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2025年种草大赏的专家评审,我在众多参赛案例中看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增长的沃土——谁能洞察具体的人,谁就能种出品牌长青树。参与了终审案例的现场评审,我体会到的10个品牌营销的微观趋势,每一条都对应真实案例,看看品牌如何利用这些趋势实现增长突破。
文 | ivy
“只对产品有理解是不够,还要理解产品背后人的情绪、场景、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是小红书CMO之恒在2025种草大赏上的寄语。
作为2025年种草大赏的专家评审,我在众多参赛案例中看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增长的沃土——谁能洞察具体的人,谁就能种出品牌长青树。参与了终审案例的现场评审,我体会到的10个品牌营销的微观趋势,每一条都对应真实案例,看看品牌如何利用这些趋势实现增长突破。
小众需求也能撑起大市场
在小红书,细分人群的“小需求”正成为品牌大的增长点。找到空白细分市场,往往就能跑出黑马品牌。
例如,全场大奖得主“一颗大™”聚焦高品质番茄,通过灵犀数据发现“小串收樱桃番茄”在站内“高需求且低竞争”,果断选品切入,结果一炮打响:不仅在小红书赢得好口碑,还顺利挺进盒马等线下渠道,全年全域销量冲上10亿元。
又比如,海信洞察到年轻人对电竞电视的搜索量猛增80%。于是把营销预算瞄准过去忽视的“游戏电视”人群,邀请游戏博主用“每根猴毛都清晰可见”这类接地气的描述展示电视效果,成功打动了电竞爱好者。结果,海信E8Q Pro电视以不到千万的预算撬动了超8000万GMV销量。
可见,只要抓住一个细分痛点,小红书能把小众爱好养成大生意:从意面酱到樱桃番茄,从电竞电视到骑行雨衣,都有机会在这里开花结果。
卖功能不如卖生活方式
今天的消费者买的不只是产品功能,而是生活方式和情绪价值。
小红书上的品牌种草,越来越强调场景化、生活化,给产品赋予新的意义。例如,电视不再只是看新闻的家电,而摇身变成提升游戏体验的“外挂神器”,一款电视因为能满足玩家情感共鸣而溢价。再比如,传统日用品通过重新诠释用途焕发新机——蜡烛不是照明工具,而是营造氛围的道具;厨房水槽可以拿来醒花;汤圆不仅是食物,更是祈福象征。
这些案例说明,在内容社区里“场景即营销”:品牌与其死板宣传参数,不如展示产品如何融入美好生活。
正如一句话所说:“卖货不如卖生活”。当品牌把产品故事融入用户向往的生活方式,自然更有吸引力。功能可以被模仿,生活方式却独一无二——谁能讲好生活方式的故事,谁就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品牌的价值。
用户说要啥,品牌就造啥
在小红书时代,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品牌的“产品经理”。
用户的声音成为品牌创新的风向标。今年大赏上最让人拍案的,是海尔总裁亲自下场听取网友建议的故事:今年两会期间,海尔CEO周云杰入驻小红书引发热议,有用户在评论区大胆“许愿”想要一款“三筒分区洗衣机”。没想到海尔火速响应,集中研发资源真的推出了这款新品。
周总裁的账号一时间成了用户需求的“许愿池”,大家发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居然能成真。这波操作不仅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还带动了海尔洗烘套装、洗鞋机等一系列“懒人家电”的热销。
可见,当品牌尊重并迅速兑现用户诉求时,用户也会用真金白银回报。类似的思路在母婴行业也盛行——小红书母婴策划负责人光明透露,“种草从产品研发就开始了”,许多母婴品牌在产品上市前就通过小红书搜集用户反馈、调整卖点,缩短研发迭代周期。
把用户当伙伴,共创产品,不仅提升了品牌口碑,更大大提高了新品成功率。毕竟,没有人比用户更懂自己要什么,把用户当老师,品牌才能少走弯路。
在具体场景中找人群
“看见具体的人,爱具体的人”是小红书种草成功的密码。
过去品牌喜欢按年龄、性别给用户分组,如今远不如按生活场景和细微需求来划分有效。例如户外服饰品牌伯希和(PELLIOT)就不走寻常路,它通过小红书灵犀平台挖掘出了各种场景下的穿衣痛点:上班族冬天通勤怕冷、骑车上下班怕淋雨……针对每一个具体场景,伯希和都开发或推荐相应功能的服装,把方案直接种到相应人群面前。
结果用户纷纷感叹:“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吗?” 伯希和正是用这种场景化、定制化的沟通打法,赢得了口碑和销量的双丰收。
再比如,一些家电品牌发现,与其生硬地按“男性用户”“女性用户”分类,不如针对“租房党”“宝妈群体”“夜跑族”等具体生活场景去调整内容,更能击中要害。当品牌广告出现在恰如其分的情境中,比起千篇一律的人设标签,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小红书的无数笔记、评论其实藏着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密码,只要品牌细心洞察这些微场景,就能精准找到新用户、拓宽新市场。
真诚种草,口碑自己会生长
在小红书社区,“真诚”比“技巧”更能打动人。今年很多案例都证明,让用户自发为你说话,比品牌自说自话管用得多。云鲸(智能扫地机器人品牌)就是榜样之一。它深知小红书用户讨厌生硬广告,所以在KOL合作中充分尊重博主的创作风格,只提供产品事实,不强行“念稿”。结果,博主们产出的内容真实有用,读者信任度极高,纷纷跑去下单。
云鲸CMO透露,他们甚至会找跨圈层博主合作:比如让一位护肤达人@卢大牛顺带推荐云鲸扫地机,乍看不搭界,但她粉丝里“爱家控”人群标签高居第三,非常匹配云鲸目标用户。
这种出其不意的真诚背书反而效果拔群——年轻女生听喜爱的美妆博主夸一款扫地机“真的省出了约会时间”,往往比看家电评测更心动。依托无数普通用户和KOC的分享,云鲸上市三年就在激烈的扫地机市场杀出重围,占据近20%份额。同样,在母婴、美妆等赛道,品牌们也放下身段,让用户用口碑为产品作证。
再比如松达这样的国货婴童品牌,因为采用传统松花粉配方安全温和,赢得无数宝妈在小红书自发分享,好评笔记铺天盖地,最终把“小众偏方”变成了宝妈圈必囤爆款。事实证明,在小红书“种草先种心”:你的内容态度真诚、产品过硬,用户就愿意免费替你安利,品牌自然越传越火。
小红书正在孵化新品牌
在小红书,从0到1崛起的新品牌越来越多。今年种草大赏的获奖名单里,新锐品牌比比皆是,甚至诞生了“全靠小红书起家”的创业传奇。比如新消费品牌beU,一款主打女性需求的安全套,完全依托小红书口碑起盘,上线不到一年站内成交额暴增4300万,成为同品类小红书销量第一。再比如“一颗大”高端番茄和空刻意面等品牌,创立之初默默无闻,却在小红书凭借独特卖点和内容运营迅速聚拢大批粉丝,“野蛮生长”到让线下大型渠道主动伸出橄榄枝。
这些案例说明,小红书已成为新品牌的孵化器和放大器——好产品在这里能被加速看见、加速成长。小红书不仅有3亿活跃用户的庞大土壤,更有灵犀、蒲公英等一整套商业工具为新品牌赋能,从洞察选品、达人匹配到投放转化,全链路保驾护航。只要“种子”足够好,在小红书这片沃土就“不愁长不大”。
有业内人士感叹,小红书正在造就一批批下一个Swisse、下一个完美日记。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善用小红书,新品牌也能快速破土成树林。
“她经济”崛起,敢于触碰禁区
抓住女性,就抓住了消费半边天。女性消费力量在小红书上正全面爆发,品牌唯有真正洞察并尊重“她需求”,才能脱颖而出。
今年不少获奖案例都聚焦于此:一方面,品牌纷纷投其所好地提供女性视角的产品和内容;另一方面,曾经的营销禁区也在小红书被大胆打破。beU避孕套就是标志性案例,传统上情趣和避孕用品行业的营销多以男性为中心,而beU反其道而行之,深挖女性在两性健康中的实际需求,比如更舒适的体验、更安心的成分等,在小红书上用大白话和科普态度与女性用户沟通。结果,不仅成功俘获了女性消费者的信赖,更带动男性用户一同关注产品品质,短短时间做到站内销量NO.1。
再看海外营养补充剂品牌Swisse,其在华增长的秘诀同样离不开“小红书+她力量”。
Swisse通过聚焦年轻女性关心的健康与美丽议题,将原本严肃的保健品推广玩出了时尚感:例如联手小红书打造“时髦精有一套”话题,把营养保健融入潮流生活。这种贴合女性审美和生活方式的营销,让Swisse实现了销量与口碑双丰收——2023年品牌在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7.4%,小红书站内成交额同比猛增141%。
由此可见,无论是像beU这样细分女性私密需求,还是像Swisse这样把健康品变身时尚单品,谁能读懂新时代女性,谁就握住了增长的金钥匙。女性消费者需要被看见、被尊重,她们的力量足以催生新品类蓝海,也足以让一个百年品牌焕发新春。
聚焦爆品,用一招撬动增长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与其撒网推十个普通产品,不如打造一个现象级爆品。
今年的参赛品牌都在思考:有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打法?阿芙精油的案例给出了答案。面对护肤油赛道竞争激烈的局面,阿芙没有四面出击,而是和小红书营销实验室一起深挖数据,精准锁定“高端抗老精华油”这一蓝海。
他们果断砍掉繁杂的产品线,集中火力打造“十一籽精华油”这一明星单品,专门满足干皮、敏感肌人群的抗老刚需。接下来阿芙展开了一系列种草组合拳:先在小红书种草蓄水,再用直播爆发转化,最后以用户口碑持续发酵。事实证明这一战略非常奏效,在小红书平台,阿芙一度登上美妆护肤品牌销量榜第1名、全品类销量榜第4名,明星产品十一籽精华油在直播期搜索热度达到赛道TOP1,获得2.2亿次曝光。不仅销量井喷,阿芙的品牌形象也彻底翻红,从老牌精油厂商跃升为抗老护肤的先锋。
这个案例凸显了新品类爆品战略的威力:先用数据找准一个细分空白,再集中资源把产品做到极致,并通过小红书的内容生态实现口碑引爆。
当一个品牌的某款产品在用户心智中成为品类代名词时,增长也就水到渠成了。越来越多品牌意识到:“拳头产品”打天下,比产品大杂烩更能赢得用户记忆。聚焦优势资源打造爆品,已经成为品牌在小红书实现突破的高效路径。
种草到成交,闭环越拉越短
过去“种草”停留在品牌心智层面,但如今在小红书,从种草到下单正在无缝衔接。本届种草大赏上,“种草闭环转化”成为热议话题:品牌不再满足于用户点个“收藏”就算成功,而是通过产品和工具创新,直接把兴趣转化为销量。
小红书今年上线的“种草直达”功能正是为此而生——它让用户在被种草后一键就能跳转购买,大大缩短决策路径.护肤品牌敷尔佳在618期间尝鲜了这一玩法,效果惊人:他们将站内种草内容与“种草直达”购买链路打通,实现3个月内带来超千万的新增生意,投放ROI高达3.5,比单纯种草提升了28%。敷尔佳凭借这套“内容+转化”组合拳,成功突围面膜红海市场,站外天猫旗舰店新增客流有一半来自小红书种草。
不仅美妆,大健康、母婴、家电数码等行业用好闭环转化也收获颇丰。品牌增长进入“短闭环”时代:看到笔记当下种草、当下下单,几乎零时差。正如beU这样的小众品牌,通过小红书闭环电商一路飙升为细分类第一,就是明证。当然,实现闭环不仅靠平台工具,还需品牌自身准备好供应链、服务和口碑,才能把种草流量真正转化为生意。可以预见,谁能更快、更顺畅地承接住种草之后的购买行为,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
内容跨界出圈,品牌自带流量
在小红书,最好的广告不像广告。品牌通过跨界合作、娱乐化内容,往往能出其不意地“出圈”引爆关注。
OPPO今年的一个种草案例就很吸睛:他们不是简单罗列手机卖点,而是和插画作者合作推出了一篇漫画笔记。漫画中虚构了4种不同类型用户的日常,用生动故事展现OPPO手机如何融入各种生活场景。这篇创意笔记发布后反响热烈,为品牌带来了300多万的新增人群资产,换言之,大批原本不了解OPPO的新用户通过看漫画被圈粉了。
同样,Swisse在营销上玩出了新花样:它与时尚、美妆KOL联动,把营养保健话题包装得时髦有趣。例如在小红书发起“时髦精有一套”挑战,让达人分享“包里有什么”时巧妙露出Swisse维生素,潜移默化中强化了“精致女孩都在补充营养”的印象。这种跨界内容让品牌调性更加鲜活,也触达到平常难覆盖的新圈层用户。再比如,凡士林这样的经典品牌则搭上社交媒体DIY护肤趋势,在小红书上鼓励用户分享“凡士林妙用”——什么唇膜、护发、修复小裂口,一罐凡士林玩出十种花样,俨然成了潮流单品,成功勾起年轻一代的兴趣。
可见,品牌越敢突破固有圈层,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讲故事,就越容易实现破圈传播。当用户因为你的内容本身有趣而自发传播,品牌也就自带流量属性了。在小红书这个内容社区,营销即娱乐,跨界玩内容才能让品牌价值最大化破圈。
以上10大趋势,折射出2025年小红书生态下品牌增长的新思路:从用户出发,以内容为桥,短链路转化,长周期经营。这些案例既有实操方法,也传递出一种理念——好产品+懂用户+会内容 = 品牌长期主义。正如小红书所倡导的“看见具体的人,爱具体的人”,只有真正走进消费者生活,品牌才能收获长久的喜爱与生意。
结语:面向未来,给品牌方留下三问:
1、当消费需求越来越细分多元,下一个属于你的“小众爆点”在哪里?你的品牌是否真正看见了那些被忽视的具体人和具体需求?
2、当“种草即成交”成为新常态,你的品牌是否准备好了打通内容到购买的闭环,让每一次种草都清晰转化为增长?
3、在“我要我觉得”的新生代消费心态下,你的品牌价值是否融入了用户的生活方式?未来,你将如何定义自己的存在意义,让消费者发自内心认同并参与进来?
请带着这三问重新审视你的品牌种草战略。因为唯有跳出旧思路,才能种下新增长的种子。
来源:Morketing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