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平桥区医疗专家下乡“赶集”点亮乡村健康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19 17:18 3

摘要:在信阳市平桥区,一场旨在打破城乡医疗资源壁垒的暖心医疗变革正悄然上演,将优质医疗服务的火种播撒至乡村的每一寸土地。在信阳市平桥区卫生健康委的精心谋划下,龙头医院医疗人才下乡、服务下沉,让便捷就医走进现实。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毛云生 通讯员 甘国勋 周帆

在信阳市平桥区,一场旨在打破城乡医疗资源壁垒的暖心医疗变革正悄然上演,将优质医疗服务的火种播撒至乡村的每一寸土地。在信阳市平桥区卫生健康委的精心谋划下,龙头医院医疗人才下乡、服务下沉,让便捷就医走进现实。

今年年初,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平桥区中医院、平桥区妇幼保健院的业务骨干迅速集结,组成18支医疗专家团队下沉辖区内各个基层医疗机构,开启了巡诊与对口支援的暖心征程。活动首日,群众慕名而至,提前挂号,在各巡诊科室门诊前排起了长队。医疗团队一落脚,便迅速与支援单位深度交流,依据当地的“疾病谱”、医疗短板,毫无保留地亮出各自“绝技”,手把手开启 “传、帮、带” 的知识传承。

又到了巡诊日,平桥区平桥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已经有不少前来理疗的群众。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科专家马志伟坐在诊台前,目光专注,耐心地为群众驱散病痛阴霾。那些被颈肩腰腿疼、关节疼长期纠缠的患者,在他的悉心诊疗下,不仅得到了精准治疗方案,更收获了个体化的健康生活指南,一条“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理想就医新通道就此打通,为群众的健康管理勾勒出清晰路径。

随着洋河镇、查山乡两家120急救站相继投入使用运转,乡镇卫生院迎来发展新契机。为让急救站高效赋能,医疗专家团队入驻后现场搭起业务培训课堂,你一言我一语展开技术研讨。针对急诊科建设,专家们更是开启一对一帮扶模式,与当地医护人员长谈,在共建科室、资源共享、传帮带教、双向转诊等关键环节逐一敲定细节,为基层急救注入力量,补齐偏远乡镇的急诊急救短板。

平桥区肖店卫生院在本次帮扶中新建了口腔科,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朱强挂帅,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和多年积累的临床智慧,从科室的空间布局巧思,到设备选型升级的精挑细选,再到人员培训的倾囊相授,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严格把关,一套科学严谨、贴合实际的口腔门诊管理体系应运而生,让肖店卫生院口腔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而在甘岸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设立虽早,缺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医疗专家黄阳凭借丰富临床经验,三两下精准定位“病源”,在他温和言语的安抚下,患者紧绷的神经逐渐松弛,随后娴熟运用根管治疗技艺,直击牙髓腔内的感染病灶,让老人们重新绽放笑颜,尽享美食之福。

巡诊专家队伍涵盖急诊科、骨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中医科、介入科等诸多领域,专业齐全。在胡店乡卫生院,市四院呼吸内科张梅香开展标准化教学查房,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诊疗计划制定进行规范示教,提升受援科室年轻医师临床思维与诊疗能力。在平昌关镇卫生院,年过六旬、身患多种慢性病的王大爷足不出户,就在自家门口挂上了三级中医院的“专家号”。巡诊的区中医院中医科专家望闻问切,开好良方之余,还拉着王大爷的手,轻声叮嘱:“平日里多吃些粗粮,那些重油重盐的食物可得少碰,鱼虾等也得谨慎着吃,身体才能硬朗。”这般贴心关怀,暖了王大爷的心,也暖了整个乡村。

邢集镇地处偏远,为更好服务“一老一小”群体,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两家医院针对镇上人口结构,对邢集乡卫生院的妇产科、心血管内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医疗专家通过门诊坐诊、业务学习、带教查房、病例讨论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帮助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科室规范各项诊疗工作,为全镇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也为基层医生开辟了宝贵的学习途径。

“自从专家们动起来,咱这儿可真是大变样!医护人员有了交流提升的好机会,群众看病也是真方便真实惠。现在每逢诊疗日,来的人很多,大家都直竖大拇指。”受援的医疗单位感慨万千,话语中满是感恩与奋进的力量。这一场医疗专家下乡的善举,正如同春风化雨,润泽着平桥乡村大地,让健康之光熠熠生辉,照亮乡村群众的美好生活之路。

来源:河南经济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