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福建男子乙肝吃恩替卡韦,2年后转癌,他的亲身经历要引以为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04:02 2

摘要:李成,45岁,是福建一名在城郊工地干活的木工师傅,常年靠体力吃饭。因为工地条件有限,他经常随便找家小餐馆吃饭,碗筷不消毒,有时还和工友共用餐具。干活时,他的手上常有倒刺和小伤口,但在搬木料、锯板子时从不戴手套,沾到灰尘甚至血迹也没在意。工棚里有工友受伤时,他还

李成,45岁,是福建一名在城郊工地干活的木工师傅,常年靠体力吃饭。因为工地条件有限,他经常随便找家小餐馆吃饭,碗筷不消毒,有时还和工友共用餐具。干活时,他的手上常有倒刺和小伤口,但在搬木料、锯板子时从不戴手套,沾到灰尘甚至血迹也没在意。工棚里有工友受伤时,他还习惯顺手帮忙按压止血,手上小口子就这样直接接触了别人的血液。下班后,他喜欢在路边大排档喝酒撸串,常常喝得面红耳赤,也因此忽视了身体的负担。这些看似无所谓的小习惯,却在无形中给身体亮起了红灯。

2018年3月1日 ,李成在工地上切割木料时,觉得有些口渴,他抿了抿嘴,忽然觉得口中冒出一股奇怪的金属味,像含着生锈的铁钉,舌头发涩得像被砂纸刮过,他猛地停下锯子,皱着眉吐了口气。手臂皮肤泛起阵阵灼热,像被火苗贴着烤,随即又骤然一冷,汗毛直竖得像针扎,他忍不住用手去抓挠,却只留下大片潮湿的汗渍。他继续切割木料,不一会觉得额头热得像蒸汽往外冒,眼皮却沉得像灌了沙子,呼吸间胸口闷得仿佛被木板压着,他弯下身,大口喘着粗气,心想可能昨天没休息好,没有在意。


下午搬运木料时,李成刚用力抬起木料,腹部忽然像被一块滚烫的铁石压住,疼痛像钝刀搅动般一阵比一阵狠,他整个人被迫弯下腰。还没缓过来,一阵头晕骤然袭来,眼前的木料颜色混乱成一片,像蒙了一层泛黄的雾布,耳边嗡鸣声如同电钻不停刺穿。他努力想稳住,却感觉胃里翻江倒海,酸苦的气息灼烧着喉咙,肠胃像要扭成一团,冷汗一股股往外冒。他的膝盖一软,险些跪倒,勉强把木料靠到墙边,他无奈的擦了擦汗,只当自己吃坏肚子了,坐了一会又继续搬运。


夜里收工时,他感觉眼皮沉得像坠上铁块,抬都抬不开,四肢关节一处处像被老虎钳拧紧,每挪一下都伴随撕裂的酸痛。他以为自己今天太累了,然而却一点胃口都没有,腹中鼓胀得像被硬生生塞满石块,皮肤紧绷得像要撕裂开口,他下意识伸手压着肚子,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腹部的胀气像一股狂暴的暗流在脏腑里冲撞,每一下都让他胸口发闷,连呼吸都被卡住,他弓着背蜷缩身体,膝盖紧紧靠在一起。呼吸断续得像漏风的风箱,冷汗一股股顺着脊背往下淌,他浑身发抖,牙关咬紧,喉咙里挤出粗重喘息声。


他刚喘了两口气,还没缓过来,胸口忽然像被巨锤猛砸,心跳乱得像失控的鼓点,鼓声急促得要冲破胸腔,他紧紧抓住胸口的衣领,紧接着肝区像被尖刀狠狠戳进,疼痛撕裂般蔓延到整个右腹,灼烧得像火焰在体内肆虐,他猛地弯下身,脸色瞬间惨白。剧痛一波比一波猛烈,像铁钩在肋下疯狂撕扯,腹壁紧绷得像要撑裂开,他喉咙里挤出沙哑的呻吟,双手死死扣着木板边缘。喉咙里涌出一股呕吐感,苦水和胆汁像洪流决堤般喷出,他嘴角沾满液体,呼吸急促得像要撕开胸腔,面色迅速灰黄,下一秒他重重倒在木板旁,身体瘫软得像破碎木偶。工友吓得大喊着抬起他,几个人慌乱中冲出工棚,急忙呼叫救护车,将他紧急送往医院。

李成被送入急诊后,医生立即为其完善了血液及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轻度下降,肝功能检查提示:ALT 986 U/L,AST 742 U/L,总胆红素升高至 182 μmol/L,直接胆红素 112 μmol/L,血清白蛋白下降至 31 g/L,凝血酶原活动度仅 42%。乙肝血清学检查显示 HBsAg、HBeAg 和 HBV DNA 定量均为阳性,病毒复制活跃。腹部彩超提示肝脏弥漫性回声减低,边缘略钝,肝下缘轻度触痛。结合其临床表现中的极度乏力、眼白发黄、肝区明显压痛及反复呕吐,最终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期


听到“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这几个字时,李成整个人愣住了。喉咙像被堵住一样,他下意识地反问医生:“我就是干木工的,哪有时间胡来?怎么会得这么严重的病?”医生没有责备他,而是耐心翻看着病历与既往习惯调查,说道:“你在工地上常年干木工,手上经常有倒刺和裂口,却不戴手套;工友受伤流血时,你直接用手去按压帮忙,伤口和血液接触,很容易让乙肝病毒通过皮肤的小口子进入体内。再加上你常和工友共用碗筷,有时饭菜不够卫生,酒又喝得多,肝脏长期负担过重,这些因素叠加,导致了今天的急性发作。”听到这些,李成低下头,眼神中透出深深的悔意。

医生拍了拍李成的肩,语气缓和地安慰道:“还好你送来得及时,已经启动了综合干预。乙肝不是绝路,只要严格戒酒,规范治疗,就能控制病情。”住院期间,李成接受了保肝护肝、抗病毒药物干预等综合治疗,主药为恩替卡韦同时每周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医生再次强调:“这次发作和你工地上的饮酒、不规律饮食直接相关,如果不改掉,很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李成听后,眼神凝重,手里攥紧了床单,点头表示一定配合治疗,彻底改掉过去的坏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李成的肝功能指标逐步恢复过来,病毒载量也明显下降,病情趋于稳定。医生看着李成的检查结果和治疗记录,语气郑重又缓和地叮嘱他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回家后必须严格戒酒,避免任何会增加肝脏负担的行为,饮食上要清淡规律,不要再吃隔夜菜和路边摊,餐具要单独使用,避免与他人共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因为他常年在工地干活,手上容易出现伤口,因此务必要注意防护,操作时戴好手套,不要再赤手去接触工友的血液或体液。医生特别强调,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很高,他过去在工地帮工友止血的习惯极不安全。出院后还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遵医嘱坚持服药,若出现明显乏力、黄疸或剧烈腹痛,要立即就医。医生最后拍了拍他的肩,叮嘱他要把这次发作当作警钟,调整生活习惯,才能让病情稳定下来。

李成回到家后,严格按照医嘱调整生活习惯,把以前常吃的油腻烧烤和隔夜饭菜全部戒掉,家里人特意给他准备了清淡饮食,主以新鲜蔬菜、水果和少量优质蛋白为主。工地上干活时,他也严格遵守防护,劳作的时候戴手套,避免血液接触。晚上不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用规律的作息帮助身体恢复。李成开始规律服用恩替卡韦,并坚持记录服药时间,不敢再有任何松懈。

一个月后,李成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复查。血液化验结果显示,ALT 从最初的986 U/L下降到132 U/L,AST 也明显下降,总胆红素恢复至接近正常范围,病毒载量也因规律服药而明显下降。医生告诉他,这说明药物发挥了作用,但仍需继续治疗和随访,不能掉以轻心。李成听后心里一松,觉得这场病终于熬过来了,然而,意外却再一次发生了。

2020年4月21日,李成在工地弯腰锯木料时,右上腹忽然传来一阵钝痛,像石块压在肋骨下,沉闷又顽固地敲击着里面的神经,他动作猛然停住。那股疼痛像钝爪一点点往里钻,伴随微微灼热,局部发胀感像气球被吹大,李成捂着腹部,呼吸急促,但只要轻轻一呼吸,右肋下就像被针尖轻戳,呼气时更像被硬物顶着,他眉头紧锁,眼神闪烁不安。手不由自主捂住右上腹,掌心感到皮肤下隐隐鼓硬,按下去反而更痛,他弯着腰直不起身,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靠在货堆旁缓了好一会。


下午搬木板时,他刚搬运了两批,右下腹爆裂出一阵剧痛,像铁锥一点点钉进,伴随灼烧般的灼痛从右肋下窜出,他猛地弯腰,那种疼痛像潮水一样起伏,每一波都更深,连肋缘都被撑得发紧,他呼吸急促,胸口像被压着板砖。腹中同时胀满,像硬石生生卡住,局部皮肤紧绷,稍一碰触便传来刺痛,他喉咙里泛上苦水,嘴里冒出铁锈般的味道。随着呕吐感涌上,右肋痛感牵扯到肩背,像火线烧过脊柱,他干呕几声,双手死死压住腹部,伸手去扶木堆,脚步一阵踉跄。


他靠在木堆旁,右上腹像被撕裂开一条口子,疼痛不断扩散,他不敢大口喘气,每次吸气都像拉扯着伤口,牵动得胸闷,呼气时仿佛刀子在里面搅动,他喘得断断续续,喉咙发出嘶哑声,他摸了摸右下腹,肝区鼓胀得像塞进坚硬巨石,表皮下隐约突起,手掌一碰就传来火辣辣的痛感痛感顺着右肩放射上去,酸胀像沉重石块压着,连抬手都艰难,他牙关咬紧,低声呻吟,还想着忍一忍就算了。


然而他刚喘了几口气,还没缓过来,肝区的剧痛猛然爆发,像被硬生生撕开一道裂口,灼热和锐痛同时冲击,他猛地弯下腰,脸色惨白。疼痛像铁钩疯狂拉扯,一波接一波,右肋下仿佛在被撕裂,甚至带出撕心裂肺的胀痛,他喉咙里发出低沉的闷哼。伴随剧烈痉挛,他呕吐出混杂着苦水和暗红液体,胃部翻腾似乎要跟着一起反出,他双手脱力下垂。腹部痛感牵连到胸口,心跳乱得像失控的鼓点,呼吸急促到几乎窒息,他双腿一软,整个人扑倒在木板旁,眼神涣散,嘴唇发白。工友们惊呼着冲过来,慌乱中抬起他,呼叫救护车,将他急送医院。

李成入被紧急送至急诊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红细胞计数 3.5×10⁹/L,血红蛋白 92 g/L,血小板 92×10⁹/L。肝功能检测示 ALT 176 U/L、AST 154 U/L,总胆红素 58 μmol/L、直接胆红素 32 μmol/L,白蛋白 27 g/L,提示肝细胞损伤及合成功能下降。凝血功能检查显示 凝血酶原活动度 48%,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说明有明显凝血障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提示 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升高至 1280 ng/mL,同时伴有 PIVKA-II 增高。


腹部超声显示:肝右叶见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 6.4×5.8 cm,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局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进一步行增强 CT 检查,动脉期可见肝右叶占位呈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迅速洗脱,符合典型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MRI 检查提示:肝右叶第七段占位病变,信号不均,T2 加权像呈高信号,病灶范围与 CT 相符,伴邻近肝包膜轻度牵拉。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诊断为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期(BCLC-B 期)

听见“肝癌”两个字,刚刚转醒的李成整个人像被劈头盖脸砸了一闷棍,眼神瞬间失去了焦点,瞳孔剧烈收缩,僵直在病床上一动不动。他的嘴唇微微张开,却发不出声音,脑子里像被灌满一团浆糊,医生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盯着病房的天花板,他眼角的泪水却不受控制地滑落,嘴唇颤了又颤,低声喃喃道:“不可能……我明明一直注意着,怎么会……怎么还是走到这一步……”整张脸瞬间苍白得毫无血色。

李成转过头,死死盯着医生,声音发颤却带着愤懑:“我戒了酒,吃饭再不敢乱来,工地再苦再累也坚持戴手套,不和别人共用碗筷,这些年我哪一次不是乖乖按时吃药?三个月一次复查,从来没落下过!”他的声音越来越急促,眼眶泛红,“两个月前刚查过,指标全都正常,病毒量都查不到,肝功能和甲胎蛋白都在范围里,你们还说控制得不错。可现在却告诉我成了肝癌?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他揪紧被角,浑身颤抖,“我明明听话照做了,为什么还是这样?不是说只要按医嘱就能控制住吗?”那一瞬间,他眼里的疑惑、恐惧和委屈混在一起,令医生一时语塞。

医生原本以为李成是因为工地生活松懈,可能某次喝了酒,或者某段时间停药,才让病情骤然恶化。但当听到李成那近乎咆哮的质问时,他的脸色明显一滞。尤其是那句“两个月前复查全正常”,像一记重锤猛地砸进脑海——乙肝相关肝癌的进展再快,也不该如此毫无征兆。

他随即回到办公室,调出李成近几年的全部复查记录,一页页仔细翻看。从病毒载量、肝功能,到AFP、B超影像,每一份报告都清晰完整。尤其是两个月前那次复查:HBV-DNA降至检测不到,ALT、AST正常,AFP仅为3.2 ng/mL,B超显示“未见明确异常肿块”——几乎堪称教科书式的良好控制。

他不死心,又将李成入院后的所有检查结果重新对照。从急诊到住院,从血检到影像,他几乎逐项逐行反复核对。可无论怎么看,都找不到任何明显漏洞:药物按时使用,复查规范及时,依从性近乎完美。到最后,他只能抬起头,眉头紧锁,低声喃喃道:“这不是常规进展……一定还有别的环节被忽视了。”

医生百思不得其解,便将病例交给了主任。主任坐在办公室里,一边翻看李成这几年所有复查数据,一边调取他入院后的全套检查,从肝功能、病毒载量、AFP到影像结果,逐页核对,依旧没有发现异常。他看着屏幕,眉头深锁,低声道:“一定还有细节,光靠这些检查看不出来。”

于是,主任亲自来到病房,与李成和妻子面对面交谈。这次他问得格外仔细,不仅追问近两个月是否换过药,是否服用过保健品,还细问饮食有没有变化、是否喝过民间汤水、有没有熬夜劳累,甚至连工地用的水壶、餐具、是否共用锅碗,都一一问到。李成的妻子在旁不断摇头,说一切如常。四十分钟过去,依然没找出异样。主任起身叮嘱:“你先好好休息,哪怕之后想起一点点细节,也要告诉我。”

然而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恰巧李成端起水杯准备喝药。他的手刚举起来,主任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脚步顿住,猛地回头。目光定定地看着她,语气低沉却格外清晰地问了一句在场所有人都没意料到的问题。听见主任这问题,李成整个人顿时一愣,手里的水杯微微一晃,连药片差点了洒出来,见主任一脸严肃,他脸上的神情瞬间凝固了起来,不过他们还是一五一十地耐心回答了主任的提问。

然而就在听完这些答案后,主任缓缓抬起头,一脸沉痛,眼里浮出明显的遗憾与叹息:“我知道你病情为什么会突然恶化了,问题就出在恩替卡韦上。但这不是药本身不好,也不是你吃错了时间、吃错了剂量,更不是与你同服的其他药物出了问题,连你服药的姿势都做得很标准。可偏偏,就是在这看似完美无瑕的用药过程中,你反复忽略了1个极其隐蔽、但至关重要的细节。就是这1个细节,不仅让恩替卡韦的药效彻底丧失,甚至反过来成了加速你病情恶化的导火索。真正拖垮你的,不是药,而是你以为没关系的那一点点小习惯啊!”

李成是一名木工师傅,因乙型肝炎被长期规范治疗,使用的主要药物是恩替卡韦。他一直以为自己严格遵守了医嘱:不间断服药,定期复查,从不漏服。但他忽略了一个极小的细节——每次服药时都习惯用浓茶送下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这种成分会与药物在胃肠道内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从而大大降低恩替卡韦的有效吸收率。长期下来,虽然李成看似按时服药,但药物在体内实际作用大打折扣,病毒在暗处持续活动

在复查初期,李成的指标一度正常,他和家人都认为病情控制得很好。但随着时间推移,肝脏的隐匿损伤并没有真正遏制,反而因为药效不足而逐渐累积。血液中的病毒复制虽然被短暂抑制,但在药物浓度无法达到有效水平时又重新活跃。李成并未察觉这种反复的小幅波动,因为复查间隔内的检测结果并不能实时反映。他以为只是劳累导致不适,实际上肝脏组织在持续受到损伤恩替卡韦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就是因为那个用茶送药的细节

医学研究显示,恩替卡韦需要在空腹状态下用清水送服,才能保证较高的吸收率。浓茶里的鞣酸会影响药物与胃肠道的结合,使有效成分无法顺利进入血液循环。这种作用不会立刻显现,但日积月累,每次服药都少了应有的效果。李成在工地上常年劳作,习惯大口喝茶解渴,又把茶水当作服药的“顺手选择”,无形中埋下了隐患。这个细节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注意到,因此常常被忽视,直到出现严重后果。

随着时间推移,李成的肝脏逐渐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最初只是轻微肝区不适,但在药效不佳的背景下,病毒造成的炎症反复,逐渐诱发细胞异常增殖。复查结果在早期并没有显露异常,但潜在的病变已经在悄然形成。李成以为自己依从性很高,却不知道药效早已被削弱。到后来,当出现肝区持续胀痛、黄疸加重、体重下降时,检查才发现肝脏出现了占位性病变,这让他和家人难以接受。

在医院里,医生翻阅李成的病历时,一度怀疑是否存在漏服或用药错误。但所有记录都规范,依从性近乎完美。直到医生亲眼看到他拿起浓茶准备送药,才恍然大悟。这个细节几乎无人留意,却是导致多年治疗付诸东流的关键茶水让药物失去活性,使看似严格的治疗计划成了空壳。李成的经历提醒医生:患者教育必须细致到每一个生活小环节,哪怕是看似再普通的饮食习惯。

李成的结局令人惋惜,他本有机会将乙肝长期控制,却因为用茶送药这一极小习惯,使病毒在体内持续活跃,最终发展为肝部严重病变。他的案例说明:抗病毒治疗并不仅仅是按时吃药,还要注意药物的服用方式和细节。对于患者而言,一杯茶和一杯水的差别,可能就是健康与病变的分界线。医生叮嘱所有类似患者:恩替卡韦必须用清水送服,避免茶水、咖啡或乳制品干扰,这是保护肝脏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内容资料来源:

[1]杨飞龙. 恩替卡韦联用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5,38(04):867-869.DOI:10.14035/j.cnki.hljyy.2025.04.039.

[2]夏颖,朱辰龙,孙炳峰. 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的全合成研究进展[J/OL].有机化学,1-23[2025-08-26].https://link.cnki.net/urlid/31.1321.O6.20250818.1717.036.

[3]苏宗毅,陈小媚,吕丽萍.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5,46(08):1890-1893.

(《45岁福建男子乙肝吃恩替卡韦,2年后转癌,他的亲身经历要引以为戒》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热门时尚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