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惊人的规律:越是存在社交障碍不善言辞的人,往往人格更健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2 21:48 2

摘要:你会发现有些人有社交障碍,不善言辞,但他们有敬怖之心,虽然不说话,但机会往往是他们的,朋友不多,但一个比一个可靠,社交少,但幸福感强。

社交能力强,被很多人认为是优点。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善于独处的人,似乎具有更强大的人格。

道理很简单,不善于社交之人,更容易心存敬怖之心。

你会发现有些人有社交障碍,不善言辞,但他们有敬怖之心,虽然不说话,但机会往往是他们的,朋友不多,但一个比一个可靠,社交少,但幸福感强。

善社交之人,具有敬怖之心

敬怖之心究竟是什么?

敬,是尊敬天地,以及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怖,是戒惧自己的无知会带来灾祸,或而自己的欲望会冲破底线。

古人讲:“圣人敬小而慎微”。

真正的明白人,会对微小的事物保持敬意,对细微的动静保持谨慎。

一份发自内心的敬与怖,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为什么不善言辞的人,更容易怀有敬怖之心?

心理学家米哈里的心流理论里,提到过一种极致的专注状态。

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会忘记时间和自我。

不善于交际的人,恰恰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一个人向内探索时,会发现内在世界的广阔与复杂,感受到生命本身的神秘与宏大。

心理学研究发现,强烈的敬畏感,说话更谨慎,做事更周全。

日本有艺术星野富弘,24岁,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却因为一次意外,成了一个颈部以下完全瘫痪的人。

对于任何人,这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星野富弘也曾绝望过。但最终,选择了另一条路,开始尝试用嘴咬着画笔画画。

想象一下,用嘴控制画笔,是何等的艰难。

他画的,都是路边的野花,不起眼的杂草,线条简单,色彩淡雅,旁边常常配着几句小诗。

比如星野富弘画一朵蒲公英,旁边写道:“风来了,我才知道,我上路的时候到了。”

星野富弘很少与人交流,正是因为失去了拥抱世界的能力,反而对生命中最微小的美好,产生了最深刻的敬畏。

最终, 在整个绘画艺术史留下姓名。

一个真正健全的人格,不是看他认识多少人,而是看他对自己,对世界,有多深的敬畏。

常怀敬畏,惧怖众生

一个人能抵达怎样的高度,最终的决定因素,在于内心的敬畏之心有多强。

外在的成就会褪去,唯有敬畏,是内在的压舱石。

没有压舱石的船,无论外在多多华丽,最终都经不起风浪。

一个内心常怀敬畏,对万物众生心存戒惧的人,至少会得到三个巨大的好处。

第一,看问题无比清晰。

因为敬畏规则,所以不会去投机取巧。

一步一个脚印的人,走得慢,但走得稳。

人生不会有颠覆性的灾难。

第二,能够保持谦卑。

因为戒惧众生的复杂与深不可测,所以他从不敢轻易评判他人,从不敢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反而会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周围的人和事上吸收养分。

第三,会拥有强大的复原力。

只有敬畏生命中那些不可抗拒的力量,打击来临时才不会崩溃。

人只是天地间的过客,起落是常态。

反过来看。

有些表面上看起来交往能力很强的人,内心缺乏敬畏的比例很高,往往会走向三个可悲的结局。

第一个结局,活得无比肤浅。

热衷于认识各种人,参加各种局,但交往仅停留在信息和利益的交换上。

他们从未真正地理解过任何人,也从未被任何人真正地理解。

人生像一锅看似热闹的开水,翻腾不休,却没有任何实质的沉淀。

第二个结局,不断地越界。

因为心中没有敬畏,所以他们无视规则,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轻易地许诺,也可以轻易地背叛。

他们把人际关系当作工具,用完即弃。

久而久之,身边的人会看清他们的底色,然后默默远离。

最后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第三个结局,自我毁灭。

一个缺乏敬畏的人,特别容易在顺境中自我膨胀。

会把时代的红利,平台的助力,别人的善意,都错当成是自己的能力。

然后变得狂妄自大,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言。

最终,会在稻草落下来的时候,压死骆驼。

法国导演安德烈在他的日记里写过:“艺术家需要知识和自知之明,但也需要一种恐惧,一种对他的天赋负责的感觉。”

罗马尼亚哲学家齐奥朗也说过:“我还活着,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让我惊奇不已。”

真正的大家,都对生命本身,抱有极大的敬与怖。

都是活生生存在的

从古至今,无数青史留名者,无不是常存敬怖之心的人。

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曾破解了困扰数学界一百多年的庞加莱猜想。

这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

全世界的数学机构都想给他颁奖,他拒绝了。

后来世界数学基金会要给他百万美元奖金,他也拒绝了。

格里戈里选择和母亲一起,住在圣彼得堡一个破旧的公寓里,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他对记者说:“我对金钱和名誉不感兴趣。不想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被展览。”

他敬畏的是数学世界的纯粹与和谐,戒惧的是外部世界的繁华会玷污他的热爱。

明末清初的画家朱耷,也就是八大山人。

他是明朝的王孙贵族,国破家亡后,曾削发为僧,甚至一度装聋作哑。

朱耷画的鱼和鸟,常常翻着白眼,一副看不起全世界的样子。

他把所有的气节,都倾注在了笔墨里。

朱耷不与新朝的权贵来往,用沉默和艺术,完成了对故国的祭奠,也保全了自己的人格。

获得当时所有人的尊敬。

美国人亨利达戈,是一个医院的清洁工,一生孤苦,性格怪异,几乎不与人交往。

他死后,房东在清理他的房间时,发现亨利达戈在自己那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创作了一部超过一万五千页的奇幻小说手稿,还配了数百张大幅的,色彩诡异又迷人的插画。

在他死后,才被艺术界追封为比肩毕加索的存在。

亨利达戈活着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内心的世界如此波澜壮阔。

他只是在敬畏自己脑海中的那个世界,并用一生去守护它。

微信的创造者,张小龙。

在中国,几乎人人都用微信。

但张小龙本人,却是一个极度内向,甚至有些交往障碍的人。

他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很少发表演讲。

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产品研发。

张小龙曾说过,他做产品的原则,是把用户当成朋友。

微信能一直成为社交软件常青树,不是没有理由。

一个人,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合群。

当你在人群中感到消耗,感到不适的时候,大胆地离开。

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去。

去读一本书,去看一部电影,去发一会儿呆。

真正的强大,不是高朋满座的喧嚣,而是一个人面对旷野时的安静。

闭上嘴,世界才会对你开口说话。

你的人格,就在无言之中,悄然变得健全,变得完整。

来源:元宇sW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