲各国中比较不服管的那一批,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都是国王和政府拖了自己的后腿,如果没人管着他们早就发大财了。这些人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形成了美国的先民。那很显然,由这些人组成的国家,你还能指望他们老老实实接受欧洲那套“文明规则”吗? 当然不可能!所以美国只能选择高度自治,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社群,每个定居点自己管自己,内部的事自己解决,外人别插手。
但问题来了,社群和社群之间的矛盾谁来管?没人管,谁能把对面打服听谁的!
当年的美国人,生活在自己的镇子上,还是有法治的,有镇上的治安官管着,有法律和刑罚。但是离开了镇子到了外面,那危险系数就会直线上升。
升,各式各样的匪徒视人命为草芥,每次离开镇子去别的地方都等同于鬼门关外走一遭。小镇的治安官会不会管这些匪帮呢?管,但是能力极其有限,也就是出点通缉令,或者是能力范围之内追查一下。但是显而易见,那个年代又没有什么摄像头,匪帮在大草原上杀了个人,第二天连自己都未必找得到,案子能破的概率十不存一。
所以说啊,美国的糟糕治安是有传统的,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这样。在中部的中小型城镇内部,美国的治安其实还行,除了那种发了失心疯搞出大规模枪击案或者种族仇杀之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团体聚族而居,封闭保守但是稳定,大晚上的出去路上走走一般也没啥问题。但是在大城市,规模稍微大一点,人口稠密,民族杂居,小团体熟人社会的光荣自治就不起作用了,需要依靠超越小团体的大政府力量的时候,社会秩序就会变得崩坏,就开始枪击每一天了。
像巴尔的摩,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矶,佛罗里达,你能叫的上名字的美国大城市基本上都是罪恶都市,人家从大清同治年间就开始黑帮肆虐,已经成了人家城市文化的一部分,黑白两道平分秋色。咱们作为中国人经常理解不了为啥美国人对恶劣治安的忍耐力这么强,外面三天两头叮叮当当枪战还能跟没事儿人一样生活,我这么一说您可能就理解了,是的,人家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已经习惯了。
然而,尽管美国先天就有治安混乱的传统,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崩坏跟崩盘还是有区别的。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治安是在从崩坏走向崩盘。在二战之前,美国总的社会秩序大体上还算稳定,虽然黑帮匪患横行,但多数百姓还是好的,社会矛盾还比较缓和。基本面还算稳,那些坏人最多也就在某些城市和特定街区横行霸道,不至于影响全国。二战胜利后,借着二战胜利的东风,美国度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切欣欣向荣(此处应配一段《猫和老鼠》愉快打闹的画面),社会矛盾也被掩盖了下来。一直到了60年代,美国的种族矛盾持续激化,盖子终于捂不住了,最终在1967年迎来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骚乱——底特律暴动。
这场暴动又称“第十二街暴动”。底特律有一条街叫第十二街,当时警察去扫荡这里的一间无牌照酒吧,借着这个由头,酒吧的支持者及旁观市民与警方发生冲突,随后进一步演变成美国历史上最多人死亡的暴动事件之一,事件持续5日,导致了43人死亡,467人受伤,超过7,200人被捕,以及超过2,000座建筑物受破坏,仅次于南北战争期间,纽约城的征兵暴动,以及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
这显然已经不是普通的市民了,必须要出重拳。当时的密歇根州州长乔治·罗姆尼为尽快平息暴乱,下令密歇根州国民警卫队进入底特律,并要求总统林登·约翰逊派遣陆军入城。从这一场硬仗开始,美国警察跟黑人群体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美国的社会治安大混乱被彻底摆在了台面之上。从那之后,美国的社会矛盾就开始滚着雪球地增大,最终让警务系统彻底控制不住局面,形成了现在的一地鸡毛。
有人说,美国社会治安差,那一定是美国警察的重拳还不够大力。只要继续增加警力,还怕犯罪分子不屈服?可是,现实没有那么简单。真实的美国社会中,美国的警力不可谓不充足,执法不可谓不大力,但是警察和犯罪分子两方却仿佛左脚踩着右脚螺旋上天,形成了恶性循环,继1967年之后到现在已经酿成了几百次骚乱,甚至能总结出标
准流程,套公式了,问酿成一个标准的美式骚乱,拢共分几步?
第一步:火星点燃。
某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儿,比如警察暴力执法,激怒底层黑人,然后双方在街头展开对线,互不相让。
第二步:冲突升级。
在混乱中,暴徒打死打伤几个警察,警察怒了,增派人手,继续对线,局势升级。更多警察加入战场,更多暴徒受伤或死亡,矛盾越滚越大。
第三步:零元购登场。
正在双方激情对线的时候,一群职业犯罪分子趁乱混进来,大开“零元购”模式,打砸抢烧,把城里的商铺洗劫一空,这个城市的这片区域就算是打烂掉了。
第四步:媒体下场。 这时候,精华来了,美国名义上叫“第四权力”,实际上是第一权力的媒体大爹正式下场参与,开始对骚乱全程直播,把地方冲突一键升级成全国性事件。
第五步:连锁反应。 美国的种族矛盾本来就极其敏感,根本没人关心事实真相,这时候全国各地的人纷纷上街“遥相呼应”,在其他城市原样复刻警民冲突,一夜之间蔓延成全国性暴动。
第六步:军队镇压。 当局无计可施,只能出动国民警卫队,甚至军队,暴力镇压。表面上看,镇压完了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其实只是给下一场更大的骚乱积累干柴,等着下一次爆燃。
其实,美国政府不是没有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也不是不知道一味的出动空输部队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洛杉矶大骚乱之后,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很快出台了一部《科纳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暴乱频仍的根源在于种族对立,而种族对立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缺乏社会管理和投入的贫民窟才是酿造混乱的万恶之源。报告的结尾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两个社会,一个是黑人,一个是白人。它们是分离而不平等的。白人社会对贫民窟有着深深的责任,白人的制度创造了它,白人的制度维持了它,而白人的社会对此表示默认。
那么,这样的现状究竟该怎么解决呢?科纳报告里面其实人家说的非常清楚,那就是扶贫攻坚!包括给贫民窟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增加教育投资,住宅补贴,加强社会服务。总而言之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你整天镇压有啥用?把经济搞好了,大家都忙着上班,谁还有精力去闹事啊?
这个道理,在咱们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天经地义,然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却把这份科纳报告给冷处理了,根本没拿出来用。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美国当时正忙着越战,没钱,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细想一下还是说不通,因为扶贫这点钱跟打仗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你做生意两千万都投进去了,然后你跟我说你要省二百块钱烟钱,这不合理。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的主流人群,发自内心地不接受这种扶贫。说白了,美国还是非常强调自由主义的国家,你日子过得不好是你自己没本事,然后你跟人家辛苦工作的主流群体,中产阶级收税去扶贫,我凭什么给你交钱?你这么搞,又是大力兴办教育,又是提供社会治理,跟那些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区别?所以,任何美国政府如果真敢大搞扶贫,那一定会失去一大批选民,而且还都是有钱人、中产阶级这些社会中坚力量。既然如此,谁还敢推?直接装没看见就完事了。
另外,我们也知道,扶贫攻坚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扶贫先扶志,扶志那就要从根本上改造一个人,那可是需要整整一代人才能实现的事情。你1969年开始给一个地方扶贫,高强度投入一代人,扶到1996年能给这地方扶起来,那都算你政府效率高了。而美国政府一届就四年,最多八年,八年对于扶贫这件事来说跟洒洒水是一样的,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效果,那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谁还干啊。
到最后,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被简化成了俩事儿,一是发点食品券,吃的喝的,你看我给你发吃的了啊,可别说美利坚心里没你们。二,再加警察,继续镇压。如果没压住,就说明压力还不够大。贫民窟的犯罪问题被美国官方严格地定义在了治安层面,贫民窟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变成了警察扫荡的主战场。而真正的问题,社会的不平等,则完全变成了一个提都不能提的问题。
在这套指导思想下,美国警界出现了一位奇人,名叫威廉·约瑟夫·布拉顿。他曾经在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这三座超大型城市都担任过警察局长,可以说是美国警界的风云人物。他有一套著名理论,就是破窗效应。这理论说啊,一个房子如果没有破窗,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好好保护。但是如果有一个破窗,那么很快别的窗户也会被手欠的小孩干碎。那么这套理论应用在治安层面,就是说,一个社区里,假如大家犯了小罪没人管的话,那么很快大家的道德标准就会急剧降低,从而滋生重大犯罪。所以,作为警察,必须狠抓小罪,零容忍,从源头上掐灭犯罪苗头。
这套理论你说对不对呢?其实也不能说不对,现实确实是这样。俗话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今天抽大麻不治理,明天大家就会去尝试其他成瘾物。今天小偷小摸不严打,明天就会有更多的人入室抢劫。这个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小罪也该管。
但是,具体到美国,尤其是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这种大城市,你这套理论恐怕就不能这么生搬硬套,教条主义是要害死人的。为啥呢?因为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啊。这些美国的大城市,在治安上已经积重难返了。尤其是在一部分比较贫穷的区域,可以说这些小来小去的犯罪已经成了的普遍现象,人人都多少犯过点。你所谓的惩罚轻罪者,到头来就意味着你要惩罚这里的所有人。说白了,这一个城市里几十万上百万人都犯过罪,小偷小摸,沿路抢劫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你难道要把半座城市都抓进监狱吗?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了贯彻落实他的“破窗理论”,布拉顿局长干脆直接给手下制定了一条简单粗暴的“抓人新规”——“怀疑即拘留,不需要证据。这样一来,抓人的门槛大大降低,只要看到街角几个人不三不四地站那聊天,诶,那就可以抓人,证据可以后补,反正贫民窟的人谁没犯过事儿?
在这样的打击面下,布拉顿局长治下的城市彻底蜕变为了大战场。警方和贫民窟民众之间,完全变成了战场上对垒的双方,而不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了。
警方怎么看贫民窟? —— “这片地儿就没一个好人!”管你是从邻居家偷了只鸡,还是抢了个银行,反正都是贼,先三棍子打碎你的英雄气。
贫民窟的居民怎么看警察? —— “这帮官老爷根本不管治安,他们就是冲着干我们来的!”警察局里没有一个好玩意儿!
就这样下来几年,美国这些大城市的治安越来越糟糕,这自不必说。现在,连警民关系也彻底没救了,二者之间彻底变成了敌我矛盾。在之前,贫民窟里发生了命案,还是会有人报警的,比如半夜偷偷跑到公共电话亭给警察打电话,说我看到了,是谁干的。现在呢,压根没人报警了,因为都知道这些当官的比杀人犯还可怕,他们来了连我们也一起抓了。警察呢,已经没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了,都是住在城外,白天来贫民窟这边上个班,晚上开车回家,双方除了互相甩棍和枪战之外再无往来,彻底进入了部落械斗阶段。
这样的故事螺旋发展到现在,美国的情况我们已经完全能够想象了。
在巴尔的摩,底特律,许多个这样的城市,治安事实上已经完全失控。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来这些地方,事实上连下车都不敢,更别说去大街上走走了。任何想要正经过日子生活的人,其实别无选择,就是不断地搬离这些城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起视四境,而贫民窟又至矣,留给日子人安心生活的城市越来越少了。
如今,美国的治安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已经彻底卷入了美国的极化政治,成为党争的又一个战场。
之前的节目里我曾经讲过,现如今的美国社会就是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两伙,左派就往死里左,右派就往死里右,双方针尖对麦芒,不决出个你死我活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到了治安问题这里,情况也是一样,就必须分成两伙。一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美国传统右派,认为这些贫民窟里的混子纯粹就是天生坏人,自己不努力,把日子过得一团糟,回头就开始危害社会,警察你就一秒六棍往死里抽就完事儿了。
另一派呢,那帮白左更离谱。就说,哎呀,这都是社会迫害的产物,他们这些劫匪强盗强奸犯杀人犯,那都是被你们主流社会给逼的,你们没有权力指责他们,就应该允许他们零元购,把零元购不犯法的门槛从950美元提高到1500美元再提高到3000美元,砸车随便砸,抢劫随便抢,这样才能让主流社会替他们赎罪啊。
美国系列做了这么多期,做到了今天,有句话我不得不说,或许这句话也是我在替很多和我一样困惑的观众说出来的。那就是,做人,真的就必须这么魔怔吗?看待问题,就真的一定要那么的二极管吗?不极端的中庸的生活,难道不好吗?
噢,要么,这些贫民窟的暴徒混混,就必须是天生的坏人,丝毫不值得怜悯,面对他们就必须除了暴力只有暴力。要么,就必须完全是社会的错,犯法的人就必须一点错都没有,主流社会就要任由他们抢劫,生活在恐惧当中。总之就是必须二极管,一条道走到黑,是这样吗?
这种二极管理论实在是令人无奈得发笑。就我个人而言,我实在不理解美国的政治光谱为何就一定要极化到如此地步,以致于人民之间视若仇寇,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要站在最极端的一边去攻击另外的最极端的一边。这究竟是何苦呢?就算大家的认知有所差别,可是社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个工程问题,是跟换电灯泡一样的,有个科学的解决方案的。为什么就不能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踏踏实实地把社会治理做好,把教育做好,帮贫民解决一些就业岗位,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问题,或者至少是缓解问题,哪怕是掩盖问题也行啊。为什么就一定要借题发挥,然后左右互搏,把一切社会问题都玩成极地大乱斗?斗到最后,积重难返,问题解决不了,而且再也不可能解决了,社会矛盾也变得无比激化,最后形成每个人与每个人为敌的大战场。这究竟是图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想不通,我是真的想不通。或许,人与人之间的无限偏激化,极端化,就是美国社会模式的必然吧。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各位观众自己来思考。点赞关注不迷路,跟着曹工看世界。我们下期见。
来源:尖峰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