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尧:曾经的邢周寨为何成为现在的东安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2:42 2

摘要:在宋金元时期,东安村原名邢周寨,但这里是全真教的兴盛之地,该村出了个全真教七子中丘处机的弟子郭志空,道号长春真人,他字超然,在当时的全真教里具有重要地位。他死后,村子便改名为郭太师庵。

曾经的邢周寨为何成为现在的东安村

作者Ⅱ李传尧

在济南市章丘区高官寨街道办事处,有一个以全真教名庵命名的村庄叫东安村。

在宋金元时期,东安村原名邢周寨,但这里是全真教的兴盛之地,该村出了个全真教七子中丘处机的弟子郭志空,道号长春真人,他字超然,在当时的全真教里具有重要地位。他死后,村子便改名为郭太师庵。

建国后,村子分为东西二村,村行政机构设在东村,所以叫东庵村。后来两村合并仍称为东庵村,再之后改为东安村。

自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至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的近一百五十年间,章丘归金朝管辖,全真教在此时传入章丘并迅速传播。

高官寨,尤其是东庵(今东安村)、魏化林(现位化林)一带,成为全真教的兴盛之地,也是章丘诸多文化的汇聚之处。这其中郭志空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也使得当地有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比如在其墓侧庵址上还建了座三教寺,寺奉孔子、老子、佛。全真教综合了道家、释家、儒家三教而创立,最初叫三教平等会,以《孝经》《道德经》《清净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必修经典,和南宋朱熹、二程、周敦颐的心性理学很相似,涉猎儒家十三经、道藏经典以及佛教大藏,以正心诚意、独全其真为宗旨。

全真教的创立,让金人统治下的汉族士俗纷纷入教,势力强大,金国历代皇帝又畏又惧,屡屡诏见全真的领袖人物,并赐以封号金冠。郭志空就被金朝皇帝赐以“金冠锦服”。

郭志空作为丘处机的弟子,其修行活动在章丘高官寨一带留下了深刻印记,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其修行活动无疑是全真教在当地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他秘受真法,道业高深,吸引了众多信徒追随,推动了全真教教义、教规和修行方法在当地的传播,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民间还有许多郭太师的传说故事。

到元代时,在郭志空的家乡,全兴教兴盛,人才济济。郭的两位弟子事迹最显要,传说故事也多。一名叫高官,一名叫魏化。两位都是得道的全真传人,影响很大。先说魏化,他与郭太师邻村。一次魏化在路上拾粪,郭太师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并对他讲,你拾粪得拜我为师,不然我叫你拾不着。魏不信,连拾了三天,真的没拾着。这时他登门拜访,讲了实情。郭太师对他讲,你再拾三天,保你粪堆如山。魏化又拾了三天,果真如此。魏化发自内心佩服,于是拜郭志空为师,开始修道练法。

再说高官,他家离太师家不足五里。有一次太师专程到他家做客,点名要吃他家的狗肉。高官虽然视狗如宝,但又深知他不是一般客人,不好违言,只能忍痛割爱,命家人将狗杀了,上锅煮肉。当狗肉煮到半个时辰,香飘邻里。家人馋得直流口水,但不敢偷吃,只用筷子沾了点汤品尝滋味。当狗肉端到席上时,太师笑着对高官说,你们的狗没有死,不信咱到大门外瞧瞧。高官心怀疑团,随太师出门,果见他的狗从西南方向一腐一拐地走来。高官不解的问,狗怎么瘸了?太师说那是你的家人,在煮肉时沾了点肉汤所致,问及家人果真如此。高官深感郭太师道法玄妙,当面拜师,离家修道去了。郭志空太师对两个徒弟很器重,徒弟也挺出息,不几年也都得道成仙。羽化后,人们为了纪念二位,便把高官成道的村子叫作高官寨;把魏化成道的村子叫作魏化林,现改为位化林。

郭志空及其弟子的故事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奇幻元素,如他及两个弟子高官和魏化得道成仙的故事,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民间文化宝库,也反映了人们对神仙、正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接俸一点号

相关推荐