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索命癌早期征兆!恶化速度非常快,肿瘤医生:及早就医是关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3 01:19 2

摘要:45岁的孔女士,三个月前开始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疼痛有时向后背放射。她以为是胃病,自己服用胃药。症状没有缓解。一个月前,她发现皮肤和眼睛巩膜变黄。尿液颜色加深是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就像陶土色。同时食欲明显减退了。体重在两个月内下降了8公斤。身体感到持续、难以缓

45岁的孔女士,三个月前开始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疼痛有时向后背放射。她以为是胃病,自己服用胃药。症状没有缓解。一个月前,她发现皮肤和眼睛巩膜变黄。尿液颜色加深是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就像陶土色。同时食欲明显减退了。体重在两个月内下降了8公斤。身体感到持续、难以缓解的疲惫。就医时,医生发现她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腹部触诊在右上腹可触及一个质硬、边界不清的包块。腹部超声显示,胰头部一个大约3厘米的低回声占位,主胰管扩张,肝脏内可见到多个低回声结节。增强断层扫描确认胰头肿块,边界不清,包绕肠系膜上血管。肝内多发转移灶。血清糖类抗原19-9显著升高到1200 U/ml(正常小于37 U/ml)。经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胰腺肿块,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

给孔女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第四期),伴有肝转移。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开始全身化疗,用了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同时进行保肝、退黄以及营养支持治疗。

化疗两个周期后复查,黄疸略微有减轻,但腹痛没有明显改善。影像评估显示胰腺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比以前增大,血清糖类抗原19-9升到了1800 U/ml,病情快速进展,体能状态恶化。调整二线化疗方案,效果仍然有限。确诊后生存期不足8个月。孔女士的经历揭示了一些癌症的残酷特性,它们进展迅猛,早期症状隐匿或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已到了晚期,错失了治疗时机。如何及早识别这些进展迅速的癌症的早期信号呢?

一、 为什么有些癌症恶化速度特别快?

有些类型的癌症有以下特征,导致它们进展迅猛,一是癌细胞分裂周期极短,肿瘤体积倍增时间短,这意味着肿瘤在短时间内就能显著增大或发生转移。二是癌细胞容易突破基底膜。早期就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具备高效的远处定植能力。在临床确诊前,微转移可能已广泛存在。三是某些类型比如三阴性乳腺癌、胰腺癌对标准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初始反应不佳。或者初期有效但很快产生耐药性。四是肿瘤微环境特殊,如胰腺癌间质纤维化丰富,形成物理屏障,阻碍药物渗透。同时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强,削弱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监控和清除。五是解剖位置隐匿,如胰腺位于腹腔深处,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难以通过常规体检发现。

二、 恶化速度快的几种癌症及它们的早期信号

1. 胰腺癌

胰腺癌恶性程度,5年总生存率低于10%。约80%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或发生转移,进展极快。

早期症状:

上腹部或中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可向后背放射。平卧时可能加重,弯腰或蜷曲身体可能减轻。常被误认为胃病、胆囊炎或腰肌劳损。

新发、不明原因的糖尿病或血糖控制突然恶化,胰腺癌可破坏胰岛细胞功能。尤其发生在60岁以上、没有肥胖或家族史的患者。

食欲不振和体重明显下降,不是刻意减肥下,短期内体重下降显著,常伴厌油腻。

难以解释的持续疲劳感。

消化不良、腹胀,肿瘤影响胰酶分泌导致脂肪泻(大便油腻、恶臭、漂浮)。

皮肤巩膜黄染(黄疸),这是重要警示信号! 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引起,常伴皮肤瘙痒、尿色深如浓茶、大便颜色变浅如陶土色、无痛性黄疸是胰头癌的典型表现。

出现上述任何一项,尤其多种症状并存时,务必及时就医。特别是新发糖尿病合并体重下降、不痛的黄疸、持续的腹痛向背部放射。

2. 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生长很快,倍增时间短。早期就容易发生血行和淋巴转移。确诊时约三分之二患者已经是广泛期(转移到对侧肺、远处器官)。

早期症状(可能与吸烟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混淆):

持续性咳嗽,干咳或带痰,刺激性咳嗽。原有慢性咳嗽性质改变或加重。

痰中带血丝或咯血,即使少量也需高度重视。

活动后气短、喘息,进行性加重。肿瘤阻塞气道或合并胸腔积液导致。

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

胸痛经常是持续性钝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可能因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

声音嘶哑,肿瘤或转移淋巴结压迫了喉返神经。

面部或颈部肿胀(上腔静脉综合征),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虽是晚期表现,但需紧急处理来缓解症状。

副肿瘤综合征表现,比如手指末端膨大、肌无力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等。可能比肺部症状出现早。

长期吸烟者出现新发、持续或变化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咯血、气短加重、声音嘶哑)、无法解释的反复肺炎、副肿瘤综合征表现,必须立即进行肺部检查。

3. 肝细胞肝癌(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肝癌恶性程度,在慢性肝病,尤其乙肝、丙肝、肝硬化背景下发生。常常呈现多灶性生长,更容易形成门静脉癌栓,肝静脉癌栓相对少见。早期就可能肝内播散或远处转移肺、骨、肾上腺。

早期症状(容易被基础肝病掩盖):

右上腹肝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肿瘤快速生长牵拉肝包膜引起。

原有肝硬化症状加重,如乏力感显著增加。食欲减退更明显。腹胀,腹水可能增多。

进行性肝肿大,右上腹可触及质硬、结节状肿块。

不明原因的低热,通常不超过38.5℃。

体重明显下降。

肿瘤压迫胆管或肝细胞广泛受损引起黄疸,常常提示病情较重。

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基础上,肝癌可加重静脉曲张破裂风险。

慢性乙肝或丙肝携带者、肝硬化的患者,应坚持定期(至少每6个月)监测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出现肝区疼痛加重、乏力腹胀明显加重、消瘦、低热、触及腹部肿块等,必须立即就医。不可简单归咎于“老肝病犯了”。

4. 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都是阴性。缺乏有效内分泌和靶向治疗靶点。细胞增殖活性高(高Ki-67指数)。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肺、肝、脑)。复发高峰在确诊后前3年。转移后进展常常较快。

早期症状(同其他乳腺癌,但更需警惕快速变化):

乳房无痛性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可能差。短期内(如1-3个月)增大明显。

乳房皮肤改变,局部凹陷(“酒窝征”)。皮肤增厚、毛孔粗大如“橘皮样”。红肿、皮温升高(炎性乳腺癌表现,常为三阴性,进展极快)。

乳头改变,乳头内陷。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结痂、脱屑,需警惕佩吉特病。

乳头单孔血性溢液。

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可融合成团。

任何女性(尤其年轻女性)发现乳房肿块(无论是否疼痛)、皮肤改变、乳头异常或腋窝淋巴结肿大,尤其感觉肿块增长较快时,必须即刻就诊乳腺专科,乳腺自查不能替代专业筛查。

5.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恶性程度,最常见的恶性卵巢上皮癌亚型。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微。常在盆腔内广泛播散或出现腹水时才被发现。大约70%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对化疗初始有效但容易复发耐药。

早期症状(非常不特异,容易被忽略):

下腹部或盆腔的持续性隐痛、钝痛或压迫感。

腹胀或腹部增大,常被误认为“发胖”或消化不良。腹水积聚引起。

早饱感,吃一点就饱。

尿频或尿急,肿瘤压迫膀胱。

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

异常阴道出血(相对少见)。

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劳。

中老年女性(尤其绝经后)出现持续数周的腹胀、腹部增大、早饱、盆腔不适或尿频,绝不可掉以轻心。这些看似普通的消化或泌尿症状,往往是卵巢癌的重要早期(相对)信号。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目前没有有效筛查手段,没有症状的女性不推荐常规筛查,但高危人群(比如BRCA突变携带者)需加强监测。

三、 如何应对高侵袭性癌症?要做到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

1、高危人群主动筛查与定期体检

明确自己的患病风险,如家族史、乙肝或丙肝感染、肝硬化、长期吸烟史、遗传易感基因突变携带的人群。

严格遵循针对性的筛查指南(如肝硬化者定期查甲胎蛋白和超声;吸烟者低剂量CT肺癌筛查;遗传性乳腺癌或卵巢癌综合征者加强乳腺或卵巢监测)。

即使没有高危因素,出现警示症状,也应立即就诊。

2、选择正确的初诊科室与检查

根据症状选择科室,消化症状看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呼吸道症状看呼吸科;妇科症状看妇科;乳腺症状看乳腺外科或普外科。

医生会进行针对性检查,如超声(腹部、乳腺、妇科)、CT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内镜(胃镜、肠镜)、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等,需正确解读,辅助而不是确诊)。

影像学发现可疑病灶,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

3、确诊后尽快转诊到肿瘤专科(肿瘤内科或外科)

获取精准分期,确定肿瘤范围、有没有转移。

进行必要的分子病理检测,如基因突变、蛋白表达状态,指导靶向或免疫治疗。

由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讨论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4、理解治疗目标与积极配合

早期(局限期)目标为根治。手术是基石,常需联合化疗/放疗。

晚期(转移性)目标为控制肿瘤、延长生存、维持生活质量。全身药物治疗(化疗、靶向、免疫)为主。局部治疗(放疗、姑息手术)用于缓解症状。

治疗强度大、副作用多,需充分沟通,严格遵医嘱,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来源:中医肿瘤专家牛小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