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列夫·托尔斯泰有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在家里能过得幸福满足的人,通常都是少计较、多包容,日子才能过得顺。
可不得不说,现实中有很多人却习惯把最好的脾气留给外人,最差的情绪倒给家人。
然后因为一点琐事,就能燃起战火。
最后耗光了耐心,也冷掉了人心,使得整个家的气氛都不对了。
计较越少,温暖越多
唐朝有个叫李景让的官员,其母亲郑氏早年守寡,家境贫寒。
有一次,家里修墙时意外挖出一罐钱。
兄弟几个都高兴极了,觉得终于能过上好日子。
郑氏却平静地对儿子们说:“不劳而获,恐招灾祸。”
她当即命人把钱埋回原处,一点没留。
身为母亲,虽然知道家境清寒,很苦很难。
但是自己从不抱怨清苦,也从不眼红横财。
也正是这份豁达和坚韧,让她的三个儿子在后面全都成才为官。
塞涅卡说:“如果我们总是斤斤计较,生活将充满无尽的痛苦。”
言下之意,就是知道放下小事,才能看清大局。
尤其是对于一个家,若大家纠缠于蝇头小利,就会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
包容家人,谈不上软弱,也不是放纵,而是把能量留给值得的事,带着大家一起向上成长。
对于自己的家人,千万不要因为小事,就搞得大家鸡飞狗跳,因为琐事,就把大家折腾得疲惫不堪。
而是懂得少计较,不纠缠,少折磨。
情绪稳定,家风自和
古罗马有一位老加图,以严厉固执闻名。
有一次,儿子跑步摔倒了,满身是泥哭着回家。
加图没有责骂,反而哈哈大笑。
他这般说:“你将来是要做统帅的人,怎能被一跤绊住情绪?”
他从不因小事动怒,始终冷静从容,一眼看穿事物本质。
而恰恰是这种情绪上的稳定,也成就了往后整个家族的精神底色。
苏格拉底曾说:“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它将控制你。”
确实,情绪这东西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事实上,只要我们能慢下来,静下来。
然后,耐住性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先稳得住情绪。
那么慢慢地,情绪就会给到自己这么一种感觉,像流水一样自在舒缓,惬意地流淌在全身。
而一旦极为容易情绪化的话,那么情绪无疑会成为亲情的腐蚀剂。
于是,家里一遇到什么事,动不动就靠吼叫、冷战、翻旧账来处理,直至把家人越推越远。
真正强大的家庭,是从不为小事失控的,而是能稳住自己的情绪,过好自己这一生。
放下对错,才得自在
东汉时期,有个叫孟敏的人挑着瓦罐赶集。
路上一不小心,一趔趄把罐子摔碎了。
他站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
旁人问他为何不看看,他说:“瓦罐既已碎,顾何益?”
家里的矛盾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事,既然发生了,再追究,再指责,再懊悔都无济于事的。
哪怕争对了道理,却输掉了感情,你说值不值得?
莎士比亚写道:“为小事争吵,会让你错过人生的大美好。”
的确,许多家庭纠纷,争的根本不是事,而是一口气。
不如放下执念,学会理解,大家才能从对抗走向合作。
一个家不需要裁判,恰恰最需要的是伙伴。
真正聪明的家庭里,从不在小事上内耗。
因为他们清楚——刀子嘴最伤亲人,豆腐心才暖岁月。
大家如果都懂得,你让一点,我退一步,日子才能细水长流。
要知道,家的价值,不在于从不争吵,而在于吵不散、耗不尽。
说到底,一生很长,别为瞬间的情绪,辜负最爱你的人。
来源:说娱聊情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